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作者: 杜彬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28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春晚一经推出,令全国人民耳目一新,受到了普遍称赞和好评。如今春晚已走过了26个春秋,随着春晚年复一年的变革,春晚的主持人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换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5年,是变局之年,是变招之年。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周期趋同,政策周期随之趋同,全球经济在共振中前行成为新常态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与危机后几年有明显的不同,增长格局、政策格局、资金流向、汇率走势随之发生变化,对全球金融风险资产价格带来重大的影响。2015年,是变局之年,是变招之年。增长势头分歧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全球增长举步维艰。尽管货币宽松政策、中国的财政刺激曾经对需求有所刺激,

  • 标签: 汇率走势 增长格局 财政刺激 风险资产 金融危机 资金流向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风东渐大潮的猛烈冲击和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中国社会发生了十分深刻的现代转型。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这场现代转型,一个全新的现代文化体系应运而生,逐渐形成。现代艺术作为现代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这一“现代艺术体系”自20世纪初发生以来,在“现代化”与“中国化”两个维度口不断发展,演化,

  • 标签: 现代艺术 中国社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经历 现代转型 文化体系
  • 简介:<正>板式变化的含义是:以某曲牌为母曲(原板),作各种不同拍子(板眼)的变奏。如,将其衍变、派生成4/4拍打"三节板"的"慢板"、"2/4拍打"一顶一板的"中板"、1/4拍打"流水板"的"快板(紧板)"、散板等。须要说明的是,"慢板"、"中板"、"快板(紧板)"系各种类别的板式名称,并非仅仅指演唱速度。这些板式的曲调,尽管拍子、速度、节奏特点、旋律特色、表现性能各有不同,但皆由同一曲牌的曲调材料变化发展而来。有的甚至母曲(原板)的基本曲调依旧,仅仅

  • 标签: 喇叭牌子 原板 抱板 旋律线 抢板 衬词
  • 简介:没有文化,没有外界事物的闯入,没有上下文的影响,城市就会孤立自在,关闭所有的门,拒绝人的进入也拒绝故事的进入。也许生活只不过是一个不成功的导演,把演员把故事把时间在舞台上耗尽,变成残片让每个观众带走。

  • 标签: 有文化 城市 上下文 故事 事物 自在
  • 简介:各种各样没有登记入册的楼房,它们并非是重要的,也不是值得记载到城市导游图里的,排列在那儿,充填着城市组合已毕的空间,使它不至于坍陷,尽管我们对每天经临的街道两侧的楼房的历史,用途,主人和内景一无所知,可是假若某天早晨发觉它被拆除,我们依旧会怀念。

  • 标签: 城市 生活 楼房 导游
  • 简介:一个熙熙攘攘的都市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它过分地导向世俗化,把喧嚣作为惟一的有形语言,把有形的争夺当做人生的唯一目的。

  • 标签: 记忆 城市 世俗化
  • 简介:萨姆·谢泼德(SamShepard,1943-)是靠外百老汇剧院、地方剧院和大学剧院崛起的剧作家,但已进入美国戏剧主流,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是同代剧作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在农场里长大,当过马夫、牧羊人和剪羊毛工人,在纽约市格林威治村当侍者时开始了创作生涯,19岁时剧本在外百老汇剧院上演,20岁时剧本得到出版并赢得了奥比奖,25岁时签订了写电影剧本的合同,27岁时受到林肯艺术中心资助,35岁时签订了在电影中扮演角色获六位数酬金的合同。他不仅受到学术界的青睐,而且引起同代青年人的羡慕,被称为是当代美国戏剧界的“幸运儿”。

  • 标签: 艺术风格 戏剧创作 电影剧本 美国戏剧 剧作家 创作生涯
  • 简介:从西方的角度来看,歌剧仍是今日国际级大都会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这是因为歌剧是西方众多艺术的高度凝聚,能呈现出西方的价值观、历史观、思想观、文化观,是上层文化建筑冠冕上的红宝石,难怪至今仍有人认为歌剧是进入西方上层社会、西方人的思想世界中的钥匙。然而歌剧却往往有着很高的制作成本,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歌剧的存在作用,仍是附庸风雅的多,

  • 标签: 2010年 歌剧 香港 市场 西方人 英国殖民地
  • 简介:《爱玛》是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所著小说,小说中女主角爱玛在一次次犯错之后,终于不断地成长起来,并在周围人的引导下,道德观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本文就通过阐述对爱玛道德观影响深远的三位引路人,并论述爱玛在成长过程中道德观的变化,从而更加深入地分析这个角色。

  • 标签: 成长 爱玛 道德观
  • 简介:城市更新是当前世界城市发展中的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吸取世界各国的历史教训:一是急功近利,更新规模过大,城市文化特色严重受损;二是传统社区解体,文化多样性丧失;三是对房地产开发商监管不力,严重损害市民利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城市更新需要更综合的视角和行动,迫切需要注入文化的内涵。应该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增强城市文化特色,以社区更新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在城市更新中注入文化内涵,体现了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城市更新的成功,有赖于建立一个真正能够体现公民意志的、有效的城市更新管理体制。

