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3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5月17-18日,在维也纳大学汉学系召开了以“中国与世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840—2000)”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奥地利、德国、意大利、荷兰、英国,瑞士、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近百名学者与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维也纳大学 国际地位 中国 世界 2004年5月
  • 简介:研究文学有两种惯用的方法:内在的和外在的,不是讲文本(text)就是讲语境(context).中国的文学研究历来也显示出这两种趋向.内在方法常见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目的是分析和阐释一个比较一致和独特的文学文本系统.现代时期,中国和西方的文学标准开始联络与互动,

  • 标签: 中国 古代 文学研究 文学标准
  • 简介:9月26日至27日,“首届世界大城市高层论坛”在江苏南通市举行,来自25个国家近60+城市的市长或市长代表与会。会上,中国市长们的发言水平与其他国家(尤其西方发达国家)的市长或市长代表有明显的差距,中国市长们在国际场合的发言水平亟待提高。

  • 标签: 中国 市长 国际场合 说话水平 语言学 说话艺术
  • 简介:2001年7月21日至24日,主题为“中国哲单与廿一世纪文明走向”的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共有2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台港、海外学者和中国大陆学者大约各占一半,其间共召开了四次全体大会、五十二场次分组会议,有二百零四位学者在大会或分组会上报告了论文。

  • 标签: 中国哲学 学术会议 民族文化 儒家思想
  • 简介:<正>瑞士苏黎世大学东亚研究所汉学系正在进行一项由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左传》语法研究计划。具体执行者是苏黎世大学高思曼教授和何乐士教授。配合此项研究计划,两位执行者发起筹备“国际中国先秦语法研讨会”。研讨会定于1994年2月25日

  • 标签: 中国先秦 苏黎世 研讨会 语法 研究计划 东亚研究
  • 简介:据意大利《新华联合时报》消息,9月27至10月1日,意大利帕多瓦viaBeatoPellegrin028号的大门上悬挂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帕多瓦孔子学院“中国宣传”活动在这里举行。此次活动是为了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61年,配合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以及中意建交40年而举办,活动利用图片、讲座、视频、图书、挂图、电影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了新中国61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在帕多瓦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 标签: 中国人民共和国 孔子学院 意大利 宣传周 中国文化年 五星红旗
  • 简介:在离印度加尔各答不远的一个名叫桑蒂尼盖登(Santiniketan)小城,印度着名诗人泰戈尔在此利用自己家庭的产业和人们受他人格和理想的感召而捐赠的土地,经过多年努力,亲手创立了一所大学,这就是国际大学(Visva—Bharati)。圣雄甘地在四十年代曾到此地看望泰戈尔。当时,年届八旬、健康状况不佳的泰戈尔以这所学校相托,并得到圣雄甘地承诺。此后,赢得独立後的印度议会於1951年通过议案,宣布这所大学是一所中心大学,

  • 标签: 国际大学 泰戈尔 印度 中国 概览 学院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传播方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客观自塑中国形象,改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弱势地位是一个现实课题。国际汉语教材是培养汉语学习者知华友华的重要工具,是帮助他们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人物形象设计在汉语国际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国际汉语教材里中国人物的设计情况考察,并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自塑中国人物形象问题。

  • 标签: 国际汉语教材 中国人物 形象自塑
  • 简介:“欧洲在中国”是由欧洲汉学会发起的汉学研究小组,其最初目的是研究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主要从中文文献出发,着重研究中国人对西方宗教和文化的反应,1990年成立这个小组,1991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1993年在罗马召开了第二届国傺会议,论文集已先后出版。

  • 标签: 汉学 学术研讨会 西方文化 文化交流
  • 简介:对于我们来说,当代艺术是在传统和现代、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文化张力中所产生的。伴随着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内地的交流与广泛传播,中国的艺术逐渐的从文革时期为政治服务的狭隘概念中解放出来。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当代艺术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起步,并且迅速发展。在中国大量的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的艺术家们,大部分都采用'模仿'的路线和策略,其中大量的借鉴西方文化中的现代艺术元素来演绎中国的当代艺术。在跟随国际潮流的同时,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发展的也需要结合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色元素作为基础,应该具有本土的独创性。

