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我之前并不知道荼蘼是一种花,只觉得荼蘼这两个字分外生香,叫起来都有一种韵律的美,让人心猿意马。荼蘼两个字,美到,因为非常美,所以,非常。我还喜欢一些另类的词,裂帛,豆蔻,玲珑,薄凉,风日洒然……这些词都这样另类着,动人着,惆怅着。看亦舒的小说,有一本名叫《开到荼蘼》,我想,什么都要开到荼蘼?

  • 标签: 小说 爱情 杜拉斯 豆蔻 外生 合欢树
  • 简介:所谓商品拜物教,是指人们对商品万能的神秘性的一种崇拜。商品凭它的使用价值参与交换,而决定它交换中价值大小的却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产生它所花费的社会劳动量。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一定产生方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值却像是其自然的属性,可以用来交换任何其它东西,它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掩盖起来了,好像成了物与物之间的交换。于是商品披上神秘的外衣,人们产生了对它的崇拜。

  • 标签: 商品拜物教 创作心态 价值体现 作家 社会劳动量 产生方式
  • 简介:<正>《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它的属性虽然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没有直接联系,但却受到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经济制度的制约。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制度下生产出来的大多

  • 标签: 文艺产品 商品属性 商品经济 文学艺术 社会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
  • 简介:艺术商品化与批评家的角色刘鸿模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商品大潮席卷神州大地,文学、绘画、音乐、影视之类艺术的商品属性也日益凸现。在现代社会,除了少数自娱性的艺术活动之外,绝大多数艺术都具有商品的属性。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

  • 标签: 批评家 艺术消费 艺术作品 艺术商品化 艺术中介 艺术生产者
  • 简介:如果以2008年天鸽互动推出9158视频社区为起点,中国的视频直播也有近10年历史了。2010年移动直播出现,2014年多家游戏直播平台上线,2015年移动直播进入爆发增长期,平台数和用户量均大幅增长,2016年更是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

  • 标签: 网络直播 劳动力商品化 视频直播 2008年 2010年 中国
  • 简介:《罪与罚》是伟大的俄罗斯作家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是一部俄罗斯式的全新的长篇小说,它突破了西欧小说的风格,从人物小说过渡到心里描写,深刻展现了俄罗斯农奴制改革后人民大众贫苦的境遇。本文试从人物在犯罪过程中内心的反复较量出发,解读其背后映射的社会原因与主人公走上“”途的西方思想的影响,从而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对人造成的巨大压迫。

  • 标签: “社会” “非凡的人” “罪恶”
  • 简介:1926年,上海资深摄影玩家林泽苍与他的好友、工业化学家高维祥共同出版了一本叫《袖珍摄影良友》的小册子。这本摄影自学手册和其他市面上同类出版物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新增了一个题为“新闻摄影”的独立篇章,并把它的拍摄指导和风景、人像、夜景等题材相区别。次年6月,

  • 标签: 新闻摄影 文化商品 工具 战时 出版物 化学家
  • 简介:<正>《上海文论》1992年第2期袁进《商品化与近代上海文学》一文中指出:近代上海文学是中国文学中最早全面商品化的,商品化的趋势最终席卷了中国近现代文学。毫无疑问,商品化为近代上海文学的发展带来了解放,削弱了传统的束缚,但同时也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限制。考察这段历史,我们或许可以明确一个道

  • 标签: 商品化 上海文学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 发展带 近代上海
  • 简介:一、十年拿到张悦然《茧》的试读本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这本小说,断断续续,好像写了快十年了吧。2007年我第一次在湘西凤凰认识张悦然,她就跟我提到正在写一部长篇,名字就叫《茧》,当时还发了一章开头给我看,我们就这个开头还热烈地讨论了一番。转眼我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虽然还待在校园里,却再也不是那个仅仅生活在知识幻觉中的少年了。

  • 标签: 《茧》 张悦然 80后 幽灵 历史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