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在有将定约中,庄家最害怕的不是赢墩不够,也不是输墩太多。如果因为这两种情况定约不成,庄家以外的牌桌也很有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大家都打不到,自然损失不会太大。那么庄家打有将定约最怕的是什么?对方趁自己不注意或没清完将时,冷不丁冒出来一个将吃,原本自己的赢墩立马变成了输墩。如果其他桌的牌手没有打出这种防守,那损失可就大了。考虑到这一点,防守时首攻将牌以外的单张常常是神防守的开始。

  • 标签: 诱惑 定约 庄家 防守 损失 牌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购买邮票的时候,一些集四方连邮票的集邮者常会提出这样的请求:“请给我带厂铭的方连”。即使购买单套邮票,有时也可听到“要带边的”要求。这是因为邮票厂印好的邮票,都是整版发到各邮局或集邮公司的,人们称之为版票。整版邮票四周的白纸称为“边”。

  • 标签: 邮票边纸 文字标记 票铭 厂铭 枚铭
  • 简介:1980年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的发行,开创了我国“小版张印刷”邮票的先河。在《集邮》杂志1997年第9期的新邮预报中,《黄山》、《天坛》两套邮票均注明“为小版张印刷”。同是小版张印刷,《黄山》是小版张,《天坛》却是一般小型邮局全张。这说明,“小版张”一定是“小版张印刷”邮票,但“小版张印刷”邮票却不一定是“小版张”。本文就是对这种“小版张印刷”邮票进行探讨分类。

  • 标签: 小版张 邮票分类 邮票设计 结构布置 小版张印刷 邮票收藏
  • 简介:变体邮票,又称畸形邮票、异体邮票。多为局部图样、齿孔、纸质、背胶、加盖文字等与正票有变异。造成变体的原因,可分为版模、印刷、加盖、齿孔、背胶等变体类别。常因邮票在印制生产过程漏检,经邮局售出流入社会。研究其成因及使用情况是集邮研究的内容之

  • 标签: 图案印刷 变体邮票 畸形邮票 异体邮票 集邮
  • 简介:测定邮票的厚度,是传统集邮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怎样准确测定和表述,长期以来却无一个科学的尺度,都是以手触感觉为据,以特厚、厚、中厚、薄、特薄等模糊概念予以表述。这种传统的凭手感测定邮票厚薄的方法和定性式的表述,显然不科学,当然也就不准确。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种既简易便捷又科学准确的测定方法,现介绍给大家共享。

  • 标签: 邮票纸 厚度 测定方法 测量工具
  • 简介:《牡丹》图普资片以下简称《牡丹》片或《牡丹》广告片发行于1999年3月22日,据同年4月《集邮》杂志总第354期“新邮预报”报导,其印刷厂是北京邮票厂。这是《牡丹》片最早的"出生证",应无异议。

  • 标签: 北京 广告片 印刷厂 报导 牡丹 发行
  • 简介:PeterCallesen是丹麦艺术家,他用普通白纸创造出了一幅幅精彩绝伦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他的每幅作品都虚实交错、细腻工巧,浪漫、深邃、寓意深刻,达到了情景交融高度和谐的境界。

  • 标签: 世界 寓意深刻 情景交融 艺术家 作品
  • 简介:仿佛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自去年8月以来,一连串世界纪录稀里哗啦接连倒下,有一些还被连续打破,到今年这一现象更是愈演愈烈,其中包括一些原本看上去坚不可摧的纪录。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人们都这么想。然而,除了那些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外,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各种猜测也由此而生。

  • 标签: 世界纪录 运动员 100米自由泳 运动成绩 游泳运动 技术改进
  • 简介:爱尔兰9月19日发行的全套2种《莱德杯赛》邮票,纪念欧美体坛两年一度的重要对抗赛,不但因其题材而为年内的“重头戏”,更以其印制工艺上的世界首创而为业界瞩目,堪称2006年全球邮票印制工艺创新之最。

  • 标签: 印刷工艺 爱尔兰 邮票 封面 透镜 工艺创新
  • 简介:民国时期国内流通的钞。发行机构繁多,品种数量庞杂。除了国家银行发行和加盖各地名的货币外,还有各地方政府、地方政权、地方银行发行的货币,以及各地方商会、堂号等发行的杂钞和解放区发行的货币。这些五花八门的钞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互相流通、兑换,形成了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的一大奇观。通过研究发现。这些钞票虽然发行机构、发行时间不同,但大都印有防伪暗记。

  • 标签: 民国时期 暗记 防伪 纸钞 发行机构 品种数量
  • 简介:普9天安门图普通邮资明信片,1956年起发行,1970年结束,前后共14年,除了最初发行的无编号外,其余都有编号。便于识别印制年份。对无编号片,目前集邮界有两种说法,—是认为仅有1956年版,二是认为可分1956年、1957年两版,我个人倾向于后者,这个问题不在本文研究范围,暂且不谈。从1956年发行第一种普9片至今,将近半个世纪,但集邮界对普9片印刷版别的研究,至今未有正确的定论。

  • 标签: 再研究 邮资片 普通邮资明信片 编号 集邮 印刷版别
  • 简介:我国的小本票印刷、裁切和制作,除了印刷厂有关人员外,外人很少知其全貌。本人对《“咕咚”》等前期小本邮票封皮的复组曾做过一些努力(参见040437)。此后又得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封皮印刷全张的印刷废纸,对近期小本票的印刷与制作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下所称“封皮”、“封底”专指《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

  • 标签: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本邮票 封皮 印刷工艺 邮资图 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