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乐思想的经典之说,在主流话语中,常常被用于论证音乐及其教育的价值,并被认为体现了感性和理性高度统一的审美育德的最高境界,本文对这句话进行非主流的另类思考,认为这句话既遮蔽了音乐的本体性意义,又体现了理性独尊的道德规训思想。

  • 标签: 孔子 音乐 本体性
  • 简介: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北依长城,西踞黄河,南通宁、雁,东控平、朔,地理位置险要,为历代屯兵驻防、兵家必争之地。偏关最初为古林胡、楼烦地,夷狄也,继而为军、为寨、为关。春秋归晋,战国时期即是兵戈相争之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破林胡,取其地置儋林郡。

  • 标签: 偏关县 山西省 考述 戏台 地理位置 战国时期
  • 简介:合打竹板,响连声,走上台先给大家鞠个躬。(白)观众同志们,大家好

  • 标签: 中国 农民
  • 简介:繁峙县地处山西省北部,秦灭六国始置繁畴县,归属雁门郡。北魏置郡。隋开皇十八年(598)繁畴县城建迁于现境内。金元时期称坚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为县,并改“繁畴”为“繁峙”,“繁峙”之名始称。万历十四年(1586),将县城迁建于今县城所在地。清沿明制。今归山西省忻州市管辖。

  • 标签: 山西省 戏曲文物 金元时期 繁峙县 忻州市 县城
  • 简介:1992年元月6日至12日,广东、广西、河南、湖北、海南等三百多位音乐教师在广西南宁欢聚一堂,举行中南六省(区)第二届中小学音乐教育研讨会,共同探讨交流中小学音乐教改问题及进行音乐优质课评选。这次参赛的共有十节课,小学六节,中学四节。大会评委会认为,参赛的十节课,在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上都比上一届有

  • 标签: 小学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育 教育思想 日至 教学效果 教学能力
  • 简介:太谷县商时为箕子之国,春秋时晋大夫阳处父邑,故曰阳邑。汉置阳邑县,至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曰太谷至今。圆智在太谷县范村镇,该镇距县城约25公里,今有5000多人,居民主要以从事工农商三业为生。圆智

  • 标签: 太谷县 十三年 明万历 大雄宝殿 佛教寺庙 山西
  • 简介:<正>拉卜楞(以下简称拉)是我国著名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之一。拉位于大夏河上游,在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拉卜楞是藏语“拉章”的变音,其意为“佛宫”,乃嘉木样活佛(以下简称嘉佛)之住所。拉的根本施主是青海和硕特部黄河南首旗蒙古亲王(即青海黄河南亲王)和硕特部蒙古系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其先祖系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布图哈萨

  • 标签: 拉卜楞寺 乐谱 和硕特部 甘南藏族自治州 藏传佛教 黄河
  • 简介:<正>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福建籍剧作家郑怀,出生于1948年,至今已从事戏曲创作三十余年,是当代著名的剧作家,与郭启宏、魏明伦一起被称作"新时期戏曲创作三驾马车"。2010年12月30日,由中国艺术研

  • 标签: 郑怀兴 戏曲创作 郭启宏 魏明伦 中国戏剧家协会 戏曲理论
  • 简介:繁峙县位于山西省北部,隋开皇十八年(598)置,原名“繁畴”,金贞佑二年(1214)升为坚州,隶太原府。元代仍为坚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繁峙县,讹“畴”为“峙”,清及民国沿用未改,今属忻州市。它东临灵丘,西接代县,北和应县交界,南与五台县为邻,各县之间均有公路相通。

  • 标签: 繁峙县 山西省 剧场 公主 忻州市 五台县
  • 简介:本文通过对小提琴教学实践的体会,阐述了琴与育人二者的密切关系及教师应如何具体地把握融“育人”于“琴”之中

  • 标签: 教琴 育人 成才手段
  • 简介:1973年春,福建仙游县榜头公社供销社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排演了一出莆仙戏小戏《嫁妆》,编剧是当地过溪仔村新厝里的青年郑怀。这个小戏今天已无迹可寻,但它的上演对时任榜头农业中学民办教师的郑怀却意义重大,他因这件“嫁妆”得以调入仙游县文化馆,虽只是临时工,工种却是编剧。

  • 标签: 戏剧创作 坐标 文艺宣传队 毛泽东思想 民办教师 农业中学
  • 简介:<正>EXO之前,SM公司要出一个新男团的消息一直闹得沸沸扬扬,作为SM家族的支持者,小编也是比较关注的,之后终于在《歌谣大战上》看到他们成员的身影。虽然当时只有三个人上场,名字也叫不出来,还是能从他们身上看出很浓重的SM公司的味道,期待满分!

  • 标签: 小编 崔始源 花样男子 娱乐圈 子组合 音乐世界
  • 简介:课堂器乐教学对于普通中小学校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展开了对课堂器乐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但在笔者所观察的不少课例中,对于课堂器乐教学究竟应该怎么什么,仍是部分音乐教师感到迷茫的地方。下面以小学四年级《多年以前》的竖笛器乐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课堂器乐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 标签: 器乐教学 课堂 “教” 音乐学习 教育工作者 小学四年级
  • 简介:我是一名音乐教师,毕业于艺术师范学院,小时候曾跟音乐学院铡琴系沈祖英教授学过五年钢琴。在两年的业余钢琴教学中我逐渐地摸索剑了一点经验。由于幼儿的身心都处于幼稚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几分钟,因而要不停地变换方式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产生联想,掌握知识和技巧。例如五线谱,我让他们把五个指头横着伸出来,把指头比作“线”,两指之间比作“间”,让他们数有几根线几个间。接着我说二指是高音谱号的So,让孩子找

  • 标签: 幼儿 业余钢琴 音乐教师 变换方式 处于幼稚阶段 学习兴趣
  • 简介:坊是我国古代以音乐歌舞为主的皇家演艺机构,现三国时期魏国光禄大夫韦诞所撰写《景福殿赋》提到了乐机构起于唐代之说,早出了近四百年。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以唐代作为坊的起始源头。而笔者发“坊”这一音乐机构,经研究,笔者认为它比坊作为音

  • 标签: 教坊 俗乐 机构
  • 简介:<正>太谷县,商时为箕子之国,春秋时晋大夫阳处父邑,故曰阳邑。净信所存唐碑中亦有"即此阳邑古城,阳字□□□阳处父望在北平食邑,此城因以字之从"之语。1汉置阳邑县,至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曰太谷,延至今日。此地历史上一直属太原郡或太原府或并州,明清时期仍属太原府。阳邑镇位于太谷县城东7.5公里

  • 标签: 阳邑 太原府 太原郡 唐碑 功德主 三佛殿
  • 简介:定襄县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忻定盆地之东,现辖于忻州市。据雍正《山西通志》载:东汉末于阳曲古城置定襄县,隋省县人秀容,隶楼烦郡。唐武德四年(621),析秀容置定襄县,金元明均隶忻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改忻州为直隶州,定襄仍属之。

  • 标签: 定襄县 山西省 洪福寺 圣母 忻州市 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