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全国运动会具有多个视觉标识符号-会徽、吉祥物、火炬和奖牌等,这些符号成为宣传此次体育盛会的重要媒介。本文试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分析这些视觉标识符号的内涵和指示意义,以挖掘符号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 标签: 能指 所指 视觉标识符号 文化内涵
  • 简介:墨绿的天空!啊呀!通红的竹子!!板桥发牢骚。枝上的老鸦盯着画家的签名:大千的八大!白马非马也。非白的马在哪儿呢?马厩是空的。

  • 标签: 诗歌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在这样的时刻,不会有更多的人注意到刚才的景象:一颗流星从清冷的天空中划过。从那个夜晚开始,跑步者每天十一点四十分都会准时开始在楼下的花园里跑步。X正好站在面对着花园的阳台上。冰凉的空气和飞逝的流星让他想起了他的导师。X不大赞同他的一些观点,却非常喜欢他表达自己的方式。他尤其欣赏他爽朗的笑声。

  • 标签: 流星 跑步 花园 夜晚
  • 简介:一第五代:在“寻根”搁浅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所谓“新时期”文艺的主要特征,在于随着整个社会的拨乱反正,价值观念的调整,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进人社会的精神层面,扮演起社会良知的角色,并担当起文化和精神启蒙的责任。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反思文学、主体性探讨等等,无不展示着文艺开始重新将意义问题提了出来,对人的尊严的尊重被重新强调,理想主义的旗帜重新飘展,崇高和激情、痛苦和寻找、良知和独创……这些久违了的精神价值成了此一时期最为夺目的光采。此时的中国电影,在文化轨迹上,经过了“反思”和“消解”两大阶段。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之为“伤痕电影”或“反思电影”以及“寻根电影”

  • 标签: 国产电影 中国电影 新时期 电影艺术 电影传统 人道主义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空间的不断拓展和学术积累的大幅增加,"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已处于一个面临重大突破的关节点.为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寻找、并确立一个恰切的命名,进而由此建构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学理化的理论范式,正是这一突破的开端和具体体现.这一点,正日益成为不少感觉敏锐的研究者的理论自觉."‘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是从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学运动和创作实践抽象出来的概念,由其建构的理论范式,极大地克服了"中国现代文学"这一理论范式所包含的诸多悖论和矛盾,有力地消除了"中国现代文学"这一理论范式所隐含的殖民话语色彩."‘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这一理论范式在获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理论范式所具有的相对客观、中性的研究立场的同时,又突出了"五四"文学革命对于中国文学变革的划时代历史意义,并通过把历史下限不断向后推移,有效地消除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理论范式在历史叙述下限上所存在的画地为牢的严重缺陷.1949年以来,研究界对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学运动和创作实践的研究,大致经过了从"中国新文学",到"中国现代文学",再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个阶段,现在已经到了着手建构"‘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的时候了.当然,这项工作的现实展开,须以一种成熟、完备的"学术理性"的确立为基本前提.

  • 标签: “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文学 理论范式 建构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简介:20世纪以来的河南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是一条潜隐的线索。中原浓郁的地域特色、严峻的生态现实,为河南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而河南作家观照天地万物的“诗心”,特别是一以贯之的以文学关怀来提升人的生存质量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使他们在创作中表现出多层面多向度的“生态意识诉求”。从对自然美单纯的维护与赞颂到对生态整体和谐的倚重,从发自本能的融于自然的绿色之思到对理想生态家园的文化想象和理性构建,从对人类片面生存方式的生态批判,到以强烈的责任感为生态整体立言。

  • 标签: 生态意识 河南作家 20世纪 人与自然关系 生长 河南文学
  • 简介:白驹过隙.倏忽之间,新世纪的脚步已走到2004年.回顾这几年来华文散文诗坛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无论是躁动、跃动、律动,还是低迷、沉思、清醒,我们不能不讶异于这段历程之中的变数.在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日常、人与心灵及人与人之间等等因素的相互关联驱使下,尤其是在世俗化和商品化的大潮席卷下,新世纪以来即近年来的散文诗坛依然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而今,即使站在2004年的坐标点上,某些结果似乎还是难以断言或过早下结论.

