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我是来自广州体育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地掷球作为我们专业限选课是在大二第二学期才开的。上课前,大家都没有接触过这种运动,所以学习兴趣很浓,再加上陈家瑞老师和蔼、风趣、严谨的教学风格,给我们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述了地掷球的发展前景,希望我们把地掷球作为终身体育项目,在年轻一代推广和普及。课程结束后,老师还不断地鼓励我们训练,并组织我们考取国家二级地掷球裁判员证。此外,还经常组队让我们参加各类市级、国家级地掷球比赛,

  • 标签: 地掷球比赛 情结 广州体育学院 课堂氛围 第二学期 学习兴趣
  • 简介:3月8日这一天,北京城一扫前两天的阴沉,风和日丽,颇有春暖花开的感觉。“3”和“8”限行,也无法阻止网球爱好者的热情,首届“金运杯”网球混双邀请赛在北京金运网球俱乐部拉开战幕。京城业余网球圈的高手悉数参赛,倪伟、贾巍、高峰、高峻、肖卫东、姜颖、

  • 标签: 网球俱乐部 北京城 爱好者 邀请赛 混双
  • 简介:今日寂寞赛场愁在眉头五连冠奇迹与现实中国排球史上最灿烂的纪录当然是女排五连冠,可是我始终没有得到现场目睹女排夺冠的机会。第一次采访中国女排参加大赛,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也就是在这次奥运会上,女排告别了辉煌与金牌,落入了长达十几年的低潮。没有经历过昔日登上巅峰的岁月,也就难于理解今天排球界的无奈。希冀现在的追星族们为排球献上自己的狂热和痴迷,几乎不可能。而且,不光球迷如此,对于郎平、汪嘉伟在球场上如何叱咤风云,大部分年轻球员也只是听说过,没有亲眼见过实战。中国人常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用来判别事情是否可靠,实际上这句古训应该有另一层道理,那就是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是否强烈,同样是亲身经历比听人述说的印象深刻。在低谷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球员虽然赶上了排球改革,但是由于不曾体验过排球辉煌时期的荣誉,不易掂准前人寄予他们身上的重托究竟是什么份量。中国女排在80年代世界排球三大赛中垄断冠军一个轮次以上,是个奇迹。既然是奇迹,就不可能持久,也很难再现。中国人特别喜欢三大球,尽管身体条件原本不是在三大球项目上冲击世界最高峰的材料,但经过努力,抓住机遇,未必不能创造奇迹。可...

  • 标签: 体育记者 记者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