  • 标签: 城市更新 文化内涵 人文价值
  • 简介:城市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设计理念都以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城市景观、雕塑、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本文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设计方法作了介绍分析,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

  • 标签: 设计 方法学 思维 城市景观
  • 简介:<正>这里所说的意识流程,并不是学派上的名词,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用来泛指结构成戏的某种内核和它的表现方法及技巧。它年深日久地出现在戏剧电影领域,专门表现意识和不受理性控制的潜意识流动的状态,用以达到心灵激情显示的目的。这类影剧,渊源于意识流,自然受威廉·詹姆斯的影响很深。根据詹姆斯的说法,意识并不是一段一段出现的,象“链条”或“环节”之类的描述并不妥切,而是流动的,如河床流水一般。他把人类心理活动之中象流水一样活动的意识状况,用生动的形象作了比喻概括,确系重要的发现。这里牵涉到两个术语:意识和自由联想。意识是大家熟悉的,它指的是控制记忆、想象和反省的心理成份;而“自由联想”要复杂得多,它是指在人的意识松懈的情况下,自然的、下意识的思维活动,其中包括幻想、错觉、梦境、联想在内。可以这样说:自由联想是意识流程中控制思想素材流向的原则——意志对思想的影响越小或越松,自由联想的程度也越大。因而这类影剧几乎没

  • 标签: 意识流程 潜意识 伊萨克 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 剧作家
  • 简介:<正>戏曲与戏剧冲突的关系如何?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说戏曲中戏剧冲突或有或无,可有可无,戏曲与戏剧冲突并无必然的联系。又有人说戏曲也要以戏剧冲突为基础,没有冲突便没有戏曲。双方各有例证,各执一端,似乎谁也没有说服谁。依本人愚见,我们如果不是笼统地而是具体地分析这个问题,不是静止地而是发展地考察这个问题,把戏曲如实地当作一个多元的体系,承认它与戏剧冲突的关系呈现着复杂的状态,则有可能把自己的认识向前推进一步。

  • 标签: 戏剧冲突 北杂剧 无冲突 结构类型 现代戏曲 传奇作品
  • 作者: 王素萍张新辉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大舞台》 2010年第1期
  • 机构:中国戏剧超然灵活的时空形态是依靠表演艺术创造的。那么,这种创造又是由何而来呢?我们说,是由于中国戏曲艺术有着一整套虚拟性的表现方法。这是最核心的成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时间:现代,黄昏。人物:赵壁:男,青年,超市临时配送工,自称“小二哥”。溪岚:女,中青年,未婚。溪丽:女,溪岚妹,已婚。“小波洛”:溪丽的女儿,初中生,简称P。地点:某大城市,溪岚家。

  • 标签: 大城市 小品 女郎 中青年 初中生 配送
  • 简介:一、戏曲剧本的立意及其呈现每一个导演创作的立足点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思维。我也有我的一些习惯,比如在选择剧本的时候,首先要看它有没有精彩的故事.有没有鲜明的矛盾冲突以及有没有一两个、两三个性格突出的人物。情节、冲突、人物这些是前提。剧本没有一个像样的故事.很难吸引观众的:没有一个鲜明强烈的冲突.戏剧性的营造就容易受影响;没有鲜明的人物性格,人物就会没有行为动作、没有独特性,导演在舞台上处理起来,就很难表现出一个戏的个性.很多时候.对于剧本,只有在“这个故事很吸引我”的基础上才能做更“深入的思考”。

  • 标签: 戏曲创作 立意 人物性格 戏曲剧本 结构 逻辑
  • 简介:赣剧是江西著名剧种之一,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其独特的声腔唱法吸引着当地一代又一代民众的关注和喜爱,而且它的发展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44个剧种的形成产生过很大影响。本文对赣剧的西皮唱腔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对赣剧唱腔研究者有所帮助。

  • 标签: 赣剧 唱腔 西皮
  • 简介:四大徽班进京后形成的班主制戏班在组织和经营上非常松散,戏班时聚时散,班主也经常更替。班主制戏班的结构如图1所示。班主负责戏班的资金供应,承班人负责戏班的组织和运作。班主和承班人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个人关系,班主与戏班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有时候班主

  • 标签: 承班 班主制 组织结构 四大徽班 资金供应 丹桂第一台
  • 简介:“油画山水”这个命题,是在中西方美术比较的范畴下提出的,梳理它内在的逻辑结构,能更为确切的显示出比较的价值和意义。“油画山水”作为中西方艺术的冲突、比较融合过程中新的探索点,是中西方美术比较进程中的重大突破。但是从其作为一个命题的角度人手,会发现“油画”和“山水”两词的搭配,在比较的范畴里,涉及技术与精神这两个不在同一层面概念的并置,如果我们不能对之进行辨析,或许会在理解方面出现“方枘圆凿”的错觉,

  • 标签: 逻辑结构 山水 油画 西方艺术 中西方 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