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60年代末出生于河北。199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保定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工作。1993年调入中央电视台至今。曾荣获2001年度主持人'金话筒'奖。现为CCTV-11戏曲频道主持人、制片人。2007年,担任'CCTV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

  • 标签: 白燕升 素描白燕
  • 简介:也许,“蝙蝠”戏剧实验室是希望以其独特的色彩在戏剧领域拥有一块与众不同的天地。但是,当他们亮出了《我们实验什么》这面旗帜时,不免使人有几分担忧。任何有独创性的艺术团体小荷初露之时,对自身孱弱的生命缺乏足够的自信,难免会矫枉过正。然而激情带来的偏颇并不是《我们实验什么》的症结所在,令人担心的倒是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疏忽,这种疏忽,也许会使他们的戏剧理想在实现过程中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我们实验什么》没有透露实验室在编剧、表演、舞美、导演方面的具体追求,而是用大量篇幅表达了他们的哲学思考。他们认为本世纪以来具有世界意义的戏剧作品都具有一种强烈的哲学气质,而这种哲学气质的

  • 标签: 艺术团体 小荷 令人 感受能力 平衡感 精神氛围
  • 简介: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留白手法必不可少。电影留艺术表现方式有三:一是画面视觉空间上的镜头留,二是时间听觉上的声音留,三是内容形式上的情节叙事留。留白手法既丰富叙事结构、推动情节发展,也追寻一种诗情化的写意情结。电影创作者必须有一种"做减法"的叙事策略:在看似复杂交错的叙事元素中筛选主干,集中笔力表现重要人物与主要矛盾。时空限制、画面的剪辑、镜头的切换与虚化、音乐音响的动静配合等等都是留思维在电影视听领域的经典演绎。

  • 标签: 电影 留白 表现 功能 建构
  • 简介:朴(1226——?)字太素,号兰谷:原名恒.字仁甫。卒年没有准确的考证,有1306年、1285年等说。祖籍陕州(今山西曲沃县),官宦之家。父华。字文举,号寓斋;仕金显宦,至枢密判官。朴从小生在文学气氛浓厚的环境里,父华以诗名世.伯父贲为词赋科进士,叔父宝鳖是位诗僧。杰出诗人元好问与华为世交,朴流离岁月中,受着元好问长期的看护与教育。朴历经宋、金、元政权峙立和嬗变的年代,自七岁以来“生长兵间,流落鼠逸”.游走南北.行踪不定。如其词中所说:“平生苦,走遍南州北府”。

  • 标签: 白朴戏剧 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泼墨如烟》
  • 简介:灵,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儿童剧团演员,今年二十三岁。一九七八年十五岁考取了西藏军区文工团,各方面受到了锻炼。一九八二年转业考入四川人艺。参加了《贺龙军长》等剧的演出。尤其在优秀儿童剧《月琴与小老虎》中女扮男装

  • 标签: 贺龙军长 白灵 儿童剧团 西藏军区 艺术剧院 四川人民
  • 简介:她,几十年如一日从事自己衷爱的一项事业:她,全身心地操守和营造“天下第一团”——龙江剧:她,如同日出日落那样每天出入一个艺术剧院的门庭。

  • 标签: 龙江剧 十年 天下 艺术人生 日落 日出
  • 简介:异读是方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对地方戏曲的舞台语言系统进行设计和规范的过程中,文异读扮演了重要角色。生活语言里,某个字在词语中有相对固定的文读音,但在锡剧唱词中,演员对文读音有特定的选择。本文总结了锡剧唱词在文异读选择上的四条策略:满足合辙押韵的声律要求,提高字音声腔的融合程度,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增加舞台语言的官话色彩。

  • 标签: 锡剧唱词 文白异读 选择策略
  • 简介:民国时期,郑振铎、胡适、汪协如、杜颖陶、孙楷第、傅惜华、金受申等著名学者对《缀裘》均有初步研究。尽管所涉及的版本类别和数量尚乏全面,但由于其学术功力深厚,研究或整理水平颇高,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学者们进行更加全面的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仍需特别指出的是:在戏曲史研究中,对民国汪协如校本大量而不加区分的征引却很容易得出错误的论断。校勘精详、密切舞台的新的《缀裘》整理本急需问世。相关学者只有具备多元、综合的学术视野,才有望使这一领域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 标签: 《缀白裘》 郑振铎 胡适 杜颖陶 金受申
  • 简介:第一幕地方城市一世,萩的起居室。这是一栋老式的住房,只在室内做了一些改装而成为如今的式样。起居室内原来是榻榻米,现在改镶上了木板。有一组沙发和有民间工艺风格的椅子数把。

  • 标签: 地方城市 民间工艺 室内
  • 简介:16世纪末,意大利的一帮佛罗伦萨人试图复兴想像中的古希腊悲剧的音乐朗诵调,于是西方就出现了歌剧这个品种。在这个品种随后的发展中,音乐是绝对的主子,表演只是极为次要的因素,剧本也大多服从于音乐。

  • 标签: 中国 作曲家 戏剧家 歌剧 发展前景 戏曲演员
  • 简介:本文针对戏剧中的语言"留"展开讨论,同时对《雷雨》《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暗恋桃花源》中的语言片段进行介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留白 戏剧语言 语言美
  • 简介:尼姆·雅尔维NeemeJ?rvi:与沪上乐迷共迎新年近期热点:爱沙尼亚指挥,他和两个儿子帕沃·雅尔维、克里斯蒂安·雅尔维组成了指挥界难得的'父子三人行'。因尼姆·雅尔维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对音乐事业的贡献,爱沙尼亚共和国授予了他'功勋艺术'的称号。尼姆于2018年9月被英国权威音乐杂志《留声机》授予了'终身成就奖'。

  • 标签: 歌剧院 交响乐团 指挥家 黑桃皇后 艺术家
  • 简介:说起来属于老生常谈:文艺的繁荣,离不开文艺批评的活跃。这个道理,似乎人所共知,无可争议。然而,时下的文艺批评却不尽如人意。五光十色的文艺现象使人眼花缭乱,平时各种议论也不绝于耳,然而,有真知灼见的评论文章,却并不多见。在最应该

  • 标签: 文艺现象 使人 广告意识 政治原则 宣传纪律 完全平等
  • 简介:4月14、15日,由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再芬黄梅大讲堂”文化系列第一讲在安庆再芬黄梅公馆开讲。著名黄梅戏作曲林以“独树一帜的中国戏曲”为题,与从事黄梅戏专业学习的师生、演职人员共同分享了自己的所学、所悟、所感。

  • 标签: 中国戏曲 时白林 解读 文化艺术 黄梅戏 专业学习
  • 简介:杨俊,安徽省当涂县人,1963年11月4日出生,1980年参加工作,国家一及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青年专家.现任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黄冈市政协副主席.1975年,尚未年满12岁的杨俊,用临时抱佛脚学来的一首歌去报考安徽省艺术学校,不知是哪位高师慧眼识珠,杨俊竟然被黄梅戏班录取了.同班录取的还有马兰、吴琼、袁玫、吴亚玲(后称黄梅戏的"五朵金花")等.杨俊在校学习五年,1980年,以毕业考试总分第一的成绩,走进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大门.从此,开始了她的多姿多彩的演艺生涯.

  • 标签: 杨俊 艺术家 湖北 黄梅戏 表演艺术 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