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威尼斯双年展于2015年5月举行,35岁的帕梅拉·(PamelaRosenkranz)代表瑞士参展,年龄虽然较轻,但她本人对这种广受瞩目的国际大展并不陌生。2008年,尚为瑞士伯尔尼艺术学院学生的,就参加了第5届柏林双年展,以及在意大利特伦蒂诺举办的"Manifesta7: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2010年,她获得了当代艺术创作硕士学位,也就是在这一年,她在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和德国不伦瑞美术协会分别举办了个展。自那之后,在大西洋两岸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举办多次个展,在艺术界的声望越来越高。

  • 标签: 罗森克兰茨 梅拉 大西洋两岸 当代艺术创作 不伦瑞克 当代艺术中心
  • 简介:本文以德国文艺复兴艺术家卢卡斯.克拉的“忧郁”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其独创的“忧郁”母题为切入点,以人文主义思潮、宗教改革思想为时代背景,结合“忧郁”在占星学、古代神话等视觉图像中的发展脉络,分析该系列作品的象征意义和思想主旨,在宗教改革500周年纪念之际,尝试重新定义克拉对德意志文化、历史、艺术的重要影响。

  • 标签: 克拉纳赫 德国文艺复兴 忧郁 宗教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如果它以数个不同的结构(倾向、性质、色彩、线条、肌理)构成,那么,其潜在结构是在抽象意义上存在的。共相意义乃是使一个结构中不同的诸部分趋于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换言之,所谓共相意义,就是数个相异的部分在某一点上使它们具有共同的意义,而不同的只是数与量上的差异。共相意义表现在视觉艺术的各个构成要素上。当合成各个不同的构成要素,甚至看起来是截然相异的构成要素时,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共相意义,而这一联系就是使之和谐的条件。它不只是象颐和园万寿山上庙宇建筑所表现的简单而对称的和谐。

  • 标签: 共相 万寿山 视觉艺术 关联域 艺术创造 哲学问题
  • 简介:珊娜·马尔科奇(以下简称"马"):罗斯李,你以里程碑式的著作《表演艺术:从未来主义到当下》(1979),开辟了对表演艺术的研究,并且近期通过叙述新千禧年之际表演艺术在技术、政治、审美上所发生的变化,扩大了它的内涵。

  • 标签: 罗克 罗斯 图像学 千禧年 马尔科 现场表演
  • 简介:南朝谢的画论著作,在古文献中有《古今画品》《画品》《古画品录》几种题名。现代学者多采用《古画品录》或《画品》,并有学者考证认为《画品》是原题名。本文考证认为谢著作原题名是《古今画品》,《画品》是其简称,《古画品录》等是后代辑录或传写而产生的别名。

  • 标签: 谢赫 古今画品 画品 古画品录 辨证
  • 简介:的“六法”论在历代影响很大,有“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之誉。但对“六法”的含义,后人却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当然,为适应绘画实践发展的需要,对它作出新的解释是必然的;但我们为了研究谢的绘画理论,则须力求忠实于作者的原意,尽可能避免曲解。本文仅就“骨法”及其相关的问题谈点浅见。一、关于“六法”的断句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全齐文卷二十五》论谢的“六法”中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按当作如此句读标点。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漫引谢:“一日气韵生动,二日骨法用笔,三日应物象形,四日随类赋彩,五日经营位置,六日传模移写”;遂复流传不改。……脱如彦

  • 标签: 骨法 谢赫 六法 《图画见闻志》 《历代名画记》 绘画理论
  • 简介:巴黎写生笔记(二)卫祖荫上文谈到写生是基本练习的必要手段,是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宝贵素材,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历史上的艺术大师是如何对待写生的。早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提香、米开朗哲诸大师笔下精致入微的自画像、贵族肖像、素描练习,几乎全...

