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5月14日,被誉为“当代悬疑小说之父”的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布朗(DanBrown)的最新力作《地狱》(Inferno)在欧荚正式上市。据悉,该书的首印数为400万册。

  • 标签: 地狱 布朗 出版 畅销书作家 悬疑小说
  • 简介:<正>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Heller1923~),属于西方现代派文学黑色幽默这一流派。他的长篇小说《第22条军规》(Catch—22,1961)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经典著作,长期跻身于最热门的畅销书之列。在美国,“大学生哪怕别的书一本也未读,但无一例外地看过海勒这本书。”“第22条军规”已由专有名词演变为美国人的普通语汇。

  • 标签: 约瑟夫·海勒 黑色幽默 西方现代派文学 美国社会 长篇小说 美国人
  • 简介:《劳燕》是张翎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在给读者不断带来陌生化阅读体验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叙事风格的转变。小说以三个男主人公刘兆虎、牧师比利和大兵伊恩为叙述者,共同聚焦于女主人公姚归燕。这种新的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封闭性的单向叙事,形成了一种多向交叉的叙事。其次,作者还使用了幽灵叙事的方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并在时空的跨越中呈现了深厚的历史纵深感。此外,作者使用了动物视角作为补充,以及书信、日记、新闻报道等形式作为补充叙述,形成小说叙事的全面对话性。

  • 标签: 《劳燕》 多向交叉叙事 幽灵叙事 全面对话性
  • 简介: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在其新作《生命的层级》中,以对妻子的悼念为主线,进行了对“爱”这一主题的深层解读.巴恩斯一方面为爱描绘了从云端到地面再到墓穴之中这一空间的路线图,消解了爱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在哀悼和冥思之中重新确立了对爱的信仰.爱注定是缺损的、痛苦的,但它却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哀悼在个人与个人之间、历史与个人之间、死亡与存在之间建立起意义的纽带,证实了爱的存在和价值.《生命的层级》表现出巴恩斯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对终极意义的探究和思考.

  • 标签: 朱利安·巴恩斯 《生命的层级》 哀悼
  • 简介:从7月开始,著名艺术家田太权将带着他的观念摄影新作《7010》在上海做首展。田太权对这套系列作品的阐释是:以图片方式.表达“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并长期关注人类的终极问题,呈现的是人类消失或者地球毁灭后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人类文明的遗迹。

  • 标签: 上海 人类文明 观念摄影 终极问题 艺术家
  • 简介:<正>在当下的小说创作当中,迟子建无疑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她用自己鲜明的风格赢得了持续而广泛的关注。虽说她长期偏居东北一隅,但她的文字全然没有感染过冰天雪地带来的严寒和粗

  • 标签: 迟子建 亲戚们 沈从文先生 清水洗尘 学校门 人生形式
  • 简介:5月21日,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群山回唱》(AndtheMountainsEchoed)全球首发。作者之前的两部作品《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曾获巨大成功。《群山回唱》讲述了一对兄妹因贫穷和战争铸成60年悲欢离合的故事:1952年,阿富汗,阿卜杜拉和妹妹帕里与父亲和继母生活在一个叫沙德巴格的小村庄。

  • 标签: 《追风筝的人》 出版 长篇小说 阿卜杜拉 阿富汗 the
  • 简介:莫里森新作《慈悲》描写了北美殖民地初期蓄奴制对黑人、印地安土著和白人契约劳工等各类奴隶的伤害,以及白人自由人如何为心灵或历史枷锁所累的情况。本文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奴役"的本质,认为莫里森"超越种族"的视角彰显了她对历史、社会和人心的深刻洞察。

  • 标签: 托妮·莫里森 种族 蓄奴制 奴役 美国黑人文学
  • 简介:《劳燕》通过对主人公“阿燕”形象的塑造,讲述了一个战争背景下关乎苦难和命运的故事。小说不仅借由阿燕的苦难来控诉战争的罪恶,更是借此揭露出苦难背后人性的复杂,同时讴歌了主人公倔强不屈的生命力。

  • 标签: 张翎 《劳燕》 战争 生命力
  • 简介:西德尼·谢尔顿是美国通俗小说的巨匠,他的作品曾经风靡过七十年代的美国。谢尔顿的作品有固定的模式,普通的美国人,带着美国梦的憧憬闯世界,丑恶、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吞噬着他们的纯洁和善良。美国梦是成功之梦,富有之梦,爱情之梦。在谢尔顿的小说里,美国梦的成功便是人性的失落,道德的沦丧。故事情节的跌

