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正>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关系,是一个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陆梅林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一文(载《文艺研究》1981年第3期)中谈了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我认为值得商榷。下面我想就这篇文章中的两个主要论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人道主义 主要论点 文艺研究 梅林 空想社会主义
  • 简介:<正>我国解放的三十年中,文艺出现过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发展道路是崎岖曲折的。这期间,有右的和左的干扰,特别是林彪和“四人帮”对文艺界施行法西斯专政长达十年之久,对文艺创作和理论凭空设置了一些禁区,强迫文艺界就范,造成了万马齐瘖

  • 标签: 人道主义 文艺创作 文艺界 “四人帮” 人性 法西斯专政
  • 简介:本文选取以我军战士为描写对象的历史题材战争小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90年代中期以后此类小说中的历史叙事问题。当战争变得渐渐久远,英雄头顶上的光圈渐渐消失,人们更加希望了解历史的真实,同时也渴望探求在物质生活日益发达之后渐渐远去了的英雄主义精神。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这一时期作家关注的不再是历史中的战争本身,而是英雄的个体,英雄有常人所共有的各种性格,又有着超出常人的品质。

  • 标签: 英雄主义精神 历史题材 战争小说 历史叙事 20世纪90年代 文学评论
  • 简介:谢飞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湘女萧萧》(1986)、《本命年》(1989)、《香魂女》(1992)、《黑骏马》(1995)和《益西卓玛》(2000)等。这些影片秉承现实主义

  • 标签: 现实主义 中国电影 电影语言 影像 现代电影 导演
  • 简介:在文化艺术领域,具有系统的美学见解并被公认的主要美学思想是表现主义和结构主义,它们都有明确的艺术追求取向。表现主义源于主体观念,在审美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主体情感色彩。结构主义则是建立在客观意识的基础上,逻辑的分析方法支配着整个创作过程。这两种美学思潮同时出现于西方世界,但他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有些艺术家的创作侧向于一个方面,另一些艺术家则成功地将两者融为一体。表现主义意味着对情感

  • 标签: 表现主义 绘画语言 美学思想 艺术形式 艺术精神 艺术风格
  • 简介:陈凯歌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在电影表达方面显出极强的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从《黄土地》到《霸王别姬》,再到《妖猫传》,这些作品无不体现陈凯歌对于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的运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思考。陈凯歌在电影画面的艺术性、内容创作的意味性、表现手法的写意性方面都体现了深刻的东方哲学韵味。

  • 标签: 陈凯歌 人文精神 审美意象 哲学表达
  • 简介:未来主义文学与未来主义美术有密切的相互依存、彼此共生的关系,这在未来主义文学家的作品及未来主义美术家的作品中具有鲜明的体现。

  • 标签: 未来主义 美术家 文学家 相互依存 作品
  • 简介:纵观西方现代摇滚乐短短的发家史常常使人觉出深沉的空漠感。摇滚乐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是现代文明的精神危机感在艺术上的最直接体现,摇滚乐潮的汹涌意味着经典的一再破碎,精神的无尽空虚,往往如此。在中国,很难说作为舶来品的摇滚乐已寻求到了可供依赖的文化背景.文化心态的差异、音乐体验的差异,使得“中国摇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品格,整个摇滚界

  • 标签: 唐朝 摇滚乐队 现代文明 精神危机 通俗音乐 表演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创作日趋繁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艺术品也作为一种商品进入了市场,使之与观众直接见面,受到观众的直接评价,实现了艺术价值,体现了社会效益,扩展了创作范围,包括过去曾被排斥在创作之外的风景画、静物画也都得到了观赏者的喜爱,从而提高了画家的创作积极性,推动了造型艺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 标签: 精神内涵 美术创作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转化 计划经济 艺术价值
  • 简介:归根结底,无论是对修道院美学的援引、对抽象主义的实用,还是与超现实主义者的惺惺相惜,都是源自嘉柏丽尔·香奈儿对现代精神的追求。更确切地说,是对追求自由精神的新女性的推崇与塑造。20世纪初的新文化为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提供了轰轰烈烈的背景。小仲马的《茶花女》,讲的是一个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对香奈儿来说,

  • 标签: 自由精神 现代精神 现实主义者 《茶花女》 抽象主义 20世纪
  • 简介:胡锦涛说,社会主义事业在20世纪曾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本世纪初俄国布尔什维克形成,1917年十月革命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严重挫折。但在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经受住诸多风险的考验,不仅站住了,而且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站得住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很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20世纪前半叶,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个基本矛D盾日益激化,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并D且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至1933年的世D界资本主义大危机。到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D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但资本主义国D家对一些具体制度也作了不少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电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使其经济、科技继续发D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使劳资...

  • 标签: 研究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胡锦涛说
  • 简介:刘京希撰文指出,从“社会主义”一词的始意,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阐释,社会主义无不以社会化为其本质特征。无论是对生产资料归属和分配方式变革的判断,还是对国家职能变迁和个人的发展前景的展望,无不体现着一个共同的特征──社会化。社会主义通过社会化对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进行历史否定。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主张国家化社会主义,它们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演变为生产资料的国有制乃至国营制,把国家政治职能日趋强化而非弱化,把政治国家化而非社会化,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信息社会的日益临近,全球化时代的迫近,社会化将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一种世界的潮流和时代的最强音,反思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回归社会化,走社会化社会主义之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社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化、政治生活的社会化、社会生活的社会化是社会主义走向新生的必由之路。从国家化社会主义到社会化社会主义

  • 标签: 国家化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化 社会化社会主义
  • 简介:到目前为止,关于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词,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界的绝大多数有关知名艺术家和理论家几乎均已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不一而足。

  • 标签: 现实主义 卡拉瓦乔 写实主义 视觉艺术 中国当代 艺术家
  • 简介:<正>目前,人们对于现实主义概念的理解很不一致,常见的有以下三种说法: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精确观察和忠实描绘,要求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子反映生活”。2.“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标签: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生活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浪漫主义
  • 简介:<正>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我想谈两点肤浅的看法。一、文艺不从属于政治,但又不能脱离政治,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下面几点想法: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说,文艺和政治,它们是各自相对独立的,它们只有互相影响的关系,没有从属的关系。如果说是从属关系,就成了政治决定文艺,这不

  • 标签: 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 从属关系 关系问题 基本理论
  • 简介:艺术革命从不会在社会文化史上踽踽独行,对毕加索、考克多、康定斯基等改写了几个世纪的艺术标准的人而言,嘉柏丽尔·香奈儿不仅是他们生活里的朋友,更是与他们同时在精神上觉醒的人,是他们倡导的美学革命的实践者。

  • 标签: 抽象主义 艺术革命 社会文化史 艺术标准 康定斯基 毕加索
  • 简介:和声是阿西尔克洛德·德彪西(1862—1918)音乐艺术中最有独创意义的部分。他用和声渲染气氛、变换色调,用和声组织乐曲结构、突出作品内涵,并不断尝试新的和弦以达到其印象效果。他的和声在继承晚期浪漫派、民族乐派和声成果的基础上,受同时期印象主义以及象征主义的影响,渐渐在作品中强调音响在一瞬间给人的听觉印象,强调各

  • 标签: 德彪西 印象主义 和声特点 九和弦 前奏曲 旋律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