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战国简帛材料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传世文献的用例,对介词“以”介引时间的各种用法加以探讨。试图说明这种“以”的结构特点、它与相关虚词功能上的异同,并对与此有关的文献理解问题加以辨析。

  • 标签: 介引时间 句首状语 连用形式
  • 简介:在回顾国内外偏误来源分类的基础上,考察当下偏误来源研究的得失,为偏误来源重新分类。首先分出语言学和教育学两大来源;其次,前者的下位类分为语际迁移和语内泛化,后者则分为交际策略、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大类内部的下位分类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两大类之间则是交叉关系;再次,自发性偏误和诱发性偏误是对教育学来源的另一个角度的分类,因此它们与语际/语内迁移之间也是交叉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选择需要的角度进行考察,不必做貌似全面的空泛议论。

  • 标签: 中介语 偏误来源 分类
  • 简介:对文学作品语言进行修改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又一次选择,来进行深度加工和优化调整,而这一过程也可以视作为修辞的过程。有时面对一些著名作家对其作品语言的修改实例,也不难看出修改与修辞的这种十分密切的关系。

  • 标签: 作品语言 文学作品 修辞效应 作家 对文 修改
  • 简介:本文对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得出以下结论:以往文献中的偏误类型在本语料库中都出现了,但是以往文献中从经验出发归纳出的某些偏误类型在语料库中用例并不多,而实际语料中存在的某些偏误却在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解释。本研究有利于探讨副词教学策略,促进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本体研究。

  • 标签: 中介语语料库 程度副词 考察 分析
  • 简介:本文以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为基础,对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的介词性框式结构时产生的偏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其中既有句法结构方面的偏误,又有语义方面的偏误。前者主要表现为:框式结构不完整,该用框式结构的却没用,不该用框式结构的却用了,框式结构的句法位置错误;后者主要表现为:框式结构误代,框式结构的前置部分和后置部分配合错误,框式结构出现冗余成分,框内成分的句法语义错误。针对上述偏误,文章从五个方面说明了其产生的原因:对"框"的结构特征了解不充分,对框式结构"式"的特征把握不到位,中介语可渗透性特点的影响,中介语发生的认知基础,教学材料和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说明的失误。最后,文章还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 标签: 汉语中介语 介词性框式结构 偏误分析 构式
  • 简介:从影响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平衡性的关键因素出发,讨论了"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在追求语料库平衡性方面的基本原则和采取的措施。平衡性的基本原则是以汉语国际教育的现实情况为主要参照,兼顾代表性和覆盖范围。"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者在语料采集、语料属性标注、确定入库语料、语料库检索系统的设计等每个阶段都采取措施努力实现语料库的平衡性,并为实现语料库的动态平衡、使用者的平衡创造条件。

  • 标签: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 平衡性 原则 措施
  • 简介: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语言,人类由于语言的隔阂,长期以来交际发生困难;但是随着人类交际的扩大,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也就不断发生。人们渐渐发现,语言之间似乎有某种普遍的联系,但又似乎很不相同。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视野的扩大,《圣经》里关于语言起源的神奇的传说以及认为一切语言来源于希腊语的传统观念被打破了。

  • 标签: 语言结构 语言起源 人类交际 南方方言 现代方言 藏族学生
  • 简介:介引对象成分的“对”有3个义项,它们在中介语中的使用情况各不相同。考察它们的使用频率、正确率以及偏误后发现,不同义项的难度等级和偏误规律不同。在教学中应该把这3个义项分开,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少出偏误,有效习得。

  • 标签: “对” 义项教学 难度等级 使用频率 偏误
  • 简介: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模糊性与精确性既是矛盾对立的,又是辩证统一的。模糊中蕴含着明晰性,不确定中又蕴含着确定性。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模糊性语言往往可能比精确性语言更能确切地表达思想,更符合交际的需要。

  • 标签: 语言表达 模糊语言 幽默 谈话艺术
  • 简介:多样性和层次性是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的重要方面。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文本产出者属性、文本属性、文本类型以及文本的时间跨度上;层次性可分为形式的层次性和功能的层次性,形式的层次性又分为文本所反映的学习者中介语水平的层次性及文本处理的层次性,功能的层次性又有语料库的专用性和通用性之分。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从一维到多维再到立体的建设需求,并为中介语对比分析提供丰富的角度和数据。

