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正>一米芾的画如何?米氏云山如何?是好还是坏?現在在中国画史上是一个問题。但是評价米芾和米友仁的画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就是要根据他们的原作,然而真正的米画很难看到。正如一位老画家所說:‘以清故宮中收藏古代名画那样的丰富,可有人在那里看见过一幅米元章山水的真迹嗎?”五年之前,我在北京,偶然看到了米画的真迹。在真迹与伪作比較之下,米画立刻大放光彩。因此,可以說,真正的米氏云山和一般的仿米山水完全不同,在中国画史上来說,具有独創的风格,米芾和米友仁都应該归入現实主义画家之列。

  • 标签: 米友仁 现实主义 米氏云山 中国画 米芾 文人画家
  • 简介:本文从米芾生活的书画市场繁荣与书画作伪并存的时代出发,阐述了米芾运用笔法、款印、避讳、书画工具和材料鉴定书画,运用比较法鉴定书画以及识破作伪方法等鉴定思想与方法,并与同时代的董逌、李廌进行比较,进而阐述了米芾鉴定思想与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在今天的价值。

  • 标签: 米芾 书画鉴定 书画市场 笔法 款印 避讳
  • 简介:用笔方圆用笔的方圆主要是指笔画起笔处的形状和笔的运行方式。起笔处呈方形,且铺毫运行的,叫“方笔”;起笔处呈圆形,且裹锋运行的,叫“圆笔”。方笔用顿法,带有楷书和隶书的方折笔意;圆笔用提法,带有篆书和草书的圆润笔意。如米芾行书中的“过”“井”二字用圆笔写;“启”“里”“五”“极”“滴”“时”六字中,

  • 标签: 行书 米芾 诠释 笔法 运行 起笔
  • 简介:一般意义上,人们对米芾的绘画美学"平淡天真"的认识是"清润可喜"风格的一元论,假如我们从其书画比较角度入手去分析其审美特征,可以发现它雄秀峭拔的另一面.由于米芾作品的佚失,这类风格几近为人遗忘.本文旨在通过对其书画比较的思考而获得对米芾绘画美学一个辩证统一的认识.

  • 标签: 米芾 平淡天真 解读 书法 绘画
  • 简介:草字头米芾写的草字头变化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写竖点、挑点,再写短撇和侧点,如“叶”字。一种是先写左点、右点,再写横画,左右点也可分写,如“茂”“荷”二字。还有一种是,先写横画,再写竖点和撇点,如“莱”字。

  • 标签: 米芾 诠释 笔法 行书 字头 横画
  • 简介:在"宋元善拓暨全国书法临摹展"作品中,我以六尺整纸横式通临了宋代米芾的《拜中岳命作》。回忆往昔岁月,我初学行书,就是从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入手,因而我对米芾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结。虽然此后十多年来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转益多师,但是我的笔下仍然能若隐若现当年某些取法信息。为了临摹好此帖,我必须要做温故知新的工作。

  • 标签: 米芾 蜀素帖 书法史 书法学习 苕溪诗帖 浓得化不开
  • 简介:《宋拓英光堂帖第三卷》[1]系宋拓孤本,其中刊有米芾《成伯公帖》,因其是米芾早期作品,又俱不屬上乘,所以一直未受人關注。本文就該帖及帖内批注、跋尾,以及該帖與《寶真齋法書贊》所載相關内容的差異進行比勘,對各自版本加以分析梳理,推斷出該帖的書寫時間。同時對米芾權杭州觀察推官時間等涉及的相關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探析。

  • 标签: 米芾 《成伯公帖》 書寫時間 任職時間
  • 简介:米芾(1051-约1108),初名黻,元佑六年改作芾,字元章。自号有“襄阳漫仕”、“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晚年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历官十八任,曾任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晚年号“老米”。

