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读《王朔文集》看“痞子”内秀何树丽我平时所读之书大都是世界名著或非名著的外国文学书籍,对国内当代作家的作品不感兴趣。倒是对钱钟书、鲁迅二位大家的作品钦佩之至,久读不厌,就像香橄榄进口,余味无穷。可“大家”的作品毕竟有限,每次到书店都失望而归。这次又来...

  • 标签: “痞子” 王朔 文集 文学作品 钱钟书 严肃庄重
  • 简介:2004年,李霁野诞辰百年纪念之际,上海鲁迅纪念馆在李霁野家属和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大力协助下.编辑出版了《李霁野文集》九卷,该文集基本涵盖了李霁野一生申的各类作品。

  • 标签: 李霁野 文集 上海 补遗 文艺出版社 百年纪念
  • 简介:二十卷本、一千万字的《李尔重文集》,目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作家李尔重同志对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重大贡献。文集各卷的体裁如下:第一卷诗歌、散文,第二卷散文、杂文,第三卷比较文学史,第四卷文论、书信,第五卷文论、求索集,第六卷理论,第七卷人物传记、短篇小说,第八卷中篇小说,第九卷小说集,第十卷长篇小说——战洪水,第十一卷至十九卷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第二十卷长篇小说一新战争与和平剧本。

  • 标签: 《李尔重文集》 作家出版社 体裁 诗歌 散文 杂文
  • 简介:人们普遍以为记游散文材料易得,感慨易成,故而好写,这是将此类作品看浅了,其实极不易写好。如今记游散文虽不乏精美者,然而粗制滥造的也并不算少,又有改编《观光指南》或剪辑他人作品以为已有的,如此等等,便坏了此类作品声价。马力记游散文集于此时面世,读者可以将之与不用心的作品作一比较,正可谓适得其时。

  • 标签: 散文集 作品 改编 他人 读者 出版
  • 简介: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学者称鹤山先生,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是南宋后期重要的理学家。对于魏了翁的理学思想,学界近年来多有探讨,而笔者在此主要通过文集序跋分析作为理学家之魏了翁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即考察魏了翁所撰文集序跋中所涵载的文学信息。笔者勾稽《全宋文》及相关文献可知,魏了翁所撰文集序跋共计四十二篇。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此四十二篇文集序跋中,魏了翁所撰序题跋的对象大多是理学同道。

  • 标签: 魏了翁 序跋 文集 文学观 《全宋文》 理学家
  • 简介:十多年前,赵玫曾以一部记叙她应美国政府邀请,赴美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奇异旅程的散文集《从这里到永恒》获得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近日,作家出版社推出赵玫第二部旅美散文集《沉静的欢乐》。

  • 标签: 作家出版社 散文集 赵玫 欢乐 沉静 美国政府
  • 简介:女作家许可看来诚如她在自己的散文集子中所言,是一个“心性很野”、“难得安份”的人,她在子女已近成人,自己年届不惑之时,却离开她热爱的江城武汉,离开所熟悉的学院生活与丈夫孩子,只身南下去“寻找大海”。在这之前,她似乎也一直是在向往寻找大海,但却求而不得。现在她好像是找到了,“我的大海出现了!我的大海在召唤我了!用它风暴股的躁动,用它旷荡的海天,用它如火的红霞,用它处子的沙滩,将我召唤。呼唤我欲眠的睡眼,呼唤我晚唱的激情。”于是作者“走进大海!别管双臂不再强劲,别管筋骨已不再年青。任浪打潮涌,任咸水呛喉。迎着狂涛,跃上潮头,劈开排浪,潜入波谷。让脉搏和着大海律动,让灵魂放进碧水洗濯”。(《寻找大海》)几乎很难将这段文字与“女性”联系起来,但这又确乎是许可的文字!作者虽然自称有时也“很软

  • 标签: 人生风景 读许可 散文集 道德缺失 女作家 跌跌跄跄
  • 简介:“为国捐躯,军人的本分,怕什么,我去。”1907年9月15日.汝瑰出生于重庆铜梁县永嘉乡达吕池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之家。1926年初,汝瑰考入黄埔军校入伍生训练部学习。1930年冬,汝瑰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32年3月闻国,考入中国陆军大学第10期学习。1935考入陆大研究院深造。1937年5月,汝瑰调离陆军大学,到常德任国民党十八军十四师参谋长,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 标签: 将军 中国陆军 黄埔军校 铜梁县 研究院 参谋长
  • 简介:张于散文集《手写体》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文艺报》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出版集团共同主办,由红岩文学杂志社、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重庆晨报联合承办。三十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 标签: 手写体 散文集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作家协会 纪要 《文艺报》
  • 简介:老革命者的不凡之作──评《魏巍杂文集》刘志洪时代唾弃一切向社会主义事业抛“石头”的“杂文”。这样的“杂文”,我们近年“领教”了不少;人民欢迎一切扶正祛邪、庄严战斗的杂文,魏巍同志的杂文就是这样的杂文。记得伟大鲁迅辞世前一年,即1935年3月,在一篇言...

