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潇湘景”在中日禅宗文化交流中,约于13世纪初传入日本,其意蕴丰富的诗画意象融入“和”文化而激发生机,获得了广阔的造境抒情空间,延绵几个世纪而不衰,滋生繁衍成为形态多样的日本化景,产生了数量不少的景诗,但迄今却鲜有探赜。本文欲通过史料的发掘和爬梳,探赜日本景文化丰富展开的形态,尤其就日本景诗之源流、审美理想及深层意趣与潇湘景诗作一比较论析,以期重新认识潇湘景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中的意义和价值,找到潇湘景远播异域所形成文化张力的历史依据,为“本土文化经验的世界性”研究寻球可资借鉴的范例。

  • 标签: 潇湘八景 日本化形态 日本的八景诗 比较文学
  • 简介:<正>一几年前搬新居的时候,我整理旧物,翻出了我当新兵时的包袱皮。那是一块一米见方的棉白色布头,三十多年前,这是我当新兵时所发的军用被服之一,当时我的全部私人物品就是用这一块包袱皮包着,而今,包袱皮里已别无长物,只剩下8根拉火绳。这是木柄手榴弹的拉火绳,一根长约10多公分的白棉线,现已发黄,但仍很结实。拉火绳的一头上涂有两三厘米长的黑色摩擦涂料,这是手榴弹的拉火头;另一头上拴着一个银色的金属环,有一角钱的硬币大小,这是套在小拇指上的拉火环,而今已是锈迹斑斑。这8根拉火绳都是我的老连长给我的,我自己的那一根被我的一个战友要走了,一直没还

  • 标签: 我自己 木柄手榴弹 锈迹斑斑 军用被服 角钱 柿子树
  • 简介:股文,又称'时文'、'制义'、'制艺'。明清科举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部分组成,即破题(用两句说破题目要义)、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开始议论)、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

  • 标签: 八股文 “时文” 科举制度 文体 内容形式 中国
  • 简介:景泰蓝,也叫掐丝珐琅。在北京的旅游纪念品商店中,景泰蓝经常摆在显眼的地方。景泰蓝是京城工艺美术的奇葩,与玉雕、牙雕.花丝镶嵌、金漆镶嵌、雕漆、内画、漆画齐名并称为工艺美术“燕京绝”。景泰蓝曾是明.清两代宫廷名贵重器,当年宫里专设生产景泰蓝的机构,明代由内务府监造局掌管,清代由宫廷造办处内专设的“珐琅作”专司景泰蓝制作,名贵一时,寻常百姓家无从得见。皇帝偶尔把它作为赠品赏给大臣,王公大臣以家里能摆件景泰蓝而炫耀恩宠和尊贵。因此,景泰蓝“比珠宝玉石更珍贵”。长期以来,由于品种单调,批量生产,在市场上一度冷寂。近年来,一些珍贵文物回流,让景泰蓝重放异彩,极具收藏价值。

  • 标签: 燕京 景泰蓝 工艺美术 旅游纪念品 珠宝玉石 批量生产
  • 简介:<正>那天傍晚,德汉帕特很早就从糖厂回家,他躺在弹簧床上,几乎整夜都在思索着堪加的话,因此觉得意气颓唐,心神不安。他当时和堪加都裹着毛毯,堪加取出烟草,两人装上陶制烟斗,边抽边聊。他们谈到劳工合同问题。可是现在的契约,不再规定明确的起止日期了。瞻念前途,好似迷宫,里面阴影重重,令人追怀如烟的往事。

  • 标签: 罗望子 村庄 妻子 弹簧床 朋友 思想
  • 简介:金风送爽桂花开,方健儿崇左来;展示民族新风貌,体坛盛事喜开台。边城又添新景象,处处欢乐像海洋;四年一届民运会,一声炮响又开场。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2月7日,在鹿寨县江口乡山岔湾景区,游客炸醒狮闹新春。这是当地祈求国泰民安、新年大吉的一种传统民俗.

  • 标签: 大地 传统民俗 鹿寨县
  • 简介:<正>2008年5月12日这一天,我在距都江堰不远的青城后山的泰安古镇上,亲眼目睹了这场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这一天,我死里逃生。在这最危急的关头,灾难是无情的,但在这危难面前,泰安古镇的村民和游客表现出来的那种邻里之情、团结之情、互助之情,让我无法忘怀。

  • 标签: 这一天 青城后山 举世震惊 去天堂 黄河文学 成都人
  • 简介:满江红·那桐盛名远扬,那桐镇,系农具节。蚌类精打造,“那”田驯稻成先例。追溯源,骆民先祖,展雄才略。石骨四月,经典传统节,好热烈。祭仪式,庙三届。观景点,塞海惬。水涛惊滩畔,鹭飞鱼跃。牵动方宾客至,经商唱戏同欢乐。归去来,谈盛况年年,喜相悦。

  • 标签: 农具 满江红 “那” 才略
  • 简介:本书作者邓子勉教授在广泛翻阅大量的明人诗文集、笔记以及各种丛书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搜集明代词学相关资料,共收录700多位文人的词话万余则,计400多万字。本书是学术界首次对明代词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因此该书的出版对推动明代词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词话 词学文献 文献资料 词学研究 诗文集 明代
  • 简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这些唐诗流传了1000多年,其中都提到“踏歌”。踏歌——这一歌舞形式源自民间,远在汉代就已兴起。《后汉书》记载:“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踏地为节。”

