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4 个结果
  • 简介:《喜福》主要讲述了四位华裔妇女从中国到美国的经历。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中国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们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由于不同的环境文化差异引起的。本文从不同文化背景角度来对作品中的母女关系进行详细分析。

  • 标签: 《喜福会》 跨文化
  • 简介:由新加坡华侨中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联办的“第八届国际青年科学论坛”日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40多所高中的120名学生代表与领队老师齐聚华中,就今年主题“传递科学”,共同探讨科学如何造福人类。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近日召开孔子园项目会议,玛大孔院中方院长林浩业、泰方院长宋杰、玛大附属小学校长玛丽湾以及玛大后勤基建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林浩业介绍,玛大孔院教学办公楼依湖而建,树木婆娑,环境十分优美。“孔子园”是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修建读书亭、湖心亭、风雨桥、园门、环湖栈道等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建筑。项目建成后将不仅将成为玛大校园里新的文化坐标,也将成为泰东北地区难得一见的中国式园林,对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扩大玛大孔院的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将为玛大孔院争创全球示范性孔子学院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9月15日上午,由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与泰国公务员委员联合举办的“中泰-家亲”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在曼谷市公务员委员会办公楼会议厅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让泰国公务员在学习一段汉语后,进一步体验凝聚浓厚中国文化元素,如中国结编织、中国书法、中国剪纸和中国民乐葫芦丝吹奏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热情。

  • 标签: 中国文化 体验活动 公务员 委员会 曼谷市 学习汉语
  • 简介:5月4日,塔林大学孔子学院为爱沙尼亚阿基米德基金举办了一期中国语言文化培训班。阿基米德基金会是爱沙尼亚著名的国际教育交流机构,多年来在中爱教育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在对华交往中减少交流障碍,阿基米德基金会将25名爱沙尼亚各高等院校招生事务项目官员组织在一起,来到塔林大学孔子学院,了解基本的中国国情与文化,学习常用的汉语表达方式。

  • 标签: 阿基米德 爱沙尼亚 语言文化 孔子学院 中国国情 基金会
  • 简介:10月20日至23日,“第18届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在四川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周介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何诣然,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敏,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汤洪,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海燕,韩国中国语教育学会会长、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张洪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主编麦耘教授等,与来自海内外40所院校机构的70余位与会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2014年11月15日,"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训诂学"研讨暨中国训诂学研究2014年学术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如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训诂学研究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主题为"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训诂学"。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语文出版社等高等学府和出版社的100多位学者参会。

  • 标签: 中西文化交流 学术年会 训诂学 中国 上海交通大学 语文出版社
  • 简介:多年来最怕的事是开大头(这大约是台湾文人的叫法,大陆老百姓是叫“大尾巴”)。曾看过一些反对开会的文章,包括马雅可夫斯基的名诗,窃以为都没有余文痛快,而且美。在我是几乎读每一段,都要急切地扑过去认同,并且还要击节叹服(虽然我开过的大头会与他的内容不同,档次不同)。有道是:从来只知余诗好,今读余文更绝倒。实在服了余光中刻画生活的能力。开会本是“世界上最无趣的事情”,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烦”,文艺作品都避免描写开会,读者在生活里开会都开得够够的

  • 标签: 余光中 余秋雨 大陆 台湾 认同 下愚
  • 简介:上个周末,媛媛放学回家,突然递给我一张小纸片.她说:“老师要你去参加我的家长。”纸片上写着媛媛的英文名字,约见的时间为本周二上午10点,落款是苏珊女士,她是媛媛三年级的班主任。看了这张纸片,我顿时一阵紧张:媛嫒来悉尼才半年,这里是全英文上课,她的成绩肯定不太理想,我怎么好意思去见班主任呢。

  • 标签: 家长会 悉尼 英文名字 班主任 三年级 老师
  • 简介:“作为一名学生,我本该好好学习,然而却成了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我想对你们说,以我为戒吧,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

  • 标签: 学生 校园 学习 社会 人生 感动
  • 简介:1998年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京城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和国外专家50余人相聚一堂,祝贺创意新颖的学术杂志《世界汉学》出版发行。钟敬文、季羡林、张岱年、龚育之、李学勤、汤一介、庞朴、周汝昌、冯其庸、乐黛云、何兆武、梁衡、曲润海、陈平原、汪晖、成中英等在会上发言,围绕“《世界汉学》和世界汉学”的话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 标签: 《世界汉学》 学术期刊 学术会议 中国文化
  • 简介:文章从文化视角对石寨山文化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在研究石寨山文化时不能用今天“民族”的概念为二千年前的古人定一个民族成分,而从文化的角度看,通过对石寨山器物的研究去了解历史,更能说明问题。文章从文化的角度,通过器物分析,对石寨山文化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石寨山文化 文化观 器物分析 论述
  • 简介:  [编者按语]  此文系当代著名杂文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鄢烈山先生的旧作,曾发表于《四川文学》1993年第8期.在萨达姆被伊拉克最高法院判处绞刑的今天,仍有相当高的阅读价值,因为评价的误区依然存在.……

  • 标签: 怎么会想
  • 简介:  多媒体教室配发了新桌椅,为了保护桌子,就又给每张桌子配了桌套.可时间不长,课桌依旧,桌套变了样,细细察看学生留下的痕迹,大概有这么几类:……

  • 标签: 课桌文化
  • 简介: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管子曾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尚书·洪范》提出治国之“八政”,即以“食”为先。可以说,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中国饮食史,熠熠透射出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的盛宴》的作者以介绍和品鉴名扬海内外的“八大菜系”和誉满京湘的谭家菜、组庵菜为题材,正是意在让人们了解和热爱中国的饮食文化,并从中领略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的深厚蕴涵和无穷魅力。

  • 标签: 饮食文化 中华文化 赏析 中华民族 有文化 “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