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旨在在西方艺术话语对风景画现存定义的框架内重新义“中国山水画”。从这个角度,笔者应用索绪尔关于符号系统和表意过程的概念来研究中国山水画。通过细读中国艺术史上第一幅山水画,笔者讨论了索绪尔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关系,并指出这一关系在艺术中应该是非任意性,因为山水画的构成是视觉再现,涉及中国书写中的象形相似和表意暗示。就这一点而言,笔者进一步冒险进入中国美学中的第一个山水艺术经典理论文本,以此表明中国山水画不仅是对美丽风景的再现,而是一种通向“道”的形而上学的方式,是自然中的永恒方式。

  • 标签: 山水画 索绪尔符号 任意性 非任意性
  • 简介:提出加强语言教学,以语用能力培养为主体,重新建构语文教学内容和模式的设想。根据这一设想,语文教学必须废止传统的文选式教材,新编教材应该加强语用能力的训练,并围绕语用能力训练精选浅显有用的语言理性知识,问时还应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让课文分析服务于语用能力训练。中学语又教改,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很多人都在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积极不懈的探讨,但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在根本上廓清某些实质性问题,传统的文选式教材披着改革的外衣仍然占领着语文课堂,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变换着花样仍然支配着语文教学。看来,要想深化语文教改,迅速扭转教学效率低下的被动局面,“语文教学需要有突破性改革”。①这种“突破性改革”,就是从根本上废止文选式教材,跳出以课文分析为主体的传统窠臼,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加强语言教学,以语用能力培养为主体,重新建构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模式。

  • 标签: 教学内容和模式 语用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 能力培养 语言教学 理性知识
  • 简介:<正>一重新审视的由来(一)从某一意义上说,汉字的优点与缺点是共生的,它们都共生在汉字的特点上。这一特点可以表述为:数百个部件以非语音组合方式以及非确定性方式拼组成数万个方块字,它们与(单音节)语素有着固定的联系。所谓“数百个部件”:据统计,在16339个汉字中,末级部件(即不能再次切分的部件)达675个,如果是11834个汉字,则末级部件为648个。所谓“非语音组合方式”:部件组合的方式不是音与音的组合(拼音),既不是音素与音素的组合,也不是音

  • 标签: 汉字集 部首 检字法 笔形 笔顺 参与因素
  • 简介:一、语文教育形成的怪三角目前,语文教育形成了一个怪三角,可称之为“语文怪三角”:一个角,人人都说语文重要——“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著名数学家、原复旦大学教授苏步青)。

  • 标签: 语文 教学定位 教育形成 语言学家 自然科学 大学教授
  • 简介:论广告语创作的定位策略邵敬敏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总形势的深入发展,广告事业也日益繁荣发达,相应的广告语的研究也兴旺起来了。一方面是广告学界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语言学界的研究。前者的研究,由于其重点是整个儿的广告业,侧重于广告的策略、创意、...

  • 标签: 广告语的创作 广告语创作 定位策略 广告宣传 广告学 矿泉水
  • 简介:“他的老师当得好”代表一类特殊的汉语句式,其中的主语由“准定中”结构充当。对于这一结构如何生成的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已有的几种分析方法,并且指出,虽然这些方法都极力避免“重新分析”的句法操作,但实际上都存在某个步骤上的“重新分析”。本文证明,汉语的一些句式在特定的句法、语义、或音韵条件下,存在发生结构重新分析的可能性。我们基于“重新分析”提供了两种新的方法来解释准定中结构。新的解释不但避免旧有分析的各种缺陷,而且更加简单自然,能够一致地解释所有的准定中结构。另外,重新分析的视角还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汉语各种“的”字结构。

  • 标签: 准定中结构 重新分析 名物化 “的”字结构
  • 简介:文章以现代汉语叹词为考察对象,遵循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研究原则,对叹词的语法、语义属性和句法表现重新进行描写。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汉语的叹词的词类地位进行定位:叹词是动词中的一类,可以叫做声音动词。

  • 标签: 叹词 词类 述谓性 生命度
  • 简介:文章主要考察了时间连接成分在篇章中的非定位情况,重点辨析了四组或是语义比较复杂、或是功能比较特殊的非定位的时间连接成分,试图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 标签: 时间连接成分 非定位性
  • 简介: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语言习得一直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几十年以来,这一领域发展迅速并且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学界对于“二语习得”这一名词的界定仍有许多异议,对于第二语言究竟是“习得”还是“学得”这一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基于对前人文献的对比和分析,笔者试图通过本文来重新认识“习得”与“学得”的异同,同时通过分析这两者的异同能得到一些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

  • 标签: 习得 学得 外语教学
  • 简介: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无论是在“空间与图形”的具体内容上还是陈述方式上都作了较大的调整,增加与强化了有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知识。因此,“空间观念”对广大教师来说也成了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新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把《标准》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 标签: 空间观念 有效策略
  • 简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有三大定位:国家工程、社会化、科学性。该定位的依据是党和政府有关政策和指示,以及我国语言资源现状和保护需求。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全面提升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水平。主要任务包括中国语言资源的调查汇聚、建库保存、保护研究、开发应用等方面。工程的重点是通过田野调查、在线采录和文献典藏实现大规模语言资源汇聚,最大特色在于社会化的理念和工作模式。

  • 标签: 语言资源 语言保护 社会化
  • 简介: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是由师生共同创立、动态生成的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为显著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了一些“瓶颈”性的问题,特别是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包办代替、轻过程、走形式等现象。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让老师适度指导,从而提高活动效率。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让综合实践这门学科真正为学生成长奠基。

  • 标签: 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的角色 教师角色的转变 角色定位
  • 简介:“为R之所V”式的特征,前辈时贤已多有论述。笔者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底本,调查了东汉三十四部佛经山,在十九部佛经(附录中加+者)中找到150例被动式,结合已有的成果分析,认为关于“为R之所V”式被动句的一些论断,仍有可以补充的地方。姑将自己的观察罗列于兹,敬请方家指正。东汉佛经的被动式共计十一种,具体资料见表格(一)。和中土文献不完全相同。与唐钰明(1987)提供的《东汉被动式频率表》㈢相比,佛经被动旬式有下面几个特点:“为R所v”、“为R之所v”式比中土文献运用频繁(“为R所V”式东汉时在中土文献亦广泛运用,但在佛经中更为频繁);与中土文献相比,“见V”式运用得很少;中土文献的“见V于R”、“V于R式”、“为R见v”、“被”字式佛经未见用例;“为”式与中土文献大致持平;“所V”式、“为R所V1所v2”式在中十文献中未见运用。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为R之所V”式。广泛运用的时代吴金华(1985)、唐钰明(1987)、柳士镇(1992)均指出,这一句式在战国末年已经出现。如:《管子·枢言》:“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但何时广泛应用,说法纷纭。吴金华(...

  • 标签: 东汉佛经 被动式 为R之所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