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云南香格里拉西情舞是藏族民间舞蹈中以“沟通情意、恋爱相会”为主要目的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以西情舞的动态研究为切入点,从香格里拉西乡的历史人文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间风俗等方面出发,揭示西情舞动态形成的“源”。

  • 标签: 云南香格里拉 尼西情舞 动态研究
  • 简介:作为我国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作光先生一生践行"为人民而舞"的理想信念,编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蒙古族舞蹈作品,其中《鄂尔多斯舞》和《海浪》获得"20世纪华人经典舞蹈"的殊荣。作光蒙古族舞蹈编创的审美模式在新中国蒙古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典范性,从而形成这一时期蒙古族舞蹈编创的审美特征。本文结合作光经典作品,从审美观念、主题审美特征、语言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不仅对其个人艺术成就从审美层面进行总结,更确证作光创作实践对当时乃至当今蒙古族舞蹈创作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确证其具有时代范式的标杆地位。

  • 标签: 蒙古族舞蹈创作 贾作光 审美特征
  • 简介:民族民间舞蹈浓缩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与审美理想。滇南彝族苏支系中盛行的传统舞蹈栽秧鼓舞不仅反映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他们的存在方式。本文通过对滇南彝族苏支系栽秧鼓舞起源传说的梳理,分析了栽秧鼓舞与农耕生产的关系,进而对栽秧鼓舞的农耕文化特征进行了剖析。

  • 标签: 滇南彝族 尼苏支系 栽秧鼓舞 农耕文化
  • 简介:真巧!两年前的冬季,大雪纷飞,我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与鲍里斯·艾夫曼见面两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大雪纷飞,在北京我又见到了这位俄罗斯当代芭蕾舞编导大师此次他是携艾夫曼芭蕾舞剧院的舞剧《安娜·卡列娜》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 标签: 安娜 舞剧 国家大剧院 圣彼得堡 俄罗斯 芭蕾舞
  • 简介:这两段鄂伦春舞的旋律,不断地唤起了我半个世纪前的回忆。《鄂伦春舞》是当代舞蹈大师作光开山之作。时间要推到1948严冬,作光老师正在担任内蒙古歌舞团舞蹈队长时,深入鄂伦春民族生活而创作的男女群舞(汪滔作曲),1949年——我在北京大学民间歌舞社就演出过这个节目,那时曾为出场的托盘式和双脚跳擦步苦练了一番,印象特别深,但却不知道这是作光老师的作品,还以为是民间歌舞。几十年后当我读了《作光舞蹈艺术文集》(199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才恍然大悟,原来近半个世纪之前,我已是派舞蹈的表演者了,

  • 标签: 贾作光 民间歌舞 舞蹈艺术 现代舞 歌舞团 群舞
  • 简介:一、何为期望效应1968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步森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他们在某小学1—6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的实验,然后随意从中抽出一部分学生,并故意告诉教师,这些学生将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这些“未来的花朵”报有期望,而且也会有意或无意地通过各种态度,表情与行为方式将这种暗含的期望微妙地传递给学生。这些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产生了接受

  • 标签: 教学期望 期望效应 舞蹈教学 教师的期望 教学过程 教学中的应用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作光先生的舞蹈创作历程,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文献资料阐明作光舞蹈对中国当代舞蹈艺术所做出的贡献。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蒙古族的民族语汇,而且唤醒了曾经沉寂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更促进了中国当代舞蹈审美和创作理念的变革。

  • 标签: 贾作光 中国当代舞蹈艺术 舞蹈创作
  • 简介:文学形象──舞蹈形象──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娜》观后感李承祥广州芭蕾舞团来首都初次亮相,可以说是一炮打响,在艺术界和广大观众中获得了普遍赞誉。他们演出的大型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娜》、中国芭蕾舞剧《兰花花》、古典芭蕾舞《巴赫塔》、现代芭蕾《拉赫曼...

  • 标签: 《安娜·卡列尼娜》 文学形象 渥伦斯基 芭蕾舞剧 舞蹈形象 卡列宁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氛围的变化和舞蹈专业水平的提高,传统民族民间舞在继承各民族舞蹈传统的同时,在身体语言的塑造力、艺术形象的创造力和舞台综合的表现力等方面,逐渐建构起其审美范式,并以此为载体与途径,追求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精益求精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更富有时代感、人民性的审美现代性特征。从历史发生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建构,是在新中国初兴的历史语境中,在苏联模式、专家系统、人民主体的共同作用下,以"舞台化"呈现出来的。在这个现代转型的历程中,著名舞蹈家作光先生对蒙古族传统舞蹈的"规范化"改造成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的艺术经验和传统。

  • 标签: 自律性 新中国民族民间舞 审美范式 贾作光 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