  • 标签: 中介语语料库 多样性 层次性 中介语对比分析法
  • 简介:《西游记》和《儒林外史》分别成书于明代中叶和清康乾之际,是近代汉语中口语化较强的叙事性文本,其中的存在句特征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和历时的延续性。行为动词中介存在句结构类型多样,描写功能极强。

  • 标签: 西游记 儒林外史 行为动词中介存在句 “V着” “V了”
  • 简介:“禁果”的说法来自古希腊传说:伊旬园中的夏娃被禁止摘食恶树上的禁果,然而她抵抗不住蛇的诱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偷食了禁果,最终受到上帝的惩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经验: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越想知道。这种逆反的心理现象叫做“禁果效应”。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禁果效应,对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氛围、改善师生关系有重要意义。以下便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几点想法:

  • 标签: “禁果效应” 语文教学 希腊传说 日常生活 心理现象 教学效率
  • 简介:中介语对比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中。也有不少学者运用中介语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对比的方法,来研究词汇习得的规律和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但是目前的研究在知识体系及其具体表现特征方面还有待深化。本研究在对目前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CIA进行词汇习得研究的词汇知识框架和“四率三度”的具体研究指标。

  • 标签: 第二语言 词汇习得 中介语对比分析
  • 简介:文章对比了留学生真实口语和本族语者口语中汉语介词的使用状况,发现除“把”以外留学生口语中使用的高频介词与本族语者比较一致,但介词种类总数不及本族语者丰富。另外,留学生口语中介词的后接成分以单纯成分为主。文章以言语生成理论中的“利己性”假说为基础,具体分析了频率、组块效应以及编码复杂度对留学生口语中介词使用特点的影响。

  • 标签: 介词 留学生口语 言语生成 频率 组块
  • 简介:汉语动结构式中介语语法中及物构式和复合动词之间的融合度,可从构式间的融合性、语素的可分离性以及致使者主语的生命性等方面加以考察。母语背景不同(英、俄、韩)的三组二语受试的中介语表现显示,二语习得者对次类构式的区分度较低,也没有明晰地呈现出母语语法中的融合过程。这种中介语表现的深层解释可能在于中介语语法依助于不同的认知路径,毕竟只有“图示-例示”关系才能部分地解释次类动结构式的中介语表现,而“原型-延伸”关系则似乎与中介语语法的构建并无直接关联。未来相关的中介语研究在关注构式能产性和限制性的同时,也应该考虑把母语类型学特征这一影响因素纳入设计方案中。

  • 标签: 构式融合 动结式 中介语 图示-例示关系 原型-延伸关系
  • 简介:本文借助论元结构理论、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和生成词库论等理论多角度地描写和解释与影子论元相关的句法-语义接口现象。首先通过汉英对比描写了影子论元的显隐对句法表达的影响,考察汉语动结式中影子论元的句法表现,然后分析了相关句法效应的认知动因,并从构式压制和物性结构两个角度对影子论元构式的生成机制予以阐释。我们认为,影子论元的特殊句法效应,既与影子论元自身的语义内容有关,也与跟影子论元相组合的结构成分的语义内容有关,更与特定语言句法系统所提供的句法条件有关;与影子论元相关的句法表现,在语序类型上既有共性,也呈现出鲜明的特性。这种特例表现从一个角度揭示了“语言大同而大不同”的特征,因此需要在特定句法系统中考察句法形式和概念结构的匹配关系。

  • 标签: 影子论元 句法效应 动词拷贝句 构式压制 物性结构 句法-语义接口
  • 简介:“罗森塔尔效应”源自一个“谎言”成真的故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所偏僻的学校去“考察”,然后在当地老师送上的学生名单上,随意地圈选了一些学生的名字,说:“他们将来必将大有出息,他们的智商很高。”事隔一年,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该校,发现他的预言已成事实:那些被圈选的学生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绩。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 激励学生 “考察” 心理学家 学校 老师
  • 简介: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0及文献计量方法,以1993年至2016年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相关论文作为数据来源,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全面地梳理和考察了这些论文的发表年代、发文期刊、发文机构、核心作者及关键词聚类形成的研究热点,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这有助于理清当前我国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研究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脉络,以期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深入与推进提供参考。

  • 标签: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 CITESPACE 研究现状与热点 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