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泰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选取涂阳结核病人痰标本121份,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121例临床痰标本,共检出结核分支杆菌78例,检出阳性率为64.5%。共检出28例存在耐药基因位点突变,总耐药率为35.9%。其中单耐药9例;多耐药7例;耐多药12例。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以embB基因306位点、inhA基因-15位点、katG基因315位点、rpsL基因43位点突变最为常见。结论泰州地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突变有其自身特点。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基因 基因芯片
  • 简介:病历资料:患者女,26岁,已婚,农民。已经生育小孩。因左侧乳房无痛性包块5余年于2003年底来我院求治。患者在无意中发现包块并感觉到逐渐缓慢长大,不伴疼痛,与月经变化无明显关系,乳头无溢液和溢血。病史中无结核接触史和患病史。体检发现左侧外上象限约5cm×3.5cm×3.5cm大小包块一个,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较韧,活动度较大,与皮肤和深层组织均无粘连,无压痛。乳腺皮肤无橘皮样改变,无酒窝征。乳头位置方向无改变。术前考虑乳腺纤维腺瘤。在局部麻醉下,行包块摘除术。术中发现:左侧外上象限乳腺组织内约5cm×3.5cm×3.5cm包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质地较韧,有囊性感。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灰白肿块 腺上皮 发病机理
  • 简介:目的了解襄阳市区女职工乳腺疾病患病情况,探讨襄阳市妇女乳腺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乳腺专科医生对参加普查的妇女用触诊法结合乳腺彩超检查,辅以钼靶X线摄片及病理检查等方法。结果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为65.25%。其中乳腺增生患病率最高,为52.76%;其次为乳头溢液、纤维瘤,发现乳腺癌2例,患病率为28.67/10万人。结论应普及乳腺疾病防治知识,坚持乳腺自我检查,积极参加乳腺疾病普查,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乳腺疾病及乳腺癌的患病率。

  • 标签: 乳腺疾病 普查 预防
  • 简介: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乳腺癌在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肿瘤远处转移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据资料统计,临床诊断淋巴结转移阴性的乳腺癌病人约20%~25%在手术后10年内出现转移,但却有高达90%的病人接受术后全身化疗。因此能更准确地判断病人肿瘤转移的潜能,并选用较低副作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乳腺癌微 微转移 诊断现状
  • 简介:目的了解襄阳市区高中新生肺结核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干预效果,为预防肺结核在高中校园传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市区8所高中950名高中新生进行肺结核健康教育干预,调查学生对肺结核知识来源喜好情况,评价干预前后学生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学生对肺结核的传染性、可疑症状、诊疗机构、免费政策和能否治愈等核心信息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8.30%、82.62%、78.53%、62.34%和64.11%提高到98.40%、97.23%、94.50%、89.32%和94.54%;五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1.83%上升到94.39%。干预后,学生对肺结核患者的合理态度持有率提高,学生们对肺结核健康讲座、黑板报、橱窗、展板及宣传画、册等方式的知识来源较欢迎。结论襄阳市区高中新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健康讲座、展板、黑板报、橱窗和结核病宣传画、册等是学校宣传中有效的健康干预方式。

  • 标签: 健康教育 肺结核 预防和控制 干预性研究 高中学生
  • 简介:目的:了解αB-晶体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αB-晶体蛋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57例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切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αB-晶体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αB-晶体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P〈0.01);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浸润导管癌中的阳性率(P〈0.05);αB-晶体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B-晶体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

  • 标签: αB-晶体蛋白 乳腺癌 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5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行PICC置管后发生18例上肢静脉血栓(UpperExtremityVenousThrombosis,UEVT)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后,16例上肢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超检查血栓完全消失,无需拔管,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予以拔除PICC管,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行PICC化疗过程中上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PICC管直接相关,也与乳腺癌本身有无转移、药物治疗及患者活动度有关,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止UEVT的发生.

  • 标签: PICC管 上肢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c-erbB-2、p53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erbB-2、p53和nm2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5例乳腺癌中c-erbB-2、p53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49.1%(27/55)、47.3%(26/55)和49.1%(27/55),c-erbB-2和p5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意义(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况呈负相关(P<0.01).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呈正相关(p<0.01).70.9%(39/55)肿瘤有上述蛋白的异常表达,其中49.1%(27/55)的肿瘤同时有多个蛋白异常表达.结论肿瘤的多因素分析比单因素分析更有价值,癌基因c-erbB-2、nm23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异常及协同作用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 蛋白质p^53 蛋白质nm23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