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深刻反映了从古代西域到今日新疆大地上的民族"记忆"和沉淀,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对这些濒危的传统技艺实施生产性保护、博物馆式的文化记忆保护,对传承人实行各种方式的帮扶,做好文本、影像记录,对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传统手工技艺 生产性保护 解决濒危 文化意义
  • 简介:目前,经过数年快速发展的福建省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正进入由粗放式增长回归理性调整的关键转型期。本文基于省内各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招生、办学条件、专业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模式及就业等方面的调研情况,分析并研究当下福建省高职动漫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试图为高职动漫专业建设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 标签: 高职 动漫专业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 简介:近年来,职业伦理与道德,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对音乐伦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成果既有对先秦时期儒家音乐伦理思想的探讨(孙家栋,2003;陈榕2010;孙孝良,2013),也有对西方伦理思想的系统梳理和阐释(吴华山,龙玉兰,2007;凌羡初,2010;王小琴,2011),还有对音乐伦理教化功能的阐释(张密丽,2008;马力,丁庆,2008;王小琴,2011)。音乐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契合在国内已有学者进行了学科体系综合上的研究,但对音乐伦理的研究多局限在道德影响领域,同时倾向于欣赏者在音乐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伦理现象研究,对于音乐教师的职业伦理研究先对较少。在西方,DavidElliott,StephanBladh,KevinKorsyn等人更多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一定基础和重要借鉴,同时也给本文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即如何看待音乐教师,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如何借鉴社会批评理论和功能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伦理,从而发现其职业实践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音乐在人们的生活和国家的文艺建设中的重要性从来没有被人怀疑过。然而,近年来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地遭到质疑和挑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如何从理论上分析这些原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提升音乐教育与教师的社会地位?

  • 标签: 中小学音乐教师 伦理问题 职业实践 功能主义理论 社会地位 职业伦理
  • 简介: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通过学习各种乐器,就会使他们较快地找到打开这扇窗户的钥匙,因此,很多家长都会选择通过学习一种乐器来打开这扇窗或提升自己的修养。就当下而言在众多乐器中"钢琴"成为家长和孩子们的首选,内地少儿学习钢琴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从教材、教法、教师等方面来看条件都相对成熟,那么西藏拉萨的少儿钢琴教育现状又如何?针对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和思考?

  • 标签: 拉萨 少儿 钢琴 现状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