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我是一九八○年九月考入上海青艺滑稽剧团的。这之前,我在虹口区工人俱乐部和青年宫业余排演过三、四部滑稽戏。那时我认为滑稽戏是笑的艺术,只要演得噱,让观众笑得次数多就算成功了。因此,只要戏中有噱头可捞,我决不错过机会。比如,在我扮演主角钱美丽的《高价姑娘》这出滑稽戏中,钱美丽以前的男朋友和钱母有一段对话:钱母:你来做什么?男朋友:我来讨回手表、衣服。钱母:你已经送给她了,还好讨回吗?男朋友:她不谈了,我当然要讨回。钱母:那不给你呢?男朋友:就要跟我谈下去。钱母:这点东西就想谈下去?哼.

  • 标签: 工人俱乐部 给你 上海青 一九 专业剧团 对我说
  • 简介:清晨,刚刚上班,一朋友告诉我,京剧表演艺术家肃霜逝世了。这怎么会呢?我简直不能相信。因为还在几天前——3月1日,她还在昆明长春剧院观看了我们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演出的《西湖遗恨》。怎么会猝然驾鹤而去呢?《西湖遗恨》是根据秦腔传统戏《游西湖》改编的。该剧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集中反映了冤死的鬼魂李慧娘对奸相贾似道的冲天大恨和对裴生的忠贞爱情,充分展现了秦腔戏高亢激越的情调和一些表演绝

  • 标签: 关肃霜 京剧表演艺术 裴生 李慧娘 告诉我 地方戏曲
  • 简介:在清官之内,“戏”和有关羽做为一个角色登场演出的其它剧目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乾隆年间和同治、光绪年间。有关关公戏的发展情况,在乾隆朝的皇宫里不仅表现为剧目丰富,而且,还表现在不同的剧种之中。

  • 标签: 剧目 剧种 演出 宫廷 皇宫 表现
  • 简介:近百年来我国京剧的基地一直是在北京,据我记忆所及,上海不曾有过什么专门培养京剧演员的科班,直至四十年代初,才由工商家许晓初出资,陈承荫、鸿宾具体负责主持,办起了上海戏剧学校。该校创立不久,“八·一三”事变便在沪爆发,使学校陷于困境。但在短短的几年中,他们还是培养出了一批行档齐全、成就很高的青年京剧演员,如正明、顾正秋、王正堃、王正屏、孙正阳、张正芬、黄正勤、张正娟等?拐绞だ?他们全体同学仍在一起演出,给上海和全国各地的京剧观众留下了很深、很好的印象。解放后正明调离上海,与高百岁、高盛麟、李蔷华

  • 标签: 关正明 上海戏剧学校 京剧演员 顾正秋 高盛麟 孙正阳
  • 简介:如果说、马翎同志的一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活剧,那么,这里记叙的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几个细节;如果说,一颗沙粒能反映出大千世界,那么,这二三件小事足以看出马翎同志的崇高精神。钻桌子的团长1944年农历六月,我们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出发去甘泉、富县、洛川一带演出。适逢久旱无雨,作为一个文艺团体,不仅要协助各级政府

  • 标签: 马健翎 文艺团体 洛川 穷人恨 久演不衰 久旱
  • 简介:在我国,自古至今戏剧与书画就有很深的渊源,人们把它们称作是密不可分的姊妹艺术。的确,在我国既是戏剧家又是书画家的人比比皆是,如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就是一位出色的书画家。梅兰芳先生学习书画艺术,并非只是因为个人的爱好,或是为了抒发情怀,而是为了借书画艺术之内涵,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舞台表演艺术,

  • 标签: 京剧 书画艺术 剧情 书画家 舞台表演艺术 梅兰芳
  • 简介:“说”、“关子”普遍应用于南戏的创作与演出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杂剧中也同样有此现象。南北地域相隔,但在说(或关子)的运用上却不谋而合。说之“”,被释作情节之“目”,在内涵上还有些距离。剧作家之所以将有关表演内容舍去,用一“说”替代,恰说明此类内容在不同剧作中皆有所表现,以至形成为伶人耳熟能详,举手即来的“通同俗套”、表演范式,每当演至此类情节,只要略作提示,即可心领神会。“吊场”在早期南戏中即已出现,“吊场”的运用,近似于“说”,亦是仅以戏剧术语作表演提示。至于“场”如何“吊”,填补何等内容,用什么样的表演连接上下情节,则全靠演员凭借舞台经验临时发挥。“吊场”与“说”,均为当时歌场的共同套路。演员看到提示,即知如何表演,用不着剧作家刻意安排。这是戏曲表演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主要标志。

  • 标签: 南戏 说关 吊场
  • 简介:从艺术形式上看,高行积极致力于“完全的戏剧”的探索,其策略是西体中用;从思想内容上看,高行逐渐脱离了政治,并走向了反动,这是应该批评的,但他引禅入戏的做法却是值得赞扬的。

