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艺术史上,山水诗的产生早于山水画,并深刻影响了山水画的构思和表达,以及对意境的追求。有声画,无声诗,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诗画之间的关系。明代以后,诗画渐渐脱节,不再是唐宋时期的情景了。

  • 标签: 山水诗 山水画
  • 简介:英国开放大学为顺应形势变化,在学习支持服务实践方面做了较大改革,在原有开放课程的基础上形成了Access入门课程。其跨学科整合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续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按照2012年贷款申请的要求,重新编写更具有实质性的共计30学分的跨学科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坚持高等教育学习,开放大学投入超过600万英镑来资助5000门以上的入门课程。Access入门课程对我国开放远程教育的重要启示是可设计两类课程:一类是跨学科、宽口径的学科类课程;另一类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养成类课程。

  • 标签: 英国开放大学 远程教育 学习支持服务 Access入门课程
  • 简介:王阳明九华山山水诗的精神内核是:山水情怀、“圣贤”人格、归隐情结和“乐境”追求。九华山诗就其思想内容而言,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万物中寻找“自我”人格的精神风范;就其审美价值而言,集中地表现了九华山的神灵之奇和佛国风光,力透九华山水的性灵与神韵,努力发现九华山“深藏不露”、“空灵清静”的朦胧之美;就其艺术构思而言,多采用组诗的形式,表现出阳明诗风飘逸俊爽的风格。

  • 标签: 王阳明 九华山 山水诗
  • 简介:谢天运山水诗极具色彩美,有着清、幽、艳、鲜四大特色。他追求“清”的旷味,笔下景物极为清美,不缨垢氛,受玄学、佛学影响,景物有种清逸远韵。谢灵运喜欢纵深旅游,其诗有着“深远”的风貌,别具幽趣,有种杳冥飘渺的神秘气息。谢诗又有艳丽的一面,色彩鲜艳、构图均衡的景物描绘随处可见。谢诗有种澄鲜晶莹之美,鲜活朗润。澄净明澈。

  • 标签: 山水诗 谢灵运 色彩
  • 简介: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清新自然。他将绘画技巧融入其中,使其山水诗呈现出“诗中有画”的突出特点,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诗与画的和谐。本文从色彩、布局的角度浅析王维精妙绝美的山水诗,探究其诗歌的绘画艺术。

  • 标签: 王维 山水诗 色彩 布局
  • 简介:谢灵运山水诗中的玄言佛理,旨在化解心中的郁结,慰藉狂傲而落寞的心灵,消解政治上的失意所带来的精神上的躁动和愤懑.谢灵运借玄言佛理来求得心灵的达观和镇静,是以理化情.玄言佛理在其山水诗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玄思和理趣.

  • 标签: 山水诗 谢灵运 佛理 文学创作 哲学 抒情
  • 简介:中国山水文学的产生与确立与庄子美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这种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陶渊明、李白、苏轼与辛弃疾则是三个层次的代表人物。庄子美学给中国古代士大夫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又反过来影响着文学创作。庄子美学对古代山水文学的影响深远。

  • 标签: 美学 审美 山水 文学
  • 简介:林纾的绘画以晚年的山水画数量最多,影响最大。通过思乡图、幽居读书图、松竹图、消闲郊游图等作品,寄托了林纾渴望远离喧嚣尘世,回归自然的隐者情怀,这与他儒释道兼具的文化学识、师承关系及清狷的个性有关。

  • 标签: 林纾 山水画 隐者
  • 简介:荆浩,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唐末五代人。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洪谷,自号洪谷子。其画论著作《笔法记》构建了山水画的理论体系,称为中国画史上划时代著作。本文试就《笔法记》的审美意象、审美创作、审美欣赏等美学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荆浩 绘画 画论 《笔法记》
  • 简介:从目前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地图和山水画隶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是在我国古代,地图与山水画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同源而异流,都根植于早期先民所绘制的原始图画,并且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兼具地图和山水画性质的以描绘山水画的方式绘制的地图,由于具有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所以广为流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今地图与山水画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 标签: 古代地图 山水画 图画 地理 符号
  • 简介:中西诗歌的共性是人类精神普遍性的一种体现,也是比较美学的基础之一。唯其具有的共性,才提供了二者间可比较的层次,使得诗歌比较美学更为丰富、有趣。比较中西山水诗在审美情趣、审美追求方面的不同,才能更好地欣赏中西山水诗并把握它们创作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心态。

  • 标签: 山水诗 诗歌 比较美学 审美追求 人类精神 创作
  • 简介:生态学理论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古代山水诗人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理论.他们都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健康、淳朴的精神价值。他们提倡人类应该正确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由于中西文化、哲学、宗教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这两者也还是许多不同之处的.本文将从生态视角重新解读中国古代山水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并将它们进行相应的比较。

  • 标签: 生态视角:中国古代山水诗歌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