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先秦文献中“”凡5见,都是儿辈敬称已故的父亲(包括公公),而没有泛称已故的长辈或祖先的。本文对《左传湫孟子》中的两例“”作了详细考辨。“先君子”在先秦典籍中2见,其中《荀子》一例有疑问,《礼记》一例也是敬称自己已故的父亲,而非祖父。“”“先君子”中的“”和“君子”都是对自己父亲的敬称。

  • 标签: 先秦文献 先秦史 先子 先君子 词义
  • 简介:“抄书”是古往今来一直为人们所运用的一种读书方法。鲁迅先生继承了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鲁迅就开始抄读了。最初抄的是古文奇字,即把一本小小的《康熙字典》上边的所谓古文,一个一个都抄下来,订成一册。后来借抄了《唐代丛书》中的《茶经》《五木经》,以及《野菜谱》《释草小记》《释虫小记》、

  • 标签: 鲁迅 抄书 读书方法 《康熙字典》 三味书屋 《茶经》
  • 简介:範编钟》盗出于山西闻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是春秋晋国时的重要青铜器之一,很多学者对钟铭进行了考释。本文将铭文中的一个疑难字释为“年”。

  • 标签: 《子範编钟》 校勘 晋国 钟铭文
  • 简介:许多人家都有一个漂亮聪明的小孩子——全家的开心果。写这样小家伙的作品不在少数,因为他们的行状自然笔录下来就有可读性,取材较为容易之故。

  • 标签: 《侄女》 细节特写 当代散文 文学评论
  • 简介:经有宋诸儒,尤其是周敦颐、朱熹等人的开发,太极问题成为理学重要话头之一。在澄生活的元代,这一问题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澄一生对太极问题再三致意,在其着作中曾详加论讨,在这些论述中,澄重申了朱熹有关太极的看法,对宋儒的太极说进行了深入辨析。澄发挥朱熹之说,区别太极与太一,并用假借之说来解释太极为道的观点。在对无极的理解上,澄坚持朱熹无极与太极为一物的思想,以无极为强调无实物无方所之意。为维护周敦颐太极说的儒家性,澄不得不对太极作出了实际上不无矛盾的双重解释。同是太极生阴阳,在澄的解释下,《易传》与《太极图说》就具有了两种意义,一是生出在外,一是具於其中。朱熹曾用气机的比喻说明太极本无动静体用,澄继承了这个思想,并对气机的比喻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澄认为体用动静这些范畴不可以用於太极概念本身,此说实际是对朱熹有关太极动静说法的一种补充,它对後来明代一些理学家产生了一定影响。

  • 标签: 吴澄 太极思想 理学 元代 哲学 阴阳学说
  • 简介:为,江苏靖江人。书法以二王为基础,博采古今大师之长,融入自己的艺术境界之中,形成清秀雅柔似太极的独特风格,既有传统又有现代诗意。笔锋强劲有力,运笔通畅,线条丰富,字体清洒优美。草书结构险绝,大小错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等因素运用自然,有很强的运动感。整体显得气势浑厚,虚动灵活,生机盎然。

  • 标签: 中国书法 艺术境界 独特风格 运动感 笔锋 运笔
  • 简介:<正>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西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天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1年12月27日逝世,享年59岁。天惠同志的逝世,是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本刊对

  • 标签: 汉语方言学 副教授 中文系 学术界 教育界 重大损失
  • 简介:广东省潮阳县峡山灯塔公社第八大队夏东浦村,是一个有550户,2834人口的村落,全村分成6个单元,18个生产小队。8——45岁的青壮少年有1567人。解放前夏东浦村农民受地主剥削很重,生活很痛苦,文化水平极低,全村只有二个地主的儿子读过初中。解放后这个村子里的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获得了解放,56、57年粮食大丰收,获得粮食千斤社的光荣称号,58年4月28日,全村又扫除了文盲。但是,全村会读普通话的青壮年中仅有11人(大部分是公、民

  • 标签: 东浦 千斤社 潮阳县 文化水平 思想情况 洗衣服
  • 简介:《论语·罕》:“畏于匡。”杨伯峻训畏为拘囚,认为同于《礼记·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溺”之“畏”。朱熹训畏为有戒心之谓。笔者认为:畏,上古影母微韵;围,上古匣母微韵。音近义通。畏即围,围困之义。杨说近似。朱说大非。包咸、何晏、邢、刘宝楠对此...