  • 标签: '完全的戏剧' 西体中用 政治 禅宗
  • 简介:从一九八二年九月以来,高行先后在《十月》发褒了《绝对信号》、《车站》和《野人》等剧本,并在北京人艺进行了实验演出,在读者与观众中激起了异乎寻常的强烈反响。说长道短,褒贬不一。因此,对高行戏剧的美学探索的来龙去脉和成败得失,进行认真的评价和探讨,不仅对高行个人的戏剧创作,而且对我们戏剧的革新与发展,都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 标签: 戏剧创作 高行健 美学 《绝对信号》 《十月》 《野人》
  • 简介:先生作为戏剧理论家,是中国戏剧现代化的积极而又极其勇敢的推进者。他参与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和《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两部大著,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的相当出色的叙述者,也是这个进程中的艺术成就和存在问题相当全面的总结者。对这两部大著我还没有非常细致地阅读,但我是翻过的。我更多的是读董先生的论文。我觉得,董先生的中国戏剧现代化理论既有很大贡献,也有缺陷。

  • 标签: 董健 现代戏剧史 现代化进程 歧视 戏曲 中国当代
  • 简介:吾剧本创作有着明显的分期,可以划定其中期创作的时间和数量。其中期创作剧目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并在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有着相当的地位。研究其中期创作剧目的文本得失,有助于揭开李吾剧本在当今舞台上消失的谜团,开拓剧本创作的新触点。其文本的“得”主要表现在时空关系定位、结构和语言上。其文本的“失”主要表现在结构情节、人物关系的设置上。

  • 标签: 李健吾 中期创作 文本
  • 简介:京剧《玉门》为小生唱工戏。据《燕尘菊影录》记载,龙德云、姜妙香、张宝昆等均工此戏。剧情叙述东汉班超出使鄯善。开始国王对他很客气。可不久,匈奴使者(剧中改为匈奴王)也到鄯善活动,鄯善王首鼠两端。班超警觉,怕他倒向匈奴,自己不但难以完成使命,并可能危及生命。

  • 标签: 玉门关 京剧 词赏析 归一 姜妙香 鄯善
  • 简介:关于《虹霓>的討論日益深入,对我启发很大。读了同志們的文章,联想到传統剧目整理工作上的两个問题,提出来就教于高明。一、实事求是地估价传統剧目在传统剧目中,思想、艺术都很高,甚至一点不用改动的好戏是不多的;或者全部是糟粕,完全没有整理、修改价值的坏戏也占少数。为数最多的是精华与槽粕掺杂的戏,不仅数量很大,而且除了思想内容的問題外,往往在糟粕部分还夹着表演上的艺术精华,这对整理传統工作又增加了一层复杂。由于历史条件的决定和剧作者思想的局限,戏的内容带有不同程度的封建意識是在所难免的。应該根据具体分析,视其情节輕重,分别提出不同

  • 标签: 虹霓关 艺术精华 方氏 周信芳 宇宙锋 艺术规律
  • 简介:为纪念人民艺术家马继翎百年诞辰,由陕西省文联、省剧协、省戏曲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纪念人民艺术家马继翎百年诞辰”专场晚会,于2007年12月4日晚在省戏曲研究院新剧场隆重举行。纪念仪式由省剧协主席、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主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斌出席并发表了讲话。出席晚会的嘉宾有中国音协副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省音协主席赵季平,

  • 标签: 百年诞辰 人民艺术家 研究院 党组书记 陕西 马健翎
  • 简介:在纪念肃霜逝世一周年的题词中,张庚、郭汉城二同志称肃霜为“菊坛一代巨匠”,这是很高的也是很准确的评价。她从事京剧艺术四十余年,对京剧艺术的发展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曹禺同志的题词说她“品德高洁,艺达神境”,概括了她一生的为人处世与艺术事业所实现的价值。

  • 标签: 关肃霜 京剧表演艺术 神境 艺术事业 谢瑶环 郭汉城
  • 简介:大凡看过黄晓萍演出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即她的表演,尤其是唱腔,充溢着一种质朴、深挚的感人力量。她在三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无论传统戏、新编古代戏还是现代戏,曾塑造了不下数十个颇具光采的人物形象,其中更以擅演悲剧人物为著。以她所饰演的悲剧人物来说,其中有代表的如秦香莲、孙尚香、张翠鸾以及现代戏《琵琶泪》中的赵玉华等,虽然思想性格各异,却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她演《秦香莲》每至《闯宫》一折,总要惹下不少观众的同情之泪。在沈阳的一次演出后,一位老

  • 标签: 舞台生涯 黄晓萍 赵玉华 孙尚香 悲剧人物 琵琶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