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如赴约一般每天都要去与我的心上人幽会,交流。如果几天不去相见,真是心里有点慌张,像是缺少点什么。它,就是我的拴马桩。从上海回来,左耳发炎更加严重,我被迫卧床两天……生命就是如此脆弱!7月9日傍晚,从黄浦江江边散步去余德耀美术馆观看贾梅蒂雕塑作品展览,第一次体验午夜场观看展览,感受到了在优质的环境里享受艺术的魅力。

  • 标签: 贾科梅蒂 德耀 拴马石 气场 木心 孤绝
  • 简介:每每想起贾梅蒂的名字,他那具有超强辨识度的瘦长雕塑便浮现在眼前,虽然在欧洲游学时曾亲眼目睹大师的作品,但这一次余德耀美术馆的贾梅蒂回顾展仍让人充满期待、兴奋与激动。所幸我们看的是午夜场,展厅显得空旷而宁静,浓浓的夜色包裹着美术馆,包裹着这些或大或小、表面嶙峋、瘦弱细长的雕塑,仿佛专为它们变得低沉而灰暗。站在这些雕塑面前,

  • 标签: 贾科梅蒂 辨识度 德耀 超现实主义 气场 热内
  • 简介:伊利亚·卡巴夫向他的妻子艾米莉亚抱怨,“他们就像间谍,无处不在,什么都拍摄。”他开玩笑地鄙视了一下这个无处不在的影片摄制组。当然这不是多少年前克格勃在他莫斯科工作室的屋顶上窃听的那种情况。艾米莉亚脸上闪出一丝会意的微笑,然后按了一下她的手机按键。还有一个小问题需要解决,这是他们要参展2008年俄罗斯在多个地点举办的艺术家庆典活动的情形。

  • 标签: 艾米莉 伊利 乌托邦 逃避 荒唐 2008年
  • 简介:我们在美术馆观看的大多数艺术作品,不是归属于流派的演变就是标志着时代的精神,能有机会从原作中看到艺术家一生的创作轨迹,对从事艺术创作工作的人来说,的确是很幸运的事情。贾梅蒂展览在上海的举办,启发我们从中看到余德耀美术馆的团队所想展现的目标,也体会到作为贾梅蒂发展基金会想要确立的全球方向以及为之所做出的努力。我不清楚这个展览会对中国的艺术家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力?

  • 标签: 贾科梅蒂 距离感 艺术作品 发展基金会 德耀 超现实主义
  • 简介:梅蒂说:“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了我自己,活像那条狗,我就是狗!”。1995年,我还在上大学,在老师的工作室翻看贾梅第的画册,看到了这句话。当时我没觉得这句活有多么深刻。然而,20多年后,却发现这句话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原来贾梅第一直在努力认识世界的同时,他是在认知自我。

  • 标签: 寻找自我 解读 雕塑 贾科梅蒂 认识世界 认知自我
  • 简介:柯施卡作为维也纳分离派即克里姆特之后的代表人物,在早期继承了克里姆特华丽的新艺术风格的装饰性之后,在真实人性的挖掘上比克里姆特更进一步。尤其是他的少年儿童题材创作具有前无古人的意义。在开篇我们必须要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正的真实?如此宽泛的问题历代画家从未停止探寻,让人不禁要怀疑这个问题在此处提出有无特殊意义,但柯施卡作品的真实性是可以有力回应这个问题的。

  • 标签: 科柯施卡 克里姆特 维也纳分离派 艺术风格 莉莉丝 历代画家
  • 简介:空间中穿梭着枯枝般行走的人,如果世界上人们没有了血肉的躯体还会有灵魂吗?这样的作品表达了何等的虚空、冷漠与疏离的内心情感!贾梅蒂作品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哲学渊源,通过对开放空间结构的探索确立了独特雕塑语言,那些去除传统解剖结构瘦骨伶仃的形象,深邃的距离感和神秘的空间感令人敬畏。空间问题一直是雕塑家的敏感问题,

  • 标签: 贾科梅蒂 瘦骨伶仃 哲学渊源 距离感 精神实体 存在与虚无
  • 简介:罗克珊娜·马尔奇(以下简称"马"):罗斯李,你以里程碑式的著作《表演艺术:从未来主义到当下》(1979),开辟了对表演艺术的研究,并且近期通过叙述新千禧年之际表演艺术在技术、政治、审美上所发生的变化,扩大了它的内涵。

  • 标签: 罗克 罗斯 图像学 千禧年 马尔科 现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