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舞评和其他文艺批评一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有关舞评的一些核心问题却尚未引起广泛探讨。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尝试回答这样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舞评为谁,即作为读者,你看舞评吗?作为舞评人,决定为谁写这篇舞评?第二个问题:何为舞评,即怎样才算写舞评?舞评人与编导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关系?舞评既有自己的特性,也具备其他文艺批评的共性。第三个问题,为何舞评,即舞评人为什么写舞评?为什么会关注这个作品?第四个问题,谁来舞评,即如何成为一名专业的舞评人?如何应对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而且都是一个专业舞评人必须要考虑到的。

  • 标签: 舞蹈批评 舞评 舞评人
  • 简介:本文作者提出“舞蹈价值学”的概念,将舞蹈批评纳入“价值创造”或曰“创价”的审美范畴。对“舞蹈价值学”的探究,或将为舞蹈批评的理论架构开创新篇

  • 标签: 价值学 舞蹈 批评 审美范畴
  • 简介:如果说舞蹈向人们展示了人是这样的美——形体与情感,那么,舞剧则向人们显示了戏剧可以是这样的迷人——如诗如歌如画如梦……世界因为有了艺术,包括有了舞剧才更美好!

  • 标签: 舞剧 舞蹈 艺术 戏剧文学 形体 情感
  • 简介:虎门——祖国南海边陲的一座小镇,曾在帝国主义鸦片加炮舰的侵略中蒙冤受辱,也曾在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和抗击寇仇中,书写下永垂青史的英雄诗页。如今,硝烟早已散尽,但国耻难抚,铭刻在虎门炮台上的中华魂魄也不会因历史远移而失色。舞剧《虎门魂》就是从这段历史狂潮中撷取的一朵浪花,以缅先烈,以警千秋。

  • 标签: 舞剧 英雄 书写 侵略 鸦片 帝国主义
  • 简介:审美观念变革与审美价值判断──关于舞蹈批评滞后现象的思考李炽强近些年来,业余的艺术舞蹈创作和表演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显示出全民舞蹈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舞蹈在群众精神审美文化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要,且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舞蹈艺术的繁荣奠定了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 标签: 价值判断 滞后现象 观念变革 文化活动 全民文化素质 民族生活
  • 简介:从人类有了文字与语言后,不少艺术的内涵都借文字进行传递与沟通。对这种艺术现象我称之为文学参与。有的艺术如音乐在经过漫长的这种依赖后,开始部分地脱离这种异类参与。但对于舞蹈来说,至少截止到现在,中国舞蹈、舞剧作品,还都没有脱离这种文学参与。这首先表现在舞蹈的名字上。

  • 标签: 中国舞蹈 舞剧作品 艺术现象 音乐 表现 文字
  • 简介:文学形象──舞蹈形象──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李承祥广州芭蕾舞团来首都初次亮相,可以说是一炮打响,在艺术界和广大观众中获得了普遍赞誉。他们演出的大型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中国芭蕾舞剧《兰花花》、古典芭蕾舞《巴赫塔》、现代芭蕾《拉赫曼尼...

  • 标签: 《安娜·卡列尼娜》 文学形象 渥伦斯基 芭蕾舞剧 舞蹈形象 卡列宁
  • 简介:文章以当代舞蹈作品《白纻舞》和《胡旋舞》为例,从舞蹈的舞姿造型、服饰装束、形象特性等方面着手,对古代文学书写下的形象描绘与当代舞蹈创作中的形神复现进行评析,力图将当代古典舞作品置于文学书写与艺术创作相关联的比较研究视角之中进行剖析和解读。

  • 标签: 白纻舞 胡旋舞 文学书写 当代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