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自英国从1607年在北美洲建立第一个殖民地詹姆斯敦(Jamestown),1620年"五月花号"(theMayFlower)横渡大西洋,把一批英国清教徒带到美洲大陆之后,英国人面对异域中从未见过的种种新鲜事物,无时无刻不

  • 标签: 美国英语 英国英语 美国人 英国人 语言 英国清教徒
  • 简介:明斯(E.E.Cummings)在美国现代诗人中以风格奇特而闻名.他对传统的诗歌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借助独特的形式表达特定的含义."OSweetSpontaneous"一诗以独特的形式讴歌自然,颂扬大地自然的、不受拘囿的天性,表达了诗人蔑视理性、尊崇自然的思想.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诗人在修辞、词汇、形式、音韵、句法等方面的技巧,以求对这首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 标签: 肯明斯 修辞 词汇 形式 音韵 句法
  • 简介:詹姆斯·尼莫尔·库珀(J.F.Cooper,1789——1851)在历史和文学方面的成就是惊人的。他是美国第一个创作了乌托邦式小说、历史传奇、社会小说、边疆小说和航海小说的伟大作家。他的创作推动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 标签: 尼莫尔 库珀 乌托邦式 朱迪思 印第安民族 妇女形象
  • 简介:理解《情歌》一诗主题的关键在于解读诗中的美人鱼意象。《情歌》的叙述者带着调侃的口吻中流露出无奈和怯懦,描绘出杂乱的景象和人物荒芜的感情世界。然而出现在诗歌结尾部分的美人鱼意象却骤然改变了诗歌的意境,从现实转入虚幻,人物的内心从世故变为浪漫,字里行间也不再语带讥诮。而透出脉脉温情。更为重要的是,《情歌》所描写的各个场景处于跳跃变幻之中,现实与幻想相互交错.看似散漫无章,但美人鱼意象却赋予了诗歌清晰严整的结构,诗歌不仅表现出现实与梦幻的巨大反差,更与《奥德赛》第十二章处处形成鲜明的对照,加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表现出爱的缺失所导致的精神上的荒芜状态,也即在《荒原》中得到传承与发展的荒原主题。

  • 标签: 美人鱼 意象 主题
  • 简介:1961年,马丁·艾斯林在他的《荒诞派戏剧》一书中,把当时百老汇引起轰动的爱德华·阿尔比(EdwardAlbee,1928-)称为荒诞派戏剧在美国的代表人物。然而,尽管阿尔比开始创作时沿袭了荒诞派的传统,后来却逐渐背离了荒诞派对现代人生的形而上探索,转而以批评美国社会作为自己剧作的中心主题。他的作品把社会批评主题与荒诞派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大大超越了荒诞派戏剧的形而上传统。

  • 标签: 荒诞派戏剧 社会批评 沃尔夫 剧作 主题思想 形而上
  • 简介:约翰·斯坦贝克(JohnSteinbeck,1902-1968)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是他的代表作。196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为斯坦贝克颁发诺贝尔文学奖金时,提到他“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锐的观察”。这个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愤怒的葡萄》。

  • 标签: 《愤怒的葡萄》 约翰·斯坦贝克 艺术结构 长篇小说 当代 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