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莫斯科一塔尔图学派代表人物尤里·洛特曼在意指过程的模式化方面为符号学研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本文简要介绍符号学家洛特曼提出的意指过程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1)代码复数原则;(2)不相容或不可译原则;(3)自我交际原则;(4)符号继承原则;(5)符号域原则。

  • 标签: 洛特曼 遗产 意指过程模式化 原则
  • 简介:普希金对哀歌体裁情有独钟,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哀歌,《哀歌》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普希金突破了这一古老抒情诗传统的情感与样式局囿,极大地丰富了这一体裁的内容与表现手段。论文从音韵、语词、修辞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诗的特点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心理诗与哲理诗的特质熔于一炉的《哀歌》虽短,却充满曲折复杂的情感特征。“哀歌”不哀,体现了阳光诗人普希金一以贯之的对真善美、和谐的不懈追求。

  • 标签: 普希金 哀歌 音韵 语词 修辞
  • 简介:符号域是文化符号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民族文化所依托的背景和空间。本文尝试分析小说《狗心》中符号域空间的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洛特曼所提出的关于符号域边界的观点,以形成对这一理论的总体印象。

  • 标签: 符号域 中心 边缘 符号主体
  • 简介:俄罗斯后现代作家以“虚像”阐释世界形象的荒诞和混乱,揭示社会的虚假现象。在后现代语境下,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和“物”,其身份、地位、能力和价值丧失,从“英雄”到“反英雄”、从“人”到“物”,再从“物”异化为“非人非物”的“影子”。人由生命意识的“虚空”转向精神状态的“虚无”,最终走向“死亡”,一切都消失在由“虚像”构成的文本世界中。以索罗金为代表的俄罗斯后现代作家以非人非物的“影子”、“能指”出席、“所指”缺席、“主体死亡”的方式展示“虚像”叙事,达到解构文化主体的目的。“虚像”叙事展示了苏联解体前后整个社会的思想状况、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深深担忧。

  • 标签: 文化主体 解构 虚像 叙事
  • 简介:看似平常和自然的语言符号反映了人们的思维认知方式,体现了社会事实被再现和构建的模式。比如在文学作品的隐喻中,女性常常被物品化或动(植)物化。本文运用巴赫金符号学理论,结合批评一认知话语分析方法,从符号的物质性、历史性、社会性和意识形态性等方面,举例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性别隐喻。揭示看似习惯而规约性的语言表达背后隐藏的性别歧视意识形态。

  • 标签: 符号学理论 性别隐喻 批评认知分析
  • 简介:1916年5月6日,在回答初登文坛的作家阿尔汗格尔斯基关于生命的意义时,列·安德列耶夫说道:“生命是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来表述的。”事实上,这位表现主义大师在自己的一系列作品中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他的笔下,生命的意义存在于生命的极端死亡之中,而《叶列阿扎尔》和《人的一

  • 标签: 安德列耶夫 文坛 生命 作家 表现主义 作品
  • 简介:一般认为,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夕阳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与基督教正典《圣经》产生了鲜明的互文性,而就魔王沃兰德随从们的姓名来源,艺术形象宗教根源却鲜有提及,而这些恰恰体现了自称为“神秘主义作家”的布尔加科夫的神秘主义创作倾向。本文即试图挖掘布尔加科夫如何站在比基督教更宽广的角度,对伪经次经、并教传说、东西方神秘主义哲学进行的再演绎和再创作。

  • 标签: 布尔加科夫 大师和玛格丽特 魔王随从 神秘主义
  • 简介:乌利茨卡娅的《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这部小说主题反映女性生活和女性话题,关注普通女人的生活遭遇与生活状态。本文尝试建构作为艺术文本的小说《美狄亚与她的孩子们》的语言文化场,分析艺术文本中能揭示“女性心灵”的文化观念,通过对“道德”、“家庭”、“爱情”、“责任”和“聚和性”等文化观念的深入剖析,阐释作家建构的文艺世界图景的同时,揭示作品中强调的俄罗斯民族历史的女性道德语言世界图景和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

  • 标签: 语言文化场 文化观念 女性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