  • 标签: 美国梦 谢尔 美国通俗小说 当代美国 实习医生 安乐死
  • 简介: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在新作《恐怖分子》(2006)中,试图设身处地去理解一个本土恐怖分子的心理及思维。通过这个年轻美国穆斯林的眼睛和心灵,作者揭示出信仰丧失、灵魂空虚的现代美国社会众生相,并指出信仰具有的两面性:它可以安慰荒凉宇宙中的孤独个体;但如果走向极端和绝对,又可能构成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威胁。作者对伊斯兰信仰的思考不乏浪漫东方主义式的想象成分,但这部小说的问世不仅有利于各种信仰之间的对话,而且为重新审视美国社会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引发的各种争论证明了它对恐怖主义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有效关注和探讨。

  • 标签: 厄普代克 《恐怖分子》 信仰 恐怖
  • 简介:近些年来,恐龙热遍及世界。在这当中,美国作家克莱顿的科幻小说《侏罗纪公园》,特别是根据这一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实,对于克莱顿这位颇有名气的畅销书作家,我国的读者并不陌生,尤其是,1993年,《译林》刊登了他的小说《升起

  • 标签: 《侏罗纪公园》 科幻小说 混沌理论 恐龙灭绝 物种灭绝 故事情节
  • 简介:2009年10月,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HilaryMantel)凭借历史小说《狼厅》(WolfHall)荣获布克奖(ManBookerPrize),此后又接连收获四项文学大奖。时隔三年后的2012年10月,曼特尔携新作《提堂》(BringuptheBodies)再次摘得布克奖,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奖的英国作家,而且再现夺奖狂潮:2012年英国国家图书奖之英国年度作家、2012年科斯塔长篇小说奖、2012年科斯塔年度图书奖和2013年大卫科恩奖。

  • 标签: 历史人物 希拉里 国家图书奖 英国作家 解读 篇章
  • 简介:2012年5月,美国著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褂丰托尼·英里森(ToniMorrison)的第十部长篇小说《家园》(Home)由美国兰登书屋辟旗下的克诺夫出版社在英国和加拿大同时出版发行。

  • 标签: 美国作家 《家园》 托尼 莫里森 简论 回家
  • 简介:以战争、冷战、铁幕等高度政治化元素作为创作背景,善于运用元小说的叙事策略,早期作品因充斥滥情、乱伦、堕落、变态、死亡、谋杀、暴力、怪异等主题而被戏谑为“恐怖尤恩”的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McEwan),凭借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而成为当代文学评论界的宠儿。他坚持文化的地域性,

  • 标签: 当代文学评论 麦克 成熟 创作背景 叙事策略 早期作品
  • 简介:自处女作《女勇士》在1976年首次出版以后,汤亭亭就蜚声美国文坛.之后,汤亭亭又陆续出版了《中国佬》、《孙行者》、《第五和平书》和《战争的老兵,和平的老兵》.她的作品屡获大奖,如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美国学院和艺术与人文研究院大奖以及前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发的国家人文勋章等等.

  • 标签: 厌恶战争 和平评 宽广余地
  • 简介: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新作(Payback:DebtandtheShadowSideofWealth,以下简称)于2008年10月由安南西出版社出版发行.其实早在三年前,在美国为了平息伊拉克叛乱而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时,阿特伍德就已经开始了对该书的构思与策划.之后,阿特伍德把"偿还"选定为加拿大"梅西系列演讲"的主题.巧合的是,的出版恰逢当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仿佛这场金融风暴多年前便已在阿特伍德目力所及范围之内了,这让人不得不惊叹,主要作为文学家的阿特伍德竟有如此料事如神的预见力.……

  • 标签: 买单评 债务财富 偿还债务
  • 简介:扬·阿尔贝的新作《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是关于非自然叙事学的又一部力作,它建构了“不可能世界”的非自然叙事学,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九种解读非自然叙事的阅读策略和方法。《非自然》从理论上丰富了叙事学的研究领域,从批评实践上对于拓深整个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扬·阿尔贝 《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 非自然叙事学 不可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