  • 标签: 当代艺术 国际化本土化 浅析
  • 简介:2004年2月16日至19日,“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全国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韩国、日本和美国的一百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并提交论文近八十篇。复旦大学副校长薛明扬教授代表王生洪校长到会祝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耿昇教授、副会长、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胡礼忠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会议。

  • 标签: 汉文化圈 会议综述 中国 东亚 2004年2月 香港特别行政区
  • 简介:7月16日,来自加尔各答中文学校、泰戈尔国际大学以及加尔各答多家中小学的师生共200余人齐聚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大礼堂,庆祝加尔各答中文学校成立五年。加尔各答BSS学校、圣泽维尔中学、阿肖克女子中学、贝拉女子中学、贝拉高中等当地中小学校长均到场祝贺。驻加尔各答总领事张利忠夫妇及总领馆外交官应邀出席。张利忠总领事对中文学校成立五年表示祝贺。他说,5年来,中文学校不仅专心致力于中文教学,还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当地许多教育机构与中国的院校建立联系,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反映了中印关系全面快速发展的特点。不久前,中国总理李克强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启动了两个快速发展的邻邦全面合作的新议程;二是明确了两个潜力最大市场对接互补的新途径;三是探索了两个新兴经济体互联互通的新方式;四是拓展了两个古老民族人文交流的新领域;五是加强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访问中,双方不仅达成了许多战略共识,增进了战略互信,还就相互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

  • 标签: 高校 高等教育 留学生教育 华文教育
  • 简介:12月6日,光华书店在伦敦唐人街启动45年庆典暨“阅读中国”系列活动,以历史展、书法绘画工作坊、阅读分享会的形式传承全英唯一一家专门从事中国书刊发行书店的文化传播之路。光华书店创始人邓家祥夫妇、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项晓炜、前大英图书馆中文典藏部主任吴芳思、欧洲汉语教学协会副会长张新生等嘉宾出席庆典现场,共叙这间海外书店的峥嵘岁只。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正>敬爱的秉钧先生离开我们了!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先生的辞世,使湖南师范大学失去了一位声誉卓著的教授,众多的后学失去了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湖南语言学界、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会长、老前辈,《古汉语研究》失去了一位始终给予全力支持和具体指导的顾问。先生的逝世,是语言学界、教育界的巨大损失!

  • 标签: 语言学 札记 生离 教育界 《古汉语研究》 训诂之学
  • 简介:目前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化、本土化、国别化的提法,被广为使用,但因所指不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不甚清晰,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不能笼统地谈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化”,要分别对待,以利于国际汉语教育的长期发展.汉语作为外语教师应该本土化,也就是应该大量培养母语非汉语的本土汉语教师,大力提升汉语水平,完善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逐渐使其成为国际汉语教师主体.汉语课程设置应国际化,其缺失表现在,多少忽视了系统语言知识的讲授.汉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该国际化,这之中要让外国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汉语的思维习惯,从而学会正确的汉语表达方式.汉语作为外语教材的语言内容,不能国际化.作为语言教育用的国别化汉语教材,应该教授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汉字.

  • 标签: 国际汉语教育 国际化 本土化 国别化
  • 简介:3月22日上午,河北省侨联、石家庄市侨联在西柏坡纪念馆举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河北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封燕燕,西柏坡纪念馆党委书记陈宗良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石家庄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强主持揭牌仪式,省侨联副巡视员高琪、石家庄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兰敏,石家庄市侨联副主席许立、胡为民,平山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仇进中出席揭牌仪式。

  • 标签: 汉语教学 海外教育 资讯动态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