  • 标签: 华文散文诗 大众文化 审美意识 艺术风格
  • 简介:如何看待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当代诗歌之主流“语言表达方式”有无问题?问题何在?确实是考察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一个应该首要面对的命题——因为这一命题已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乃至回顾整个新诗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命题。

  • 标签: 语言表达方式 中国诗歌 现状 价值坐标 心境 当代诗歌
  • 简介:从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建国以来的儿童影片创作可以1981年6月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建立、1984年12月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成立和1985年童牛奖的设立为分界分为萌发期和发展繁荣期。后者的繁荣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近十几年的创作数量远远地超过了前三十年的创作总量;第二,对儿童片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分出了幼儿(2—6岁)、狭义的儿童(7—11岁)、少年(12—16岁)个不同的年龄段,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适应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特点的影片。第,题材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不仅涉及了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教育、心理、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且还有不少革命历史和古

  • 标签: 儿童片 成长型 少年儿童成长 成人世界 文本 儿童心理
  • 简介:当代西方学术知识从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一种“空间转向”趋势,在这种趋势形成了不同于西方传统的空间观念,颠覆了传统空间观念中空间的从属性和同质性,空间成为事物存在的本体纬度,充满了异质性。20世纪中后期的西方文学和文学理论是参与这种“空间转向”的重要组成。在当代空间视野下:文学空间自身就是现实空间的重要组成;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量的呈现最终借助于对文本的多次、多重阐释;文学阐释和研究本身成为文学空间介入现实、批判现实的一种空间结构。

  • 标签: 空间理论 本体性 异质性 文学观念 文学研究
  • 简介:<正>对我国读者来说,毛泽东诗词有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魅力.原因之一,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新中国的缔造者,思想博大精深,知识面宽,人们因此对体现其思想、精神与情感的诗词,总怀有崇敬的心清与探奇的欲望.原因之二,现在人所共知的50首毛泽东诗词,解放后不是一次问世,而是前后分7次发表,时间长达29年.第1次是1957年,《诗刊》创刊号以《旧体诗词十八首》为总题,率先发表了《长沙》、《黄鹤楼》等18首;第2次是

  • 标签: 毛泽东诗词研究 毛主席诗词 《毛泽东诗词 臧克家 代表作 插图
  • 简介:2015年6月2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举办第49期青年文艺论坛,本期论坛主题是"市场化时代的劳动美学——新时期以来关于劳动的想像与书写"。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崔柯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刘岩、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洪喆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祝东力以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内外的30多名青年学者出席了本期论坛。论坛围绕新时期以来一些与劳动相关的文艺作品,对劳动的内涵和形态、劳动所凝结的社会关系、劳动的空间和场景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中劳动、劳动者地位的变化及其深层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新格局重新理解劳动、恢复劳动应有的价值和尊严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劳动美学"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刊特刊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 标签: 劳动美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论坛 新闻传播学院 《平凡的世界》 刘岩
  • 简介:<正>,按我们桃花江的习俗,要吃地米菜煮鸡蛋。地米菜,长着翠绿翠绿的叶,白嫩白嫩的根,开细小如米的白花。它随处可见、随处可采,如果你有一份雅致的心情,可带上小铲子,趁着风和日丽的天气去河畔或田间挖一些回来洗净,捆扎成一小束搁进汤锅里,再放入鸡蛋、红枣、枫球,配两片生姜,便可煮上一锅。让全家都吃上一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呢。又是一年,可是,今年好多人都没敢吃地米菜煮蛋,因为有一条消息传出来,说:今年春雨久地米菜没见阳光,没有开花,所以地米菜是有毒的,

  • 标签: 浮邱 煮鸡蛋 桃花江 如米 有毒的 就这样
  • 简介:近二十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市场化的到来,我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价值观念的冲突也随处可见。在文艺思想领域,我们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所经历的各种思想潮流与观念变革,无不显示出社会历史演进过程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文艺评论 社会转型期 演变 社会文化现象 全球一体化
  • 简介:国情节剧电影,是受西方,特别是受好莱坞情节剧的影响,经过早期电影创作者的努力探索,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开花结果的。但是,由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国同构、天下一家,传统的文学艺术历来就强调“文道统一”,注重伦理道德的教化意义,“中国电影的最初形态,便承袭了文明新戏的‘艺术’而出现”①。早在1913年,郑正秋就开始了中国家庭伦理故事片的探索,由他任编剧的《难夫难妻》(与张石川联合导演),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短故事片,已有了完整的故事情节,较鲜明的人物形象,从内容到形式,体现了家庭伦理情节剧某些因素的萌芽,以及走向本土化的创作倾向。中国伦理情节剧在经过了30-40年代左

  • 标签: 伦理情节剧电影 伦理道德观念 九十年代 叙事策略 政治伦理化 电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