  • 标签: 米芾 书法 襄阳
  • 简介:整个中国绘画史上,以文人画意趣融入山水画中抒发自身的主观情致的画家,尤以米芾为最,其凭借极深的文学修养、轻松自然的笔墨情趣,倡导一种属于文人画家的绘画美学,推动着文人画的发展。他提出的“率真”“借物写心”等观点和独创的“米氏云山”,对文人画思想的发展和山水画技法的演变影响重大,渐渐引领了时代的潮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意义。

  • 标签: 米氏云山 米点皴 水墨意趣 南方山水
  • 简介:歷代書論及當代隸變研究者多是從文字演化角度入手,通過字形的比較來分析隸變者、隸變時間、隸變過程、分隸名析等本體論問題,而米芾則是以書法家的身份,從審美和技法的角度來看待'隸興'。米芾曰:'書至隸興,大篆古法大壞矣。篆籀各隨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狀,活動圓備,各各自足。隸乃始有展促之勢,而三代法亡矣。'米芾的主要依據是'古法'和'展促'。其'隸興論'的'古法'不是單純的魏晋傳統,而是具有'篆籀氣'的商周傳統。米芾認爲'展促'是與平淡、自然的風格相抵觸的,所以應該避免。隸書如何表現'古意',取法乎上,遠離'俗隸'仍然是當代隸書創作所面臨的課題。這或許是米芾'隸興論'的當代意義和價值。

  • 标签: 隸興 隸書 米芾 古法 展促 篆籀氣
  • 简介:米芾崇老庄、尚晋风,同时受到苏东坡等同时代书家的影响。本文认为米芾书法审美中呈现出自然超逸、简约玄淡等特点,其书法实践高度体现了'理性自由'的审美意趣,一定程度上与老庄哲学思想相契合。

  • 标签: 米芾 行书 老庄思想 审美
  • 简介:二十一、挑土旁挑土旁主要有两种写法,一是如楷书写法,这种写法的挑画有时会与下一笔画相连,如"墟"、"塘"、"塔"、"地"等字;二是把竖画与挑画连写成竖挑,有时第一笔横画与竖挑也有牵丝相连。两种写法的共同点是横画一般都呈下凹形,起笔多以露锋为主。如"增"、"境"等字。

  • 标签: 露锋 米芾 一笔画 蜀素帖 绍兴米帖 群玉堂
  • 简介:米芾为北宋著名书画家,他天真外溢.任性使事,性格怪诞,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诸多逸事。米芾是北宋继苏轼、黄庭坚之后将尚“意”书风发扬广大的重要书家.其书法艺术观也颇有见地。

  • 标签: 中国书法史 艺术观 米芾 书画家 “意” 黄庭坚
  • 简介:米芾一生官职最高的即是正七品的礼部员外郎,充其量也是个仰人鼻息的小官。然而在书画王国中,他俨然是一言九鼎的君主,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蔡肇《米芾墓志铭》云:"平生与游多天下士:蜀刘泾、长安薛绍彭好奇尚古,相与为忘形交,风神萧散,是其一流人也。"所谓"忘形"大概可以任意侮狎也不至于失欢吧。但米、薛、刘的排行,乃出自米芾的一首诗:"唐满书奁晋不收,却缘自不信双眸。发狂为报豢龙子(夏代刘累,代称刘泾),不怕人称米薛刘!"自注云:"刘君旧不收晋帖,云无直,只收唐帖,故有是句。"

  • 标签: 米芾 王国中 薛绍彭 蔡肇 刘累 天下士
  • 简介:五、草字头草字头类似楷书的写法,先写左边一竖,再写左边一提,映带至右边写短横,然后写右边短竖。

  • 标签: 教程 行书 米芾 字头 楷书
  • 简介:  米芾(1051~1108)初名黻,宋元祐六年(1091年)改名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火正后人、襄阳漫仕、海岳外史等.世称"米南宫"、"米襄阳"、"米颠"等.湖北襄阳(今襄樊)人,后迁居丹徒(今江苏镇江).其家藏古法帖甚富,而以晋代为最,故斋名取为"宝晋斋".……

  • 标签: 先生尺牍 尺牍赏析 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