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神圣知识”与“神授”说藏族学者旺秋所写的《在漂泊的生活中——介绍<格萨尔>说唱艺人桑珠》一文里,有这么一段生动的记述,我摘录如下:“有一次,他一个人跑到山上去打猎,当爬到山腰时,天下起了毛毛雨。他找了一个躲雨的山洞,躺在那里。不一会儿进入半睡半醒的朦陇状态。这时在眼前出现了许多谜一样的东西,桑珠带着恐惧的心理,走进山洞的深处时,一个人低着头盘腿坐在那里,他觉得很奇怪,叫了两声,那人突然一抬头,原来是他们同村的一个人,这人曾经到桑珠家里逼过债,桑珠恨死他了。可是,这人两年前已死了,怎么今天突然又在这里出现了呢?不管他是人还

  • 标签: 格萨尔王传 说唱艺人 桑珠 宇宙人 他是人 磁场力
  • 简介:进步在冷战时期成为一股关键的动力,一种负载意识形态的器具,常常是政治及社会思考的主旨及宣言对象。然而进步的概念究竟采取何种修辞却往往取决于进步对象是站在冷战阵营的哪一边:在西方,进步的表达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西欧重建,以及巩固美帝国在二战中崛起的力量;在东方,进步则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齐失迈进共产主义的光明未来;而在世界的“其余”地方,我们可以发现不结盟理论以及其他不同的发展理论。不管各种意识形态是如何形成的,这种一味向前看,

  • 标签: 宇宙飞船 卡洛斯 社会主义阵营 叙事 冷战时期 意识形态
  • 简介:展览的概念来自路易·威登作为旅行伴侣的历史,策展人在品牌157年的历史中找到几个不同的块面,以地形学方式进行展示:一个展厅讲述的是路易·威登视角的人类现代旅历史(一些纸上素描和产品设计标本,尤以发明飞行的那段时间最令人激动);

  • 标签: 艺术时空 旅行 代码 宇宙 产品设计 历史
  • 简介:《山海经的文化寻踪》在探索史前宇宙观及其背景、原型方面很有成绩,但也有拘泥或失误之处。说“汤谷:归虚:大壑:沃焦”同一,不合宇宙海终始循环的神话想象。由于缺乏田野作业经验,对神话地名的母型判断或误,例如忽略羌人的文化及圣地。中国人冥界及其通道出自羌人据实地的构想,与“大瀛海”无干。

  • 标签: 山海经 文化 太阳 田野作业 宇宙观 中国人
  • 简介:库布里克是电影史上的怪才,他一生的作品不多,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他的“未来三部曲”中,《发条橙》是对人性的重新审视,表现了人性跟社会制度不可调和的矛盾;《奇爱博士》是对国际政治和世界大战的幽默讽刺;而《2001太空漫游》则是对人与宇宙相对关系的一次探讨,是一场电影哲学风暴。这三部曲从人、国家、宇宙三个层面为我们拉开了一幅巨大的“未来创想图”。

  • 标签: 人性 国家 宇宙 哲学
  • 简介:音乐欣赏是专业音乐领域中包罗万象、涉猎深广的一门学科。其脉络纵横交织,体系庞杂博大,地位不亚于音乐中其他学科,甚至对于整个音乐学专业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但是,无论对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还是对整个音乐学专业的推动与影响,音乐欣赏学科的研究与探索是不应停留在一般认知和一般描述的层面上。

  • 标签: 音乐分析 欣赏活动 巴托克 音乐学专业 微观 宏观
  • 简介: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Ⅱ·黑暗森林》提出的主要问题是未来宇宙各文明间关系的问题。小说通过四个“面壁者”的故事,展示了两种不同的宇宙关系的图景。这些图景背后隐藏着他们不同的生命哲学,不同的生命哲学决定了人物不同的命运。

  • 标签: 刘慈欣 森林 宇宙 形象 火炬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