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的中篇小说《国家订单》获得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无碑》则被评为2009年大好书,2011年,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入选候选作品名单榜。可以说,他的中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已经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和推崇,相比之下,他的短篇小说似乎受到一些冷落。

  • 标签: 中篇小说 王十月 艺术探索 茅盾文学奖 中长篇小说 2009年
  • 简介:在印度古代医学体系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胎相观,即“生命吠陀”的主流是“成胎”,而佛教医学多坚持“七日一变”,但这两种理论之间又有联系。印度的“成胎”说,在中土的遗存主要体现於宋明传本《耆婆五脏论》之中。《耆婆五脏论》译成汉文以後,被附益了中医五脏理论。其妊娠学说内容赖《妇女大全良方》以及明代诸医书保存至今。印度的“七日一变”说,则被《简易方》、《普济方》、《医方类聚》、《证治准绳》等所引述。这些反映出印度的“成胎”与“七日一变”对中医着作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另外在《洗冤集录》、《本际经》、《三元延寿参赞书》、《父母恩重难报经》以及《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之中留下了痕迹,这说明中土民间对此也有所接受。但是从本质上讲,印度的这两种胎相观的影响并不深入,也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医的主流胎相理论。此外,“成胎”与“七日一变”对藏医学均有影响,特别是在“七日一变”说的基础上,《王药诊》、《四部医典》和《四部医本》等典籍结合藏医学知识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正。

  • 标签: 印度 胎相学说 古代 医学体系 妊娠学 “十月成胎”
  • 简介:一、诗与减法当代著名山水诗人孔孚的诗,写得清新明丽,空灵飘逸。应该说,这与他用减法写诗颇有关系。

  • 标签: 诗话 山水诗人 减法
  • 简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独具的人文意蕴。一轮明月,给了中国诗人以无限美好的艺术想像。冰轮的清寒冷洁,契合的正是诗人那颗寂寞孤独的心魂。于是月亮成了诗人最好的情感愿望的寄托。“诗心无知音,惟有月相明”,“清辉艳影,孤心夜语”,这是中国诗人们独有的风雅。于是,在中国古代的月亮诗歌中,就有了那一章章“冷孤心篇”。

  • 标签: 中国诗 传统文化 人文意蕴 艺术想像 中国古代 月亮诗
  • 简介:文字改革是我们党和政府从六亿人民永久利益出发的重大措施之一。目前正在知识分子热烈响应党的伟大号召,积极参加劳动锻练,大力支援工农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知识分子特别是旧知识分子不能不对这个问题重新仔细考虑一下.知识分子为工农服务,首先就要尽一切努力帮助工农提高文化,掌握文字。《汉语拼音方案》对于工农识字显然具有重大作用,可以使工农更容易、更快地掌握文字,知识分子不但应该热烈赞成而且应该积极研究、推广,使它更加完善,更加对工农有用。

  • 标签: 思想改造 不如意 旧事物 普文 女字 挑治
  • 简介:  初次见到罗莎·卢森堡这个名字,是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革命领导人罗莎·卢森堡与卡尔·李卜克内西于1919年115日惨遭杀害.作为历史知识,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和这个事件.很多年过去了,我再次遇见这个名字--这才是真正的遇见,真正的开端.……

  • 标签: 柔弱革命者 狱中书简 读狱中
  • 简介:<正>1990年10,迎来了《汉语学习》创刊周年。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年树木”。《汉语学习》经过年的成长,已经成为一棵大树,虽然不敢说多么高大挺拔,但也已是枝繁叶茂、绿树成荫了。她现在已经拥有全国范围内的广大读者,而且还有不少海外读者。目前好象有一种误会,以为《汉语学习》的读者只限于青年人,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就我所知,许多专家学者都很重视这个刊物。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就曾公开说,《汉语学习》是他最爱读的语言学刊物之一。胡裕树、张斌二位教授也多次在论文中引述《汉语学习》上的文章。因此,说《汉语学习》似乎只是青年人的刊物,这是没有根据的。此外,《汉语学习》还拥有一支相当强大的作者队伍。这里有像吕叔湘、朱德熙、张志公、胡裕树、张斌等老一辈的语言学家,更有广大的中青年

  • 标签: 汉语学习 十年树木 青年作者 中国语言学 张斌 多专家
  • 简介:慢起床清晨醒来立即起床可能会造成血压骤变,“赖床”片刻,让肢体适当活动,再下地行走,可让精神更抖擞。

  • 标签: 生活 慢起床 慢食 慢工作 慢运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日为培训初中语文教师而阅读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觉得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注释提出商讨。现分述如下:一、"学而时习之"的"时"能否讲成"时常"?语文课本注"时习"为"时常地复习",恐有失准确。

  • 标签: 注释 论语 语文课本 语文教师 文言文 七年级
  • 简介:<正>《幽风·七》:“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献豜于公。”“于貉”二字,毛传:“谓取狐狸皮。”郑笺:“往搏貉。”朱熹《集传》:“谓往取狐狸也。”陈奂:《传疏》:“取貉皮。”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貉,通假作貌。《说文》:(豸舟),似狐,善睡兽。《论语》:狐貉之厚以居。”现代各家或继承古注,或释“貉”为动词,“于”为动词词头。诸注皆将“貉”释为“狐”,或似狐之兽,或变其体。我们认为,若如此训释,则《诗》义将和《周礼》等古代文献不合,恐怕不是诗人作诗的本意。唯王夫之《诗稗疏》曾提及:

  • 标签: 《七月》 诗稗 狐狸皮 词头 诗经 王先谦
  • 简介: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2007年6版)中,有杜甫名作《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诗曰:

  • 标签: 唐诗宋词 选修教材 苏教版 选读
  • 简介:由程雨民教授撰写的《“人本语义学”论》(Why“Human—orientedSemantics”?)最近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 标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义学 人本
  • 简介:36日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增聘榮新江、劉玉才兩位教授爲《國學研究》編委.414日國學研究院舉行了2016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面試.今年的招生工作從2份開始正式啓動,經過中文、歷史、哲學與考古四個院系的初評與筆試,共有八位同學進入復試階段.14日上午,由袁行霈、吴同瑞、嚴文明、鄧小南、張學智、李中華、錢志熙七位教授組成的面試小組對八位考生逐一進行了面試,經過會評,最後確定録取五位考生爲國學研究院2017級博士生.朱邦芳、耿琴、程蘇東參加了招生組織工作.

  • 标签:
  • 简介:編寫?中華文明史?教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之一,北大國學研究院獨立承擔此項任務,袁行霈院長委託張帆教授全面負責。714日,張帆主持召開作者會議,商討任務分工和進度安排,一致同意2016年元旦前完成初稿,2016年5完成定稿。鄧小南、王邦維、閻步克、劉玉才、王博、劉勇強、王錦民、韓巍以及吴同瑞、耿琴、王宣標、張林、莊芸出席會議。

  • 标签: 北京研究院 大事記 研究院大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们这儿是乡下,老师们除了叫我们读书写课内作文外,还叫我们一律不许发展爱好,说是形势需要。有个同学写了篇文章想请老师修改,却被他骂了好几次。这一切难道都为了中考?!感触深了,我便把自己的感叹写给你们。

  • 标签: 作文 中考 题外 老师 爱好 形势
  • 简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泉阳镇中心小学已经开展了年,年的探索和实践,大家积累了经验,结出了硕果。

  • 标签: 语文主题学习 阅读 悦读 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