  • 标签: 杂文 魏巍 革命者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社会主义国家 鲁迅
  • 简介:"好书是摇篮,是家."()没有想到,宋晓玲的一部散文集,竟然拨动了我心灵上的琴弦,久久地不能停止颤动.

  • 标签: 散文集 往事 箴言
  • 简介:什么叫唇齿相依?看看凤莲和大寨的关系就明白了。凤莲离不开大寨,大寨离不开凤莲,她同大寨的命运紧紧相连。凤莲这辈子好像就是为大寨生的。她为大寨淌过多少汗,流过多少泪,吃过多少苦,遭过多少罪,用过多少心思,战胜过多少困难,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么说一点儿不过分:她把自己的智慧、精力、青春甚至爱情全部献给了大寨。在特定的时代,在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地上,大寨,曾经是一出喜剧。后来突然演变成了一场悲剧。在大寨的低谷时期,山西省委作出果断决策,请凤莲出山,回大寨重掌帅印。大寨人在凤莲的带领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短短的10多年就重振雄风。大寨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如果说过去的大寨是凤莲成长的摇篮,那么现在的大寨则是她的纪念碑。市场经济是个十分神奇的东西,它是一所学校,它在振兴大寨的同时,也重塑了凤莲。

  • 标签: 郭凤莲 风雨人生 陈永贵 虎头山 旅游农业 以粮为纲
  • 简介:一个多年的新闻职业写手若是来了兴致,开始尝试文艺性散文写作,似有两种常见的结局,一是笔尖老是弯不过来,新闻腔难减,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终不成气候;另一种,文体的敏感性强,换笔神速,文字顿然轻灵,别开生面,给人的感觉仿佛向来就是写文艺散文的。韩晓露看来属于后一种。这有些不简单,更何况她读研的那会儿攻的是新闻专业,毫无旁骛。

  • 标签: 散文集 力量 新闻职业 散文写作 新闻专业 文艺性
  • 简介:<正>林默涵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林默涵劫后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以下简称《文集》,引文只注页码),收入了他从1977年至1985年关于思想文化、特别是文艺理论的93篇文章.诚如林默涵同志在《题记》里所说:“其中既没有时髦新调,也没有玄奥高论,更没有什么惊人的宏伟的‘新体系’.”但是,这些文章处处体现着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总是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郑重的科学态度,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进行严肃的理论思考.因而,他的这个《文集》,不仅是我们研究、总结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状况的可贵的资料,而且为我们当前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意见.

  • 标签: 文集 社会主义文艺 西方现代派文艺 文艺改革 人民性 党性
  • 简介:读张铁成先生的散文集《并不孤独的旅程》,我却首先感受到了孤独。这种孤独首先源于作者的回望意识。因为生存的无奈,作者从故乡到异乡。多少年后,他在想着红芍药叶片上滴答作响的露珠,想着飘人梦中的邻家女孩的歌声,想着那吹着黄昏吹着子夜吹着黎明的竹箫,想着石磙子响起来的时候……如果说露珠、歌声、竹箫都在强化一种流逝感的话,那么石磙子所强化的却是一种沉重的碾轧.那些属于作者,也属于我们同一代人的颗粒般的时光就是在这样无情的碾轧中离开了我们。

  • 标签: 散文集 孤独 人生 作者 露珠
  • 简介:1951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成立。在1950年代,该出版社共出版发行一部全集、六部文集(全集为《鲁迅全集》,文集分别为《瞿秋白文集》、《沫若文集》、《茅盾文集》、《巴金文集》、《叶圣陶文集》、《郑振铎文集》),其中部分文集在1960年代出齐,而《叶圣陶文集》和《郑振铎文集》则一度中断。这些是新中国文学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同时也为该时期文学的模式与标准做出了诸多潜在的规定。这无疑为我们研究新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角度。

  • 标签: 新中国文学 文集 茅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全集》 编纂
  • 简介:庞华坚是当下诗坛一位实力派诗人,也是散文视阈一位灵悟妙觉、淡定圆融并且知道如何与心灵对话、“把一些东西放好”的作家。诗人的散文,往往充满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诗意,这种诗意未必有赖于华丽的藻饰或浮华的装点,即使是朴素而平白的叙述,也可以在文中表达心灵的宗教,赋有诗的内核,淡而有至味,浅能致深远。

  • 标签: 散文集 《慈航》 善心 心灵对话 诗人 诗意
  • 简介:风先生在他的一本新著《竹叶上的珍珠》中,谈到他自己的散文诗写作时,有这样一段话:"我之所以喜欢散文诗,因为散文诗追求诗情的自然流露,并执意冲破诗的种种外在形

  • 标签: 散文诗 自然美 郭风 音乐性 自然界 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