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为庆祝《小艺术家》创刊30周年.本社将举行一系列活动.将艺术带进社区.让更多的小朋友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 标签: 艺术家 社区 创刊 小朋友
  • 简介:g小调叙事曲》作为西方音乐史上的第一首器乐叙事曲,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更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其成功的创作既丰富了西方的音乐体裁,又为我们研究西方音乐体裁——叙事曲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可考的资料。从《g小调叙事曲》的旋律、节奏、曲武、和声方面进行分析,力求管窥出其创作特征。

  • 标签: 肖邦 《G小调叙事曲》 创作特征
  • 简介:大视野,显出台面上的严肃;私下自嘲,也可说大杂乱;或用当代西方哲学的词:散落、游牧、折皱;三者都道出了实情的一面。把三种词拼贴在一起,庶几近于客观。且为开场语。

  • 标签: 大视野 美学 从业 当代西方哲学
  • 简介:佳士得(christie’s)于7月19日发布2017年上半年成交情况.其上半年艺术品总成交额增长29%.达23.5亿英镑(约合30亿美元),平均成交比例上升至81%。这一增长主耍来自大师级作品的拍卖带动,其中成交价逾1000万英镑的作品数量由14件增至38件。网上拍卖平台成为吸纳新客户的主要动力,其获得9580万美元的成交额。上半年拍卖中共有25%的客户为新买家。此外,佳士得亚洲区客户的成交额增加了39%,占全球市场的35%,亚洲买家成为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目标市场群体。

  • 标签: 成交额 美元 网上拍卖 新客户 成交情况 全球市场
  • 简介:2012年9月19日,人艺实验剧场。《论烟草有害》和《天鹅之死》的演出正在进行,身兼导演、舞美、灯光数职的林兆华闯入表演现场,嘴里嘟囔着,似乎要干预表演、参与剧情。这一诡计被台下训练有素的观众识破。彼此会心一笑。林兆华退下,演出继续。这个纪念小剧场三十年演出的一段表演小插曲,却在不经意间显露出真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夜晚,濮存昕、何冰两个隆重的表演者背后引出的其实是一场林兆华的独角戏。

  • 标签: 小剧场 对话 文章 《天鹅之死》 表演者 林兆华
  • 简介:纵观我国1981~2011年的音乐审美心理的相关文献,其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起步阶段和21世纪以来的飞速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见证了我国音乐审美心理研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重大成就。但由于我国把音乐审美心理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历史并不长,我国音乐审美心理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应用研究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音乐审美心理 中国 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 简介:第一次看于坚的长诗《零档案》,并决定以它为出发点做一出戏剧时,我是从直觉而不是从社会性的公共议题出发的。那些直觉是:长诗中那种物质感、那种排列感。那么多物体,大的、小的,排列在一起,干巴巴的。这其实是当代艺术的思维,装置艺术的思维,不是所谓常规戏剧的思维。

  • 标签: 小剧场戏剧 档案 当代艺术 装置艺术 社会性 思维
  • 简介:基于《中国园林》1985-2014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与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相结合的方法,从载文量、核心作者团体、基金论文、研究方向等知识单元划分,以融入图像技术来形成的多元、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分析,通过图谱解读风景园林学发展的脉络与现状、高影响力学术群体以及热点研究领域,评述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研究的发展和动向,为风景园林学科研究者开展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 标签: 中国园林 风景园林学 发展脉络 知识图谱
  • 简介:重点关注那些在艺术发展道路上苦苦耕耘、喜得收获的艺术团体,张扬那些为艺术默默奉献的骄子们独特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关注那些在艺术产业的开拓路上锐意进取的先行者。总之,这里是一道亮丽而独具艺术风采的地平线。

  • 标签: 逝世 纪念 宗师 正字 艺术发展 艺术团体
  • 简介:本文主要考察1978年以来北京人艺研究的演进轨迹和阶段特征。新时期以来的30年,是北京人艺在艺术探索、学派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变化的30年,也是中国话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转型最为明显的30年。本文将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1978-1989年的起步期;1990-1999年的深化期;2000-2008年的徘徊期。在对各个时期研究格局及其形成原因、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北京人艺研究的得失以及给中国话剧研究带来的启示。

