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在传统的观念中,权力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可以被人所拥有占据的。福柯批判了这种把权力物化的观点,认为权力是一种关系,在不同时期权力有不同的主导模式(如牧师权力、君主权力、规训权力、生命权力)。而在现代国家中,权力不再是过去的君主权力为主,而是更多表现为对身体和人口进行控制的规训权力和生命权力。特别是在二战后的三十年,政府在统治国家时越来越关注人口的治理,通过对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率的调节来控制人口,国家权力的表现形式由过去的如何“让人死”转为如何“让人活”.

  • 标签: 君主权力 布莱恩 战争 本体 状态 知觉
  • 简介:<正>历史记下了这样的事实:五四新文学的本体论,特别是那些直接回答文学本质及艺术形态的命题,无一不是缪斯女神的馈赠品。“文学是人生的反映”这一五四时代影响深远的文学本体论命题,就是茅盾直接从西方文论中引进的。茅盾在《文学与人生》中曾说:“西洋研究文学者有一句最普通的标语:是‘文学是人生的反映’”,他还进一步解释这一命题说,这就是告诉人们“人们怎样生活,社会怎样情形,文学就把那种种反映出来”。“文学是心灵的表现”这一五四时代激动人心的文学本体论命题,则是创造社诸君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宝库中移植过来

  • 标签: 文学理论 影响深远 西方浪漫主义 西方文论 五四新文学 文学本体论
  • 简介: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性格、气质非常独特的奴婢。造成她的悲剧命运的,除了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外,还与她自我身份不认同有关。她不畏权势,敢于反抗,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价值与尊严这些有悖于她在社会等级系列中的位置,有悖于她所属的那一社会群体,而这是等级森严的贾府不能相容的,这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

  • 标签: 悲剧命运 身份认同 晴雯 《红楼梦》 客观因素 社会环境
  • 简介:一从艺术上说,我不很喜欢卡夫卡的叙述风格,可从精神上讲,卡夫卡却对我极为重要.当然,卡夫卡对许多现代作家,尤其是对大多数自觉为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作家,都非常重要.不过,我想他对不同作家有不同的重要之处.

  • 标签: 哥白尼 本体体验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情感体验 《城堡》
  • 简介:楚辞创自屈原,宋玉继之于后,其作品之“惊采绝艳”,是汉魏六朝时期文人的共同认识,但评价却颇有区别。汉人往往将屈原与宋玉区别开来,推重屈原而以宋玉为轻薄。魏晋以后,文人却往

  • 标签: 汉代 魏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 《楚辞》 屈原 诗歌创作
  • 简介: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不关注政治、战争和民族起义等本质要素,而注重文化、艺术和语言等要素在民族认同中的建构作用。詹姆斯·乔伊斯主要从灵显叙事、城市表征和多元文化等多维度建构小说中的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在故事层面,乔伊斯忽略了典型的民族英雄和民族情绪的宣泄,而是通过灵显叙事中的反英雄展现民族认同的“缺失”;在空间书写上,乔伊斯通过城市中随处隐现的英国殖民统治的“图腾”,表征爱尔兰民族认同的“消解”;在话语与文化层面,乔伊斯从不列颠“他者”文化和多元文化呈现爱尔兰民族认同的“杂糅”。乔伊斯非本质主义民族认同的核心思想是解构传统民族认同的“逻各斯”,实则是爱尔兰民族认同一种“缺席的”在场。

  • 标签: 詹姆斯·乔伊斯 民族认同 非本质主义 灵显叙事 城市表征 多元文化
  • 简介:本文聚焦《藻海无边》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认同障碍,通过解读安托瓦内特既无法与白人认同亦无法与黑人认同的身份困境,以及罗切斯特在加勒比殖民地经历的认同障碍,揭示白皮肤之下克里奥尔身份与宗主国白人男性殖民者身份的虚幻本质。文章指出,吉恩·里斯在《藻海无边》中的重写实践不仅暴露了隐藏于西方现代殖民权力/知识话语内部身份障碍的结构性因素——主/奴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同时呼应了主/奴辩证哲学的后现代转向。

  • 标签: 《藻海无边》 认同障碍 安托瓦内特 罗切斯特
  • 简介:曹禺秉持着"以剧写诗"的创作思想在《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四个作品里建构起"戏剧诗"本体世界。作品一方面试图揭示生存之谜,一方面指向对人生归宿的诗意探寻。"戏剧诗"本体在《蜕变》等作品中遭遇消解。《蜕变》和《明朗的天》继承但变形了四大剧的戏剧结构;而曹禺的诗才在《家》《胆剑篇》和《王昭君》中则衍化成为抒情性语言。"戏剧诗"本体的建构和消解造成曹禺建国前后创作成就的巨大落差。

