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正>苏联插图画家米特里·毕斯蒂是在五十年代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时崭露头角的。文艺思想的解放促进了他的才华的发挥。1925年毕斯蒂出生在塞瓦斯托波尔,1952年毕业于莫斯科印刷学院,开始从事书籍插图工作。四十年来,苏联新版本的俄罗斯古典作家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奥斯特罗夫斯基等人糟美书籍中,选用了毕斯蒂的插图,同时他以极其

  • 标签: 插图 俄罗斯 五十年代 重大变革 文艺思想 苏联
  • 简介:诗人翻译家查良铮先生说过,文学是一种发现。对于我来说,解读凯林的诗是一次奇异的发现。他的诗《心》具有艺术的震撼力,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而《咖啡馆》《荷马失明……》又传达出哲理的睿智,启迪读者思考历史与人生……这里的六首诗分别选译自《诗国漫游》、《美妙的瞬间》、《俄罗斯诗歌三世纪》本俄文诗集。

  • 标签: 《心》 诗歌 诗集 诗人 文学 睿智
  • 简介:金卡姑娘纪念女战友、苏联英雄金娜·沙莫索诺娃1在炸断的云杉旁躺下,我们等待曙光升起。军大衣暖着两人偎依的身子身下是颤抖的、潮湿的土地。“尤丽卡,今天当是个例外,平素我不爱忧伤。现在我的妈妈,可爱的妈妈,住在苹果花飘香的偏远村庄。你有朋友,更有爱人。我只有她一个亲人。茅舍里烟雾缭绕,酸面味浓,屋外面春光明媚,万物争荣。老妈妈觉得花花草草都在期待,期待着叫人担心的女儿归来……尤丽卡,听我说,我不喜欢多愁善感,但,今天是个例外。”身子还刚刚有些暖意,“前进!”一道命令突然下达。穿着湿大衣的黄发辫女兵,又和我并肩迈步出发。2一天比一天更艰苦,队前无旗帜,行前不集会。我们这只零落的队伍,在奥尔沙

  • 标签: 大衣 朋友 死亡线 列车员 苹果花 独生女
  • 简介:<正>1868年,欧洲科学界经受了一次剧烈的神经震荡:莱比锡著名的勃洛克豪斯兄弟出版公司失火,大量已准备排版付印的科学著作毁于一炬。事发不久,在一辆驶往柏林的列车上,一位服饰考究、美髯潇洒的年轻绅士,遇见一位老人正哀哀哭泣。老人平静下来以后,请来年轻人理解并谅解他的失态。“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柏林的岑

  • 标签: 莱比锡 俄罗斯 欧洲 巴赫 性格 西班牙
  • 简介:·谢·梅列日科夫斯基是在荒凉的、被德国人占领的巴黎度完自己最后的人生时光的。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孤独的生活方式,纵使是在75岁这样的年纪他仍旧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每天早餐之前,他都是首先来到自己的工作室,不停地写啊,读啊,无休止地在

  • 标签: 德·谢·梅列日科夫斯基 思想家 评论家 艺术家 俄罗斯 《沙皇与革命》
  • 简介:西里的《中国文学史纲要》的诞生,与近代实证史学对西里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但考察西里研究中国文字的思路和方法,剖析其评论中国文明的观点,他深受近代欧洲东方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影响。《中国文学史纲要》的问世,还与沙皇俄国对中国的殖民政策,以及俄国人的东方观息息相关,其中俄国人的双重民族性格是此期俄国东方学研究兴盛的潜在动力。《中国文学史纲要》对中国宗教、中国文字、文学的研究和认识,在世界汉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中透露出的西里的中国观,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 标签: 王西里 《中国文学史纲要》 欧洲东方学 中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