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哈根·冯·罗涅是中古高地德语最重要的英雄史诗《尼龙根之歌》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整理讨论了其形象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情况,尤其着重分析了哈根形象在中世纪被道德单义化以及在现代被民族主义及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滥用的情形。

  • 标签: 尼伯龙根之歌 中世纪文学 英雄史诗 接受史 民族主义
  • 简介:英雄史诗《尼龙人之歌》(约1200年)中有四段关于梦境的描写,它们都对之后的情节起到预示作用。本文从不同的叙事方式以及人物反应、情节发展、意义产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史诗中的梦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叙事角度来看,史诗中的人物对于这些梦境的反应不完全遵循逻辑,但是都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通过这些梦境,史诗塑造了一种"毁灭的机制",将所有情节的发展都预先注定,也使所有角色的行动都与情节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这些梦境中所出现的母题和意象在中世纪文学中都具有象征意义,对人物形象和文本主旨有揭示作用。最后,梦境指出了爱情(minne)、忠诚(triuwe)、痛苦(leit)和复仇(rache)之间存在的联系。

  • 标签: 《尼伯龙人之歌》 中世纪 史诗 梦境描写
  • 简介:汉斯-乌利希·莱谢尔发表于1998年的自传体小说《失踪者》映射了阿莱达·阿斯曼所指出的德国社会在2000年前后所经历的“记忆的回流”,从一个经历了二战末期逃难的普通家庭的创伤记忆出发,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了德国人在战后长期被压抑和排挤的受害者记忆。本文将分析《失踪者》中家庭创伤记忆的生成、传播和固化以及叙述者如何通过受害者回忆叙事找寻自我身份认同。

  • 标签: 家庭创伤 身份认同 受害者记忆
  • 简介:对纳粹时期的意识形态及其后果进行反思是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格拉斯许多叙事作品的主题.本文试图概括性地介绍并评论作家最新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叙事特点.格拉斯通过描述一个德国中学生开枪打死一个假称犹太人的网友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折射出德国当今社会内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即德国人面对耻辱的二战历史采取的冷漠或者狂热态度都是德国新生代中极端右翼分子增加的原因.

  • 标签: 纳粹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 排犹思想 种族主义 极端右翼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