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正>1布尔卡洛醒来以后,慢慢地使意识清晰起来,然后按照惯例,查了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呼吸是不是轻松自如,心口有无刺痛感觉,胃是否觉得有点儿发沉……一种软绵绵、热乎乎的疲惫感使他那富有弹性的,颇有份量的身体变得暖烘烘的,它好象在被子底下发射着粉色的光.布尔卡洛忍不住溢到喉头的满足的微笑:"布尔—拉—拉!这么说,你是没什么抱怨的罗?不错!"布尔卡洛相信,他同每一个凡夫俗子一样,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病,但是这些病对他并不危险,因为他并未掉以轻心.他不断治疗,注意保养,认真保护着"机体"(他是这样来尊称自己的有机体的!)因为在这"机体"之中有他最主要的东西,有他布尔卡洛的独特的,活生生的内在的东西."不错!"他肯定地说,用肥大的手掌使劲揉了揉肚皮,咳嗽了一声,然后把被子往旁边一扔,挺有弹性地跳了起来.一条腿脚歪斜、肥胖的达克斯狗从另一间屋里

  • 标签: 伏尔加 知识分子 托福 身体状况 布尔 将军
  • 简介:<正>我们需要讽刺性的文学作品,就象需要讽刺漫画一样.讽刺作品用寥寥几笔把生活中可笑的、愚蠢的、卑劣的、丑恶的现象和行为勾画出来,给人以突出的鲜明的印象,促使人们醒悟,认识到这些现象和行为的荒谬性和严重性,从而发挥作品的美学作用和教育作用.果戈理的名作《钦差大臣》便是讽刺性文学的精品,看到一群昏庸无耻的沙俄官吏让将错就错的假钦差大臣拨弄得团团乱转,官员们干的肮脏勾当被当众一一揭露无遗时的窘态和丑态,人们一方面禁不住捧腹大笑,另方面不免要在大笑之余进行一番思索.毋庸置疑,这部作品在帮助人们认识沙皇制度的腐朽性方面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讽刺性作品描写生活中的事物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往往是抓住事物的某种有代表性的特征加以夸大和嘲讽,从而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苏联当代作家阿那托里·特卡琴科在《新世界》杂志1988年第4期发表的讽刺性中篇小说《您认识

  • 标签: 生活中 文学作品 艺术效果 美学作用 果戈理 当代作家
  • 简介:俄罗斯后现代作家以“虚像”阐释世界形象的荒诞和混乱,揭示社会的虚假现象。在后现代语境下,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和“物”,其身份、地位、能力和价值丧失,从“英雄”到“反英雄”、从“人”到“物”,再从“物”异化为“非人非物”的“影子”。人由生命意识的“虚空”转向精神状态的“虚无”,最终走向“死亡”,一切都消失在由“虚像”构成的文本世界中。以索罗金为代表的俄罗斯后现代作家以非人非物的“影子”、“能指”出席、“所指”缺席、“主体死亡”的方式展示“虚像”叙事,达到解构文化主体的目的。“虚像”叙事展示了苏联解体前后整个社会的思想状况、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深深担忧。

  • 标签: 文化主体 解构 虚像 叙事
  • 简介:评论界普遍认为巴赫金和纳博科夫的文艺美学思想存在一定差异性。巴赫金对复调小说推崇备至,而纳博科夫则认定作者的绝对权威。然而,巴赫金对于审美活动的“他者”与“我”,即作者和主人公的对话模式分析是动态而多元的。如果说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侧重于作者和主人公的平等对话关系,那么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中则强调了作者对主人公和作品整体性的超视建构,彰显了审美主体间的非平等、“非复调”关系。而在纳博科夫声明作者始终在场的同时,自然也指明了作者与主人公的强弱对立。可以说。就探讨审美活动主体关系性这一问题,巴赫金与纳博科夫的思想是共性中存在差异,差异中又存在共性。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巴赫金审美主体非平等对话视角来分析纳博科夫小说《防守》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博弈关系,以期拓展对巴赫金理论和纳博科夫创作的阐释空间。

  • 标签: 巴赫金 纳博科夫 《防守》 审美事件 主体对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