  • 标签: 《史记》 《庄子》 《韩诗外传》 《论语》 《文选》 礼记·檀弓
  • 简介:化片粤语的语音特点何科根化片粤语,有的学者在划分广东粤语分区时把它作为次方言且独自成一片①。语音上颇有个性,很有研究价值。从地理分区上说,所谓化片,具体指广东粤西鉴江中下游的地区,该区通行粤语,人口10万左右。片内又可划分为两个区域:一是吴川县...

  • 标签: 广州话 粤语 韵母元音 上古声母 泥来母字 语音特点
  • 简介: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这句话来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懦弱时变得勇敢,骄矜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

  • 标签: 《人就这么一辈子》 刘墉 文学作品 随笔 中国 当代作品
  • 简介:43岁的贵州凯里妇女李成美流浪广州两月,儿子三年没见过妈。43岁的贵州凯里妇女李成美每天穿行在广州的车流人海中,乞讨,捡垃圾,前天她把两个月来攒下的707元钱寄回在老家读高二的儿子后已身无分文。12月6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李成美一天内的主要生活状态,而他的儿子在电话那头说自己的故事……

  • 标签: 广州珠江新城 贵州凯里 垃圾 编织袋 读书 广州人
  • 简介:“我叫文仲,口天、文化的文,我在家排行老二,所以是伯仲的仲。”一口流利的汉语、地道的“中国式”自我介绍,让人很难想到这是出自黑皮肤、大眼睛、一头细软小卷发的尼日利亚小伙子之口。2013年,在尼日利亚学习了一年多中文的文仲,带着中文老师为自己起的名字,来到河北师范大学留学。经过为期四年的汉语教育学习,他有了回国后做一名汉语教师的梦想。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1958年,《红旗飘飘》丛书准备发表革命老人玉章1942年7月写的一首题为《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的五言诗。这首诗是他随朱德、徐特立、谢觉哉、续范亭同游八路军三五九旅垦荒过的南泥湾而写的和诗。诗中追述了南泥湾的历史,曰:

  • 标签: 吴玉章 “一字师” 《红旗飘飘》 五言诗 南泥湾 三五九旅
  • 简介:“调侃”是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政府所在地(当地称为“马头街”)居民的一种言语表达方式,根据使用群体的不同,“调侃”分为“汉用调侃”和“回用调侃”两种。“汉用调侃予”用于语言游戏中,具有较弱的隐秘性,属语言游戏类隐语;“回用调侃”用于商业活动中,具有较强的隐秘性,属商业类隐语。“汉侃”运用“藏尾”手法构成;“回侃”多为自造词语(包括一些直接借用方言词形的词语),其造词具有一定的理据性。

  • 标签: 调侃子 汉用调侃子 回用调侃子 汉侃子 回侃子 隐语
  • 简介: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三月,二十一岁的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离别故乡,去京城参加秋试。他们由阆中经褒斜,入凤翔,次长安,出关中。到河南时,马匹累死了,改为骑驴。到渑池县时,投宿佛寺,并在老僧奉闲舍中题诗壁上留念。五年之后,苏轼首次出任外省官职,任凤翔签判,再次经过渑池时,奉闲老僧已死,当年题诗的墙壁已败坏坍塌。

  • 标签: 苏轼 离别 怀旧 苏辙 故乡 苏洵
  • 简介:范伯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上,可概括为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仅在当时极为先进,而且对现代教学极具意义,可为其提供极为有益的启迪。

  • 标签: 范伯子 教育思想 现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