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清朝保留下来的满文文献,数量浩繁、内容庞杂,且以其独特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价值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所关注。万福撰著、凤山修订的《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编》成书于光绪年间,采用传统方法讲述满语虚词,为清代满语语法著作中的典范,对后世影响较大,对我们客观、准确的分析理解满语语法现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满语 虚字 满语语法 满文文献
  • 简介: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格勒盟多伦县,始建于康熙年间,是当时漠南蒙古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和活动中心。汇寺御制碑以满蒙汉藏四体文字镌刻,其内容反映“多伦会盟”的背景、经过、意义,以及汇寺修建的起因、目的、过程、管理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因原石碑损毁无存,不仅无法利用其三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而且存世流传的汉文文本也难以比较鉴别。新近发现该碑刻的满文和蒙古文底本,为其文本的比较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通过文本比较发现,各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在比较重要的时间和内容上出现问题。该碑刻满文和蒙古文底本的发现,对汇寺的保护和修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多伦诺尔 汇宗寺碑文 多伦会盟
  • 简介:manjuhergeniubaliyambuhaambag‘anjurnomun的新拟书名为《满文大藏经》或《清文藏经》,这与书序名称及书名著录原则均不符;“以国语译汉藏经”则是乾隆帝《御制清文翻译藏经序》中的一句叙述话语,不能把“国语译汉藏经”当作书名。该满文古籍应定书名为《清文翻译藏经》,全称为《御译清文翻译藏经》。承担该书翻译的是清字经馆。清字经馆是乾隆朝增设的临时性机构,开始时称“译经处”,专为修《清文翻译藏经》而设,隶属于内务府。清廷组织了一批人员专门从事《清文翻译藏经》的译刻人员,确保了《清文翻译藏经》的翻译质量。

  • 标签: 满文文献 《清文翻译全藏经》 书名 清字经馆 译刻人员
  • 简介:长期以来,学界对内务府的研究集中于对其制度沿革、政治职能以及总管大臣和世家大族的研究,而对作为内务府主题的关注不够。新翻译的康熙四年满文档案《总管内务府关于盛京内务府包衣桑额色状告亡父米贴养子米俊多占家产一案奉批题本》详细记述了内务府盛京包衣桑额色及其寡母状告亡父米贴之养子米俊多占家产一案的诉讼全过程和最终处理结果,反映了佐领下人养子身份的判定标准及亲子与养子在家产继承权中的主次地位;同时披露了在家产分配过程中佐领下人寡妻未有足够的话语权,也为我们考察内务府佐领下人和管领下人的生活状态佐领下人妇女的实际地位提供了新的史料,有助于开辟内务府研究的新选题。

  • 标签: 内务府 盛京 包衣 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