  • 标签: 印象派画家 巴黎 风景写生 博物馆 古典主义 艺术创作
  • 简介:创作课教学与基础课、技法课教学不同,创作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艺术感觉能力;创作课教学应该设法创造一些条件,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寻找自身发展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自我意识的能力(精神本质)以及专业条件,具体说,是文化能力、艺术条件。创作课不能脱离时代、艺术与生活的主题,不能脱离精神生活的轨迹。因为画面上边所传达所蕴含的视觉信息,不仅是形象化的,而且也是艺术化的,是精神状态,心灵的回声。

  • 标签: 创作课教学 美术教育 艺术思维 艺术感觉能力 绘画教育 艺术形式
  • 简介:(1775-1851年),英国著名风景画家。他从小就表现出绘画的天才,14岁考入皇家美术学院的美术中学,15岁时,他的水彩风景画就参加了公开展出。33岁以后就在皇家美术学院任教,他的著名作品有《威尼斯风景》、《雨、蒸气霹速度》、《遇难船》等等。

  • 标签: 天才 绘画 美术学院 风景画家 水彩风景画 威尼斯
  • 简介:一、“迹有巧拙,艺无古今”“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赅,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赅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

  • 标签: 《古画品录》 札记 谢赫 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 简介:天然山庄陈天然于家乡营天然山庄,如古城堡,紫石岿然。正门"天然山庄"四字、侧面"极风云壮观"五字,极雄峻。其址即陈家旧宅,今唯门前一柿树为旧物。陈氏晚岁,即携夫人居之。壬辰杪,余尝与人同往,导引者电话联系未,至则扣门无应。天然先生髦矣,而山庄犹未完工。

  • 标签: 竹堂 于家乡 柿树 无应 引者 东父
  • 简介:白蕉汉简体扇面二○一三年六月三日《东方早报》韩少华文《蒋炳昌:百兰草堂有处方》配图中,有汉简体扇面,文曰:"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 标签: 笔记 《东方早报》 扇面 汉简
  • 简介:海若若,海神名。海若,海神。《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又"望洋"乃是音,非看海之意也。又沙孟海名文若,字孟海,想其名来于此。(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 标签: 笔记 沙孟海 海神 河伯
  • 简介:2000年4月16日星期日个性化素描教学最初是在助教班开始的,这次准备在油画二年级本科班素描人体课中实施这项教学。因为本科生年龄偏小,大都留恋考前班训练的那套死抠细摹的素描画法,是否能顺着我的思路,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我想有些难度,试试看吧。2000年4月17日星期一今天是第一天上课——男人体素描。学生对于即将开设的这门课有些期盼和迟疑,我能感觉到气氛较之平常要有一丝异

  • 标签: 个性化 俄罗斯素描 素描教学 学生 人体 艺术家
  • 简介:胡适的印胡适持鸡血石之京华印店求刻,店主王元尝中举,深恶白话文。问“胡博士想刻何字?”胡曰:“胡适之印。”

  • 标签: 笔记 胡适之 白话文 王元 博士
  • 简介:出生于1962年10月.字眉颐.自号白屋居士,容静斋主。河南郸城人。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口市群众艺术馆业务副馆长。在艺术追求上他治学严谨,立志厚积薄发,祟尚大器晚成。他嗜好读书、写字、画画、治印并注重道律修养,把学习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他在书画领域中取得骄人成绩。

  • 标签: 道德修养 群众艺术馆 协会会员 艺术追求 河南 美术家
  • 简介:2007年,我首次见到颖作品并在一篇短文中说,她笔下的杭州景物有一种近距离的“在场感”,能以活泼的意笔捕捉“城市的诗意”。转瞬8年过去。知道她边教学,边探索,远离市场,勤勉精进,创作了诸多新作,为“城市山水”的探求,

  • 标签: 2007年 近距离 城市 市场
  • 简介:尔常常被认为仅仅是一个感觉的记录者。通过对其长期所热衷表现的洗浴场景(以及所表露出的一些男女平等主义者的疑虑)的探究,来讨论这个法国画家作品中一个较为复杂的层面。有关沐浴的题材曾断断续续是皮埃尔·博尔作品的主题,并随着对其迷恋的日益增强,一直贯...

  • 标签: 作品 人体 浴缸 浴盆 现代主义 男女平等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