  • 标签: 北京人艺 新时期 话剧 研究综述
  • 简介:好莱坞电影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关系紧密。好莱坞在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历史意义上的价值,值得重视。面对好莱坞,提高产品竞争力,强调电影创作的市场意识,逐步改变中国商业大片“古装+武打”的单一模式,成为一种对抗权力话语、应对市场与全球化挑战的现实策略。

  • 标签: 改革开放 好莱坞 中国电影工业
  • 简介: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一位传奇人物,郭有守不仅拥有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曾在巴黎学习研究过电影的中国学者的身份,他同时还是当时管理中国电影的最高官员。在恩师蔡元培的支持下,他发表了一份当时电影业的纲领性文件《电影事业之出路》。对于中国电影事业和体育事业来说,都是一份值得关注的文件。在这份文件中郭有守指出,

  • 标签: 中国电影 中国体育 30年代 抗日救亡运动 纲领性文件 中国共产党党员
  • 简介:由蒋霞萍编剧的30集电视文学剧本《凤凰涅》,勾画了企业改制与产业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民营企业的现实遭际,集中展现了主流价值观下的审美文化品格,深度透视了民营经济的演进,从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性视角出发,架构出错综复杂的人物群像,凝练出意蕴丰富的情节内容,受到了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是中国电视剧不可多得的力作,代表着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收获。

  • 标签: 电视剧本 工业题材 民营经济
  • 简介: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于1866年举行首演,很快就取得成功。乐谱出版时,布鲁赫把它题献给小提琴的一代宗师约阿纪姆,由于约阿纪姆的演出推广,这首协奏曲很快就被许多演奏家接受,并列为自己的保留曲目。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这部协奏曲从来没有衰微过。本文主要对这首协奏曲的结构及其演奏技巧作分析。

  • 标签: 布鲁赫 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演奏
  • 简介:一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乐坛上,勃拉姆斯作为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的最后一人,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反对晚期浪漫主义艺术潮流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追求并力图维护传承自巴赫、贝多芬的德奥传统。他是浪漫主义者中贝多芬精神的继承者,重新回到形式化结构的写作,

  • 标签: 勃拉姆斯 op.79NO.2 晚期浪漫主义 世界音乐文化 艺术潮流 奏鸣曲式
  • 简介:西方音乐对近代上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西方音乐家在沪的演出活动是西方影响上海最形象、最直观,也是最具审美意义的路径。20世纪20、30年代旅沪西方音乐家的演出活动,作为一系列音乐事件,构成了沟通我们当下音乐生活的一个历时性的中间环节,换句话说,正是部分地因为这批旅沪音乐家的演出活动,在观念、意识、实践等层面上一定程度地影响到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转型。

  • 标签: 旅沪西方音乐家 演出 历史意义 西方影响
  • 简介: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是以诗词作为歌词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声乐体裁。其主要特征是:一般采用较有名诗人的作品或古典诗歌或现代诗歌作为歌词,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注重描写人的心理活动;曲调主题突出、个性鲜明、音乐线条清晰并富有层次;钢琴伴奏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深化主题、注重和声与歌词的高度融合;艺术歌曲作为独立的声乐作品,常在音乐会中呈现,表现了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标签: 中国年代 乐融合 创作特征
  • 简介:"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定时代、社会的产物。戏曲艺术是产生"流派"艺术的母体。戏曲艺术整体的发展、成熟,必然产生"流派"艺术;而"流派"艺术的崛起,反过来又推动整个戏曲艺术的繁荣。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揭示出我国民族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

  • 标签: 彭俐侬 民族戏曲 言菊朋 裘盛戎 麒派 言派
  • 简介:20世纪30年代前后是上海近代文化历史中最富有活力的时期,不仅体现了上海市民“海派”生活方式和文化中的“殖民化”、“租界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典型地反映了这种“文化商贸”的都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特征。

  • 标签: 近代上海 海派音乐文化 媚俗与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