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满族作为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满族的语言基本汉化,现在会说满语的人已经不多。因此,抢救现代的“活满语”对于了解研究满语的历史发展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满语八百句》系作者在对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满族村现代满语实地考查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比较研究筛选编辑而成。前言简要介绍了现代满语的基本情况,现代满语与清代书面语的区别及汉语对其影响。正文以国际音标记录了现代满语常用会话八百句,每句分别有满语书面语的罗马字转写、汉文对译及译文。会话分为十五项:问候语,家庭和亲属,辨别物品,辨别身份,时间用语、时令气候、托人办事、招待客人、饭食起居、疾病与健康、谈论习俗、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学习用语,访问用语等方面的内容。书后附有全部会话的满文书面语。本书是三家子满族村现用满语的第一次公开披露,可以作为满旅集居区学习满语口语的读本,也是满语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现代满语八百句》由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季永海等同志编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32开本,245千字,平装,每册定价2.30元。有欲购此书者,可与中央民族学院语言所赵志忠同志联系。地址:北京西郊白石桥路27号中央民族学院语言所。邮政编码:100081。

  • 标签: 中央民族学院 实地考查 三家子 民族大家庭 北京西郊 季永
  • 简介:锡伯语文是满语文的继续,但随着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变化,在满语文的基础上,形成于锡伯语文。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密切,锡伯语文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双语教育成为锡伯族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汉文化的重要作用为广大群众所共识。锡伯语文的发展表现出几个很明显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锡伯语文呈现较明显的衰落趋势,这是客观规律。但是,语言的消亡,并不等于民族的消亡,民族的消亡是漫长的历史过程;语言的消亡,仅仅是一种工具的消失,亦仅仅是民族的四要素之一。

  • 标签: 锡伯族 语言文字 发展趋势
  • 简介:本文在掌握第一手语言词汇的基础上,从旧词再生、新词替代旧词、新词术语的更换、书写形式改变等四个方面,就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锡伯语新词术语的演变状况作了扼要论述。着重阐明现代锡伯语的新词术语在其不断创制和吸纳过程中也同样经历着自身内部不断更换和替代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往往和当时的外部语言与文化环境有着直接联系。

  • 标签: 锡伯语 新词术语 汉语借词 锡伯文 “直接过渡” 锡伯族语言文字
  • 简介:根据国家民委党组决定,为动员全国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有关地区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举全国之力,做好2008年人类民族世界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2008年人类民族世界大会筹委会于2006年4月19日在北京召开了2008年人类民族世界大会筹备工作会议。来自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世界大会 工作会议 民族学 人类学 北京 专家学者
  • 简介:本文利用传统的汉语音韵方法来分析《金史》里的汉译女真词语,目的是建立一套复原女真语料的规则。这里提出的规则均以《元朝秘史》中的蒙汉对音为佐证,与当前流行的女真语音构拟方案略有不同——韵母系统中少了介音-i和-u-,声母系统中少了唇齿音f-,而多出来一个与满语h-相对应的小舌音q-。

  • 标签: 《元朝秘史》 《金史》 女真语 中古汉语 汉语音韵学 汉字
  • 简介:1992年8月15日至17日,来自日本、美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满专家,学者,与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满专家学者共60余人聚集北京,参加首届国际高层次的满学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所主办的,受到国家民委的重视与支持,并受到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多少年来,全世界研究满的人,都一直希望能有一天,大家聚会在一起,交换治学心得,分享研究成果,使满研究变成国际化,让满研究的水准获得提升,这一梦

  • 标签: 满学 国家民委 研究成果 日至 大学历史系 学术交流
  • 简介:本文主要从前后对立和圆展对立两个方面对《突厥语词典》与哈萨克语的元音和谐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现代哈萨克书面语既继承了《突厥语词典》元音前后对立和谐的重要特征,又表现出没有圆展对立和谐的自身特点。但是,现代哈萨克书面语在元音的圆展对立和谐方面又与口语材料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现代哈萨克语 对立和谐 元音和谐 《突厥语词典》 圆唇元音 书面语
  • 简介:由人类高级论坛秘书长徐杰舜召集、中南民族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人类高级论坛”于2005年10月29日-30日在武汉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人类与乡土中国”,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和人类专业的学生就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人类学高级论坛 第三届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乡土中国 专家学者
  • 简介:朝鲜司译院刊行的清书(满语教材)中,(1777)、(1777)、(1765)的某些本子的满文右方见有用笔头印加的朱圆(红色圆圈),它跟(1748)、(1771?)中所印加的识别记号的谚文拼法大体一致.从而认为这类朱圆跟识别记号一样,表示的是满语的拼写和读音的不一致.

  • 标签: 朝鲜司译院 清学书 朱圆 满语发音
  • 简介:本文选编了从1895年至1968年大约70年问,在日本有关杂志、论文集上发表的日本学者关于东北亚研究中满研究论文,以及外国学者用日语撰写的有关论文、日本学者在国外杂志上用外语撰写的有关研究论文目录。研究成果的内容涉及满族历史、社会、语言、地理、生物等诸方面。

  • 标签: 东北亚研究 满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