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根据皮亚杰、列昂节夫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小学足球课程进行设计,从小学足球课程的建设情况发现,小学足球课建设已经满足实施的政策基础、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小学足球课程的规划与设计将从整个课程教学内容、方法、评价及教师素养等方面入手,从教学的理念上进行革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以人为本”理念与出发点,积极构建小学足球课的课程体系,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足球 建设 课程设计
  • 简介:耐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反映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质强弱的主要标志。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对于发展学生体能和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首先从学生耐力素质大幅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再对提高耐力素质的方法、途径、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小学生的耐力素质。

  • 标签: 体质健康标准 耐力 调查 对策
  • 简介:活泼、好奇、好动是小学生性格的主流特征,这些特征在室外体育课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管理学生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优化与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吸引小学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认真而专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引导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明显,

  • 标签: 小学体育教学 引导式教学法 实践探索 学生性格 创新教学方法 组织管理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重点对小学体育室内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总结归纳与分析。并就如何提升小学体育室内课的教学质量提出了两点建议。

  • 标签: 小学 体育室内课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 简介:通过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课堂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内容,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感觉统合失调学生的比例明显降低,实验组学生在前庭失调、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觉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四个方面均明显改善(P〈0.05),同时发现失调学生比正常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幅度更大(P〈0.01),建议有必要在低年级体育课程中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以帮助学生提高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能力 体育教学
  • 简介:小学体育课程是所有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学生后期体育兴趣的过渡阶段,体育教学能缓解学生因学习紧张而引起的过度疲劳,体育教学能使学生劳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从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疏导进行研究,旨在转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讲小学生都天真活泼,而且比较好动。

  • 标签: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体育教学 小学生体育 过渡阶段 教学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1985~2014年生长变化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改善和提高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土家族、苗族7~18岁中、小学生的数据,分析其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身高/体重最大增长年龄(MIA-H、MIA-W)的增幅和不同阶段增速,并以18岁年龄组为个案计算成年身高的持续增长和性别差异。结果:1985~2014年土家男生、土家女生、苗家男生、苗家女生7~18岁学生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6.27cm、4.85cm、6.41cm、5.56cm;体重分别为6.72kg、3.64kg、5.86kg、5.11kg;胸围分别为2.88cm、3.71cm、2.48cm、3.61cm;体质指数BMI分别为1.58kg/m~2、0.62kg/m~2、1.33kg/m~2、1.32kg/m~2。生长速度土家族呈现"前慢后快,加速增长"特点,体格向"粗壮型"发展;苗族呈现"前快后慢,增长减速"特点,体格向"细长型"发展,10~12岁学生是超重、肥胖重点监测对象。除苗男外,MIA-H、MIA-W提前0.99~4.44岁。成年身高呈现增长但幅度不大的特点,"性差"不足13cm。结论:土家族、苗族中小学生生长长期趋势潜力比较大。土家族已步入快速阶段,呈加速趋势;苗族男生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女生则不明显。生长长期趋势存在民族、性别差异。

  • 标签: 土家族 苗族 中小学生 生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