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作品《冥想白日梦》中,放置于其中的座椅明确发出的是可以入座的邀请,观赏者可坐在其中凝视着作品的旋转面而冥想、沉思。交错的线条组成的复杂切面图表化了星星、星云的轨迹,抑或可视化了原子的运动。

  • 标签: 白日梦 观赏者 图表化 可视化 冥想 作品
  • 简介:“哈姆雷特之约”综合影像艺术展是一个以影像为媒介的展览,艺术家围绕这个中心媒介,使之与科技、行为、场域等产生关联,此次展览不仅仅是一次关于媒介开放性的尝试,还是对艺术时空的一次探索。

  • 标签: 哈姆雷特 感知 艺术时空 媒介 艺术展 艺术家
  • 简介:塔尼娅·科瓦茨在此次访谈中介绍了从轰动一时的作品《安全套中的圣母》开始逐渐向风景艺术创作发展的历程,讲解了《山》《树》《所有的海》《空间中的十亿件物品》等多个与宇宙空间和海洋等极限空间领域密切相关的艺术项目,阐释了她是如何将自然科学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的。

  • 标签: 风景艺术 空间 自然
  • 简介:在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中,西格马·波尔克的作品是最富有意味和最不易理解的。他的艺术理念多样而驳杂,艺术表现手法多变而奇异,其作品融入了达达、超现实、波普等诸多艺术流派的表现因素。在20世纪的众多艺术家当中,他的艺术作品有着独特的个人风貌,这就是:以极端自由的艺术游戏方式对无意识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他运用自由联想的艺术游戏方式,创造了带有流行色彩的、喜剧性的、荒诞派的、半梦半醒的梦幻式作品。从美术史的视角看,可以说西格马·波尔克的实验性作品摆脱了美术史上所有既有的艺术创作模式,以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丰富了当代美术长廊。

  • 标签: 西格马·波尔克 德国 表现主义 画家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创作模式
  • 简介:阿图鲁·马提尼[图1],20世纪最伟大的意大利雕塑家.他1889年8月11日出生于意大利Treviso小镇的一个贫寒家庭.贫寒的家境使他难以有机会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教育,直到12岁他才幸运地到了一家金首饰作坊当了一名学徒.他非常希望能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是贫寒家境的现实使他发现了适合自己的不用花费的艺术追求--他的第二个至爱:雕塑.

  • 标签: 司顿斯 大师阿图鲁 安东尼·司
  • 简介:书坛的2003年极煊赫,赛事、展览批评,鲜花、掌声、怨声,一桩桩一件件,年头与年尾连接。有煊赫、火爆后的悄无声息,有获奖后的沉思与拷问。笑脸与泪眼,经验与教训,希望与失望为大雪小雪又一年的2003买单。

  • 标签: 出师颂 西泠印社 淳化阁帖 行草书 陈振濂 章祖安
  • 简介:1916年,以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的学生公开展览人体画为导火索,引发了一场关于女人体公开展览与观看合法性的长达十年的论争。回看这场争论的前因后果,在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与推动下,人体审美被新文化知识分子引入到"艺术救国"的政治框架之下,成为提升国民素质的工具。虽然以刘海粟为首的新知识分子宣扬一种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但对人体艺术"裸"与"不裸"的争论不可避免地与政治形势紧密勾连,而演化成了新文化运动中新旧道德之间的对立。这一过程中,妇女身体一定程度上沦为了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新的社会阶层用于重构文化认同的工具。

  • 标签: 美育 人体模特儿 女性 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