  • 标签: 戏剧诗 建构 消解
  • 简介:伊什梅尔·里德和菲利普·罗斯的学院派小说《春季日语教程》及《人性的污秽》再现了现代大学在种族、身份、性别、性和表征政治等问题上的文化多元主义诉求。本文通过分析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普特帕特身份认同危机及希尔克的身份认同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普特帕特和希尔克自身最终异变为"幽灵"的过程,探讨里德和罗斯对文化多元主义背景之下"政治正确"的文化潜规则进行的反思。"政治正确"导致的"政治不正确"行为造成普特帕特和希尔克身份认同的危机和失败,而这正是文化多元主义本身暗含的危机。

  • 标签: 伊什梅尔·里德 菲利普·罗斯 身份危机 政治正确
  • 简介:称谓语是日常生活中的高频用语。对于称谓语"小姐"一词的使用,有人认为越来越普遍,也有人认为已经没有人愿意接受"小姐"作为泛尊称。社会成员对"小姐"一词的认同情况究竟如何?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 标签: 小姐 社会认同 对外汉语教学
  • 简介:诗歌是诗人书写自我生命的疆域,同时又消解传统权力政治疆域的某种独具特色的生命建构,就是其自性张扬和他性约束中的某种因缘牵系和力量平衡。①而突破传统的性别政治叙事,重建女性内在的自我,就成为安琪诗歌所指向的独特的缘域世界。在《极地之境》的《自序》中,安琪写道:“我冷静梳理了自己写作至今的点滴,得出一个结论: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性主义写作者”“一个女性主义者必定是先锋精神的追求者”。②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安琪的诗歌不再是某种单纯灵感或感性体悟的瞬间抓取,而是有着一种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中的自由选择及其责任承担。去选择,并承担你的责任,就是安琪诗歌所在意的。因此,安琪的诗歌或诗学思想就具有一种新时代的女性主义者所独具的伦理品格与实践勇气,就是在从古典知识型时代向现代知识型时代转向中的女性主义的文学缘域世界的呈现和展开。

  • 标签: 女性主义者 性别自觉 女诗人 安琪 自我认同 母国
  • 简介: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blackculturalidentitydilemma)是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表现了生活在以盎格鲁-萨克逊白人种族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中黑人对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迷惘.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生理特征的认同,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不仅导致了美国黑人个人人性的压抑、心理扭曲和畸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社会内部美国白人与黑人社会、文化冲突的重要根源.黑人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怀疑和追求成为研究美国文学与文化的重要线索.

  • 标签: 美国文学 黑人 文化身份认同 文化冲突 殖民主义
  • 简介:《呼啸山庄》因其“神秘莫测”的主题以及主人公之间扑朔迷离的爱恨情仇一直饱受争议。而精神分析学理论尤其是拉康的镜像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有助于理解小说和人物,但是在学界从该视角对小说进行研究的却并不多。本文拟通过身份认同视角对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关系进行解析,解读男女主人公的爱恨缘由及其言行表现,并进一步揭示女作家的爱情观。在勃朗特看来,唯有死才能让羁旅在生之地的爱人们得到重生,回到互为彼此的状态中去。如果此生无法相聚,那么死后就能实现,这是女作家为男女主人公设定的救赎之路。

  • 标签: 《呼啸山庄》 身份认同 精神分析 希刺克厉夫 凯瑟林
  • 简介:大江健三郎《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以追求视觉化、动态化的现在时叙事,描绘出遭受精神创伤的女性通过制作电影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人生故事。大江在传统的私小说框架中导入元小说技巧,通过电影改编和电影小说书写等跨界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私小说单一的线性叙事,建构了文本广阔的对话空间,表现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女性力量的期待,也体现了他对自己作家人生价值的追问和再审视。

  • 标签: 大江健三郎 《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 跨界叙事 身份认同
  • 简介: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异国女性形象书写经历了从“西方主体化”到“东方主体化”再到以“主体间性”视域来观照异国女性的过程。这些形态各异的异国女性形象,既呈现了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对异国文化和异国女性的社会集体想象,又传达了中国现代女性的性别经验与个人体验。她们是中国现代知识女性建构身份、确立自我认同的重要路径。

  • 标签: 现代女作家 异国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