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正>谭永祥先生在《修辞新格》一书中,将返定义为:“把对方说的活,借用过来作为反讥和戏谑对方的手段,即以其人之‘言’,还治其人之身,这种修辞手法叫‘返’”。其后,好几种修辞学辞典所下的定义也都大同小异。笔者搜集了一些例子,与此不尽相同,它们不是简单地借用对方的话来反讥或戏谑对方,而是仿照对方的逻辑和语言形式,创造出与之类似的话语来回敬对方。这里既有以其人之“言”而治其人之身的手段,也有仿拟创新的成分,姑且叫仿拟式返。这种仿拟式返射在中国古人的言语交际中早就使用,可谓源远流长。

  • 标签: 三藏法师 还治其人之身 句式 丘浚 《修辞新格》 和尚
  • 简介:摘要本文以广州话中的副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句法成分、语法意义及语义特征对句子成分的制约。

  • 标签:
  • 简介:文章采用历史文献考证和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从两汉到明清时代,汉语的音变构词现象并没有消失,音变构词规律一直在发挥作用,构造了不少意义有联系的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语言现象作出探讨。

  • 标签: 音变构词 原始词 滋生词
  • 简介:文章对东汉唐五代时期频繁使用的"他+N"格式中的"他"进行了讨论,认为此处的"他"在丧失了指别功能以后,既没有发展成第三人称代词,也不是第三人称代词的虚指用法,而是发展成了定冠词(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了标补词),其语法功能是使N的所指获得一定的有定性。这一论断不仅能够对现代汉语中"他+N"和"N+他"两种格式何以在句法分布和表达功能两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做出合理解释,还能够对"他+N"格式中的"他"在虚化为标补词以后仍表强调语气做出有效解释。

  • 标签: 东汉至唐五代 “他+N” 语法功能 定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