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在我的看法里,有两个人,把影像和文字之间那不可逾越的障碍给逾越了。他们同时攀上了影像和文字的高峰,在两座高峰之间轻松往返,似乎有一条他们自己建造的而别人看不到的道路铺展在他们的脚下;他们就这么来回踱着,不用下山。想在这两座山之间来回踱步的人还有一些,比如杜拉斯、罗伯-格里耶,当下的中国有朱文;或者,我们可以说,布奴艾尔、法斯宾德的文字造诣都很不错。但是,他们都不算同时攀上了两座高峰。攀上去的,是英格玛·伯格曼,还有维姆·文德斯。五一长假之后,我出差广州,一是商量一套马上就

  • 标签: 文字 杜拉斯 格里耶 影像 不可逾越 高峰
  • 简介:我在深圳大学读书的时候,她有一些独特的魅力。图书馆的藏书全面开架,一年365天,一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开放。学生可以随便看到港台和外文图书。想到内地大学森严的借阅手续,真是幸运。自由选课。必修课程只占全部课程的一半,教室就像食肆,放牧式的教育。对像我这样讨厌知识,只是好奇的人来说,真是太好了。二人一宿舍,自由选择同屋。有了这些方便,人的火气就少了。宽大的书架,我放满了课外书,书桌上别致的壁灯,洒下金黄的灯光。大比内地大学少变态的人,心境更平和,更礼貌,个人主义,集体观念不强(因为选课制度削弱了班的界限),每个人有他默默的、稳定的兴趣,校园里难以刮起各种"热"、"风"。

  • 标签: 图书馆 外文图书 个人主义 自由选课 自由选择 深圳大学
  • 简介:“水门事件”的告密者,将美国总统尼克松逼出白宫的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在安享33年的宁静生活之后,不久前向公众亮明身份:“我就是‘喉’。”与此同时,一些中国举报人却辗转于各部门,为免遭恐吓、威胁和骚扰,获得一份宁静的生活而四处奔走。迄今为止,中国尚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举报人和证人保护的法律或制度。一些零散的规定,尚不足以构建一个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体系。专家透露说,《证人保护法》有望在未来的35年内通过立法者的审议而成为正式法律。

  • 标签: 中国 证人保护制度 《证人保护法》 举报人
  • 简介:奸细、告密者、线人……等于"喉"。可以预料的是,自从拉尼克松下台的线人"喉"费尔特露面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词汇将以"喉"替代。譬如,一位老兄的房间里突然来了五六个美女,他关起门来和她们窃窃私语,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他大叫:"谁是喉,给我站出来?"

  • 标签: 告密者 尼克松 线人 董事长 词汇 露面
  • 简介:我国著名戏剧家洪先生解放前在国统区的最后一段岁月,是在东南海滨城市厦门度过的。当时我有幸受业于他的门下,聆听他的教诲。时光流逝,四十五个年头过去了,但和洪先生相处的那些日子,却仍以它特有的动人魅力,鲜明地刻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 标签: 著名戏剧家 赵清阁 文学院院长 万世师表 九四 海滨城市
  • 简介:平淡自然含蕴沉──杜甫《江村》赏析陈子建杜甫入蜀后的诗歌作品,其风格艺术有着明显的转变。诗人寓居草堂期间,尤其是初期,创作了许多描写村居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篇,大都平淡自然,含蕴沉,很具特色。阅读这类作品,“最须切实体会”作者于浅显平易之中所离合的...

  • 标签: 平淡自然 杜甫草堂 沉深 身世之感 心理状态 自然风光
  • 简介:在郭沫若研究园地上,陈永志同志长期耕耘,硕果累累。他的新著《郭沫若思想整体观》,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的一种,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92年11月出版。一看书名,立即给人一种新鲜感,通读全书后,深受启发,获益良多。翻开《郭沫若思想整体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永志的题字:“眼界要宽,研究务。——我并没有做到,却始终在追求。”我们看到了永志的谦逊态度,也看到了永志挚着追求的科研精神。我们用“眼界宽”、“研究”来评价永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他的这本新著,并非过份,我们说永志的这本新著是郭沫若思想研究的一部力作,也不是溢美之辞。《郭沫若思想整体观》是在《郭沫若前期思想发展》的基础上改写扩充而成的。永志在1983年写成《郭沫郭前期思想发展》,交出版社出版,因故未能如愿。在这以后,永志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和心血,对这本书进行了精心修改,成了《郭沫若思想整体观》的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上海文艺出版社 获益良多 整体观 文艺观 溢美之辞
  • 简介:汾源奔腾汾水下河东,两岸融融日月中。料得从前开泰世,雷鸣寺里撞晨钟。芦芽山拔地芦芽耸万山,云缭雾绕隐真颜。游人若做仙人梦,一路登攀过九关。情人谷浓荫蔽日水潺潺,流尽悲欢千万年。情侣不知人世谷,石花空放仰坡前。

  • 标签: 管涔山 宁武 三关 总兵 绝句 昌宁
  • 简介:<正>(一)提起陶渊明,大概是没有人不知道的。有些人慕他“文体省净”的诗歌;有些人称赞他不为五米折腰的气节;还有人寻觅他的构造的“春蚕收丝,秋熟”

  • 标签: 文情 陶渊明 秋熟 颜延之 贤人 春蚕
  • 简介:中国小说(尤其是名著)的续衍现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特色。陆士谔(1878~1944)的《新水浒》也是一部续书,该书从贯华堂《水浒》的“惊恶梦”续起,大幅度改变了《水浒》好汉的面貌。不过,续作的改弦易辙,在陆氏的年代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当时的旧书新诠,正好与陆氏该书遥相呼应。本文拟探讨新续和新评两个问题。

  • 标签: 《水浒》 续书 中国小说 中国文学史 时代 名著
  • 简介:<正>其实我也爱哭,看电视剧看到别人伤心时,我的眼泪就不自觉地掉下来。可是如果你在别人面前流泪就多少都有"撒娇"的成分,尽管那些啜泣的声音更会引人同情,而我们一个人时往往是"偷偷垂泪",只因是"偷偷",所以无声,也自然不为人知晓。我很为不哭于人前的女子感到酸楚,那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痛苦,必定也是旁人无法了解的伤心,否则不必绝决到要独自承受。常常想念一部旧电影叫做《天涯海角》,记得金城武扮演的男主角叫阿虫,陈慧琳第一次遇见他,他就像个大爬虫般在翻一个垃

  • 标签: 王菲 袁咏仪 金城武 陈慧琳 男主角 德曼
  • 简介:本文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高度,论述了《文心雕龙》骈句的基本形式及其在比较、比喻、用典、对偶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 标签: 骈偶认识基本形式艺术特色
  • 简介:<正>解释学(Hermencutics)是西方现代显学。学名来自于希腊神话中众神使者的赫尔墨斯(Hermes)。他给人宣示神旨,其言又玄虚莫测,因而需要理解和阐释,以之命名,正是有此象征意味。解释学的胚胎形态是研究《圣经》的学问。直到十九世纪,德国神学家、哲学家弗里德利希·施莱尔马赫才对它作了推广和衍伸,建立起了正式的解释科学,其后历经狄尔泰、海德格尔、加答默尔等人的经营,遂蔚为大观,现正广泛渗透到西方文艺、文学、语言学及文化的各个方面。解释学关注的中心是“语言”和“理解”的问题。但这一学科极为复杂,歧义和争论也很多,以“理解”来说,传统解释学和现代哲学解释学指归就大异其趣。前者重方法,施

  • 标签: 《管锥编》 解释学 释论 训释 语言 “阐释之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