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扩建工程于2007年12月13日竣工。由著名雕塑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教授主持并设计创作的大型主题雕塑《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同时落成。为更进一步地阐释这组群雕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大学于2008年1月9日在南京举办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扩建工程大型主题雕塑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分别对重大历史题材与现代公共环境设计、雕塑与建筑、写实与表现、社会转型期当代艺术家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现予以刊发,以飨广大读者。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学术研讨会 扩建工程 侵华日军 雕塑家 纪念馆
  • 简介:今年是智利艺术家罗伯托·马塔(RobertoMatta,1911-2002)诞生一百周年,他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 标签: 百年诞辰 毕尔巴鄂 美术馆 西班牙 纪念 展览
  • 简介:“伤痕展陈”是以纪念灾难事件为目的的特殊设计命题。对于512抗震纪念设计而言,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的展陈带给设计界诸多借鉴和反思意义。着眼于个体对灾难创伤的怀念与倾诉,以及群体对生命、民族精神等的感悟这两个大的方面。以设计启示的方式思考分析了512纪念的“伤痕展陈”应关注和反思的展陈体验设计及其蕴含的设计文化.灾难的纪念应重点传递出的抚慰心灵与致敬精神的价值、最终实现对成都抗震救灾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构建成都“文化之都”建设的文化多元性.

  • 标签: 伤痕展陈 汶川地震 抗震救灾 设计伦理 精神文化遗产
  • 简介:近期日本东京国立现代艺术(TheNationalMuseumofModernArt,Tokyo)举办展览“空虚的形态学”(MorphologyofEmptiness)和“冈本太郎百年诞辰纪念展”(OkamotoTaro-The100thAnniversaryofHisBirth).

  • 标签: 诞辰纪念 日本东京 现代艺术 形态学 空虚 艺术馆
  • 简介:日前,一家取名为“坏艺术博物”(MuseumofBadArt)的艺术机构在渡士顿、曼彻斯特两地同时开幕,这家艺术机构的创始人是艺术品经销商ScottWilson,现在共拥有3家不同的画廊,每年吸引参观者达8000人次。

  • 标签: 艺术博物馆 WILSON 艺术机构 曼彻斯特 经销商 艺术品
  • 简介:地址:宁夏银川市凤凰南街4-6号凤凰商务办公楼三楼邮编:750001电话:0951-5058338传真:0951-5012329网址:www.fpzh.com中文域名:贺兰砚.com复朴斋.中国(cn)北京办事处

  • 标签: 复朴 朴博物馆
  • 简介:从开馆至今,作为一家以金融机构为背景的公益性艺术机构,民生现代美术对当代艺术的扶持和推动作用,业内有目共睹。在短短的2年间,民生现代美术已从国际化的视野,敏锐地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潮流和现状,大手笔入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国内同业中堪称最为系统、有序。

  • 标签: 扶持当代 立足国际 从上海到北京
  • 简介:让人们能够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让人们感同身受战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让人们意识到渴望和平不能建立在重复战争悲剧的基础上,战争纪念的意义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将成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纽带。本文以容纳公共纪念活动的场所作为出发点,从“纪念性空间”的概念来探讨纪念性主题环境的情境塑造.这将对我国城市纪念性空间创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纪念性空间 情境塑造 战争题材
  • 简介:郑利平,1961年生,广东揭阳人。华南理工大学学士,哈佛大学硕士、中山大学硕士、南开大学博士。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七所著名大学兼职研究员或客座教授,荣宝斋画院

  • 标签: 堂美术馆 美术馆画廊 述古堂
  • 简介:本文主耍对西方博物销与参观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再思考。当下西方社会处于迅速的转型之中,博物值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 标签: 博物馆 西方社会 参观者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美术建设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高涨期,不仅各省市建立国有美术,民营美术的建设也持续升温。作为美术馆主要功能之一的公共美术教育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今天,许多人对美术的『教育』职能都有所了解,人们围绕公共美术教育在美术中的定位、教育对象与目的,以及美术如何开展公共美术教育等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公共美术教育 民营美术馆 美国 中国经济 教育对象
  • 简介: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艺术的展现形式也在逐渐改变,未来艺术展品的展示方式也需要贴合未来的艺术形式。数字美术不仅需要为观众展示更好的作品,还需要与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本文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指出了其中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方向,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设计,希望能够对数字美术的完善有所帮助。

  • 标签: 数字美术馆 交互方式 网络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