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以中西绘画风格作比较、从中发现数对音乐,图画不同风格所产生的微妙影响。

  • 标签: 中西绘画 画风 风格 音乐
  • 简介:本文通过对人类社会手工艺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剖析,论述了手工艺从简陋的造型到成熟、繁杂的艺术造型,又由繁复的造型到简洁而又概括的审美趣味的要求,即从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认识过程。

  • 标签: 简陋 繁杂 洛可可 简洁
  • 简介:绳结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人类已有的文明形式最早的文化载体和传统媒介之一,从“结绳记事”到“结草衔环”,先民们早就与“结”结下不解之缘。同时,绳结艺术也深深地影响着饰品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众多的具有“现代感”的饰品设计中出现了大量“传统绳结”的艺术形式,这种对传统元素的重新演绎,展现给佩戴者的是焕然一新的感觉,并传达着无限久远的文化内容和对历史的记忆。

  • 标签: 绳结艺术 饰品设计 传统 现代
  • 简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艺术即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因此文艺复兴的艺术大师达·芬奇说“艺术是自然的一面镜子”;西方形式主义的代表学者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说“再现是艺术家低能的标志”,而强调有意味的形式。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发言者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说:“现代主义艺术不是反对再现现实,而是反对再现现实的那种虚假幻觉式的三度空间再现的庸俗方法。”

  • 标签: 抽象表现主义 后记 研修 雕塑 艺术大师 有意味的形式
  • 简介:直接领悟的心是上天给我们的神圣礼物;理性思考是它的忠实仆人。我们的社会居然把一切荣耀归于仆人,却忘了礼物的存在。人类所能经历最美的事情就是神秘。神秘是一切艺术与科学的源泉,——爱因斯坦关于绘画的特征,五代荆浩在其山水画著作《笔法记》中以问答的形式提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画者,华也。'强调绘画表层形态的美感以及所画物象与造型对象的相似性。这是自春秋战国

  • 标签: 之旅精神 心灵之旅 探索诉求
  • 简介:科柯施卡作为维也纳分离派即克里姆特之后的代表人物,在早期继承了克里姆特华丽的新艺术风格的装饰性之后,在真实人性的挖掘上比克里姆特更进一步。尤其是他的少年儿童题材创作具有前无古人的意义。在开篇我们必须要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正的真实?如此宽泛的问题历代画家从未停止探寻,让人不禁要怀疑这个问题在此处提出有无特殊意义,但科柯施卡作品的真实性是可以有力回应这个问题的。

  • 标签: 科柯施卡 克里姆特 维也纳分离派 艺术风格 莉莉丝 历代画家
  • 简介:<正>一能够使自己安静下来思考的画家,一般具有一种品质,澄清周围的迷雾,自然不会把自身名誉与得失挂在心上。关乎物欲老实说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恐怕都不大容易,尤其为诸多的琐事、无聊的事分去心思,就更难说了。画画毕竟是兴之所致,是一种心态,是对人生的追问和陈述。往往追问到终

  • 标签: 画家 审美 西方文化 调侃 雅俗 情境
  • 简介:当代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视觉艺术设计早已是一种广泛充斥于人们日常生活和设计艺术审美活动中的设计形态随着当代社会炙化、艺术及审美价值等圆素的发展变化,当代视觉艺术设计在发展的同时,也体现出众多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是视觉艺术设计其外在的张扬的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展示形态同理性的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男一方面当代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商业化审美价值的存在与发展,导致当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内在价值同世俗化和商业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 标签: 当代文化 视觉艺术设计 视觉图像 影像 视觉符号化 商业化
  • 简介:跨界设计,在思维领域形成的创造性及多面性为艺术思维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好的模板。这种思维方式完成了建立"界"到打破"界"的过程,这种先立而破的思维方式打破了"不破不立"的传统套路,本文将从跨界设计的特征和发展来探索这种思维的内在理路。

  • 标签: 跨界设计 思维理路
  • 简介:以年代来划分艺术家的方式也是一种时尚。“90后”艺术家,目前年龄肯定是在25岁以下,他们首先是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人。而他们的价值观大概形成于21世纪头十年。这十年,是中国大陆经济急速增长的十年,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是中闭市场化程度日益增加,并快步走向信息时代。网络和信息充斥存城市里,只要不是偏远闭塞的山区,大都非常熟悉电恼、iPad、智能手机等一系列的信息化设备。信息全球化,使得世界变的“很小”,空间已经不再是阻隔信息传递的因素。

  • 标签: 艺术家 年代划分 20世纪90年代 群体 信息时代 “90后”
  • 简介:方闻与柯格以不同的理论方法影响了中国美术史研究。方闻以"风格论"为研究重点,侧重书画自身特色,以"视像结构分析"为基本思路来分析中国传统书画作品,在"内在风格"的传统研究之上提出了新的见解。柯格着眼于视觉文化研究,试图消解"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界限,突出"具象艺术",并进一步提出"图像环路"理论。二位学者诸多交叉、互补的理论观念值得新时期美术研究者的思考与借鉴。

  • 标签: 方闻 柯律格 书画 美术史 风格 图像环路
  • 简介:C·玛迪生于法国,自1992年起在意大利生活、创作,善于使用木、石等材料来创作作品,作品取材广泛。此次应邀来华参加2000年泰达国际雕刻大赛,以下是记者对她的采访:问:这是您第一次中国之行,能否对中国的同行介绍一下您的作品?M:我的作品大多以木、石为材料,表现想象中的物品,作品外形很模糊,似乎被布、纱一类的织物包裹,给观众一种神秘感,他们会想“布下面是什么样子”,并主动去体验作品中蕴含的内在的客观存在。它们以一种隐晦的方式与观者进行内心的交流。我

  • 标签: 客观存在表现者 表现者克里斯汀·玛迪
  • 简介:中國古代書法理論著述數量宏富,晚清劉熙載所著《書概》則是中國古代書學理論的集要與昇華之作。本文通過分析劉熙載《書概》中對各字體的表現形態、風格特徵、審美規範等的論述,對書法藝術形態的基本規——變化與協調的辯證統一進行了探索,並對劉熙載'不齊而齊'的文藝理論思想進行了闡述。

  • 标签: 古代書論 變化與協調 “不齊而齊”
  • 简介:通常,康有为书学思想(以《广艺舟双楫》为代表)的研究者会集中关注他某个具体的观点。从某些方面来看,康有为的书学思想也许不堪一击。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他的观点几乎随处可见自相矛盾或夸大其词之处。抛开这些表面论述,分析他书学的具体思路,我们会发现,《广艺舟双楫》之声名,并非全出自偶然,也不仅仅由于康有为的政治声誉,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切合了17世纪以来整个时代对书法的新追求。这正是《广艺舟双楫》的特殊之处,也是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 标签: 《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 书学观 学术 书学思想 1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