  • 标签: 歌舞形式 踏歌 诗画 《赠汪伦》 《竹枝词》 《后汉书》
  • 简介:魏晋人物,在士人风貌流变史中具有关键性的一环,可以说是士人生活风貌的转捩点。所谓魏晋风流、魏晋风度,就是对其行为、性格、精神、风貌的概括。从图像叙述思想的角度看,高士图中《七贤》《竹林像》等,则是后人对魏晋风流的追忆和描述。这些图画在古代的绘画传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不仅形象再现了魏晋士人的特有情怀和人生追求,而且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对隐逸传统的推崇。

  • 标签: 魏晋风流 高士 魏晋士人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 流变史
  • 简介:4月17日-18日,在广西各族人民欢庆“壮族三月三”之际,“中国骆越文化之乡”“中国龙母文化之乡”——南宁市武鸣区迎来“我们的节日·壮族三月三——首届桂民俗盛典”。

  • 标签: 民俗 文化之乡 三月三 南宁市 壮族 中国
  • 简介: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1875—1926),奥地利杰出诗人,西方现代派后期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出生在布拉格,是一个铁路职员的独生子,从小身体孱弱,生性敏感而好幻想,未能如他父亲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位军官,却早早地开始诗歌创作,19岁时已出版第一个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从此一发而不可遏。1897年结识女作家露·安德雷阿斯·萨洛美,成为诗人生活中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不仅跟随露两次去俄罗斯旅行,会见了列夫·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而且通过这位尼采的女弟子,受到了否定资本主义文明和尼采哲学的影响。这时期他的作品有《象集》(1902)和《祈祷书》(1905)等。后者是他的成名作,假借一个俄国修士对上帝的祈祷,赞颂自然和宇宙中无所不在的生命力,表现了一种泛神论的思想,同时也包含着对基督教神学的上帝和现世物质文明的否定。1902年受委托为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作传,三年后成为罗丹的秘书,与艺术大师的朝夕相处使他学会了对事物的观察,加深了对人生的认识。此外,他在旅居巴黎时还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梅的影响,使他写了许多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身思想情感的“咏物诗”。这些诗后来结集成《新诗集》(1807)和《新诗续集》(1808)。至此,诗人的独特风格得以形成,创作走向了成熟。里尔克一生飘泊无定,虽然置身于扰攘喧嚣的大都会中,却感到十分孤独。1912年他避居到亚得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古堡,动手创作著名的《杜伊诺哀歌》。随即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打断了他的创作计划,而且进一步加深了他的精神危机。直到大战结束后的1922年,他才在法国南部的米索古堡隐居起来,一口气完成了《杜伊诺哀歌》以及《献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1923)。在这两部诗集中,里尔克对人生的意义,对世界存在的合

  • 标签: 祈祷书 里尔克 东西方 无定 比喻 列夫·托尔斯泰
  • 简介:日前,上海市公布了优先发展的9大重点产业,并且将第一批推进的产品、区位布局、远期目标逐一详细公示。对于投资人而言,这不啻为一张产业投资的藏宝。下面就由编者按照这九大产业为您逐一解读。

  • 标签: 产业投资 上海市 藏宝 重点产业 优先发展 投资人
  • 简介:创建当年中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的朱威廉,目前正在全力培育一隶名叫葩(MyTupa.com)的在线社交网站,因为他的第六感告诉他,社交网络服务大有可为。

  • 标签: 朱威廉 榕树 文学网站 网络服务 社交
  • 简介:教育质量世界一流英国教育以历史久、标准严、质量高著称于世,至今已培育出100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从二十所古老而享有盛誉的传统大学到各类新兴的综合性大学,英国国立大学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声誉,教学质量和学科研究更是走在世界的前沿。英国学位为世界各国所广泛认可,特别是英联邦国家;英式教育以能力教育为主,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强调主动和参与,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 标签: 英国留学 世界范围 大理 教育质量 奖金获得者 综合性大学
  • 简介:<正>托尔斯泰的朋友,法官柯尼,讲给他听一件事实的事:有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在充当法庭陪审员时,认出一个被控犯盗窃罪的妓女就是他亲戚家的养女。他曾诱奸这个姑娘,使她怀了孕。收养她的女主人知道这事后,把她赶出家门。姑娘生下孩子后把他送给育婴堂,她从此逐渐堕落,最后落入下等妓院,当了妓女。这个年轻的陪审员认出她就是被他糟蹋过的姑娘,来找法院检察官柯尼,告诉他自

  • 标签: 托尔斯泰 女主人公 玛丝洛娃 革命家 贵族 养女
  • 简介:甘肃小说"骏"之一王新军,以扎根西北农村朴实而温暖的写作风格,被评论界誉为"第三代西北小说家"群体当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大致可分三类,但都共同地带有王新军式的温情。本文将分析这三类小说如何体现王新军在贫瘠的西部所坚守的温暖的文学理想,以及作品中的人性观照。

  • 标签: 温暖 农民 人性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