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对光亮杜鹃茎和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光亮杜鹃茎和叶中的挥发性成分,GC/MS法分析,NIST谱库检索,并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光亮杜鹃枝和叶中分别检出81种和70种成分。其中,(E,E)-3,7-二甲基-10-(1-甲基亚乙基),-3,7-环癸二烯-1-酮是光亮杜鹃茎和叶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25.695%和21.481%。其次,茎的主要成分为甘香烯,相对百分含量为13.321%;叶的主要成分为甲基-2-萘甲醇,相对百分含量为9.080%。光亮杜鹃中茎和叶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含量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光亮杜鹃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针对高技术条件下海上作战,预测海军作战指挥的基本发展趋势。海军作战指挥体系将是扁平型网状体系,高技术化的C^4I系统将唱主角,近似“实时指挥”成为可能。作战指挥中科学决策的比重进一步增大,作战指挥活动中的技术活动将增大;作战指挥保障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 标签: 海军 作战指挥 高技术条件 技术活动 扁平型网状化 高技术化
  • 简介: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索氏提取法(SE)对宁夏地区苦豆子种子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利用GC/MS比较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峰面积归一法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SD法共分离出29个色谱峰,鉴定出27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1.53%;SE法共分离出28个色谱峰,鉴定出23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8.61%。

  • 标签: 苦豆子种子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索氏提取 GC/MS
  • 简介:为定性鉴别两种药食兼用芳香调味蔬菜(生姜和香菜)的挥发油成分,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该实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DistillationExtraction,SDE)提取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定性分析其化学成分,并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生姜和香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姜烯(24.41%)、环氧乙烷(29.10%);香菜和生姜挥发油均具有抑菌作用,且生姜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是香菜的3.57倍;香菜挥发油可抑制根霉生长,但生姜油无此活性.

  • 标签: 香菜 生姜 挥发油 抑菌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A(BPA)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苯酚和丙酮的衍生物,主要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研究表明,BPA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是环境荷尔蒙物质.本文综述了双A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前处理方法、分析方法、各环境介质中的浓度水平及其归趋行为.

  • 标签: 双酚A 归趋 降解 吸附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 简介: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飞龙掌血叶中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了提取飞龙掌血叶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飞龙掌血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粉碎40目,用16倍量水浸泡过夜,连续提取12小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飞龙掌血叶挥发油得率为0.4%,经GC—MS分析,从飞龙掌血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鉴定率为97.8%,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烯烃和醇类。

  • 标签: 飞龙掌血叶 挥发油 气-质联用
  • 简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并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中共鉴定了8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3.77%,含量较高的化学成分有β-侧柏烯(12.54%)、1-石竹烯(5.96%)、β-桉叶醇(5.85%)、α-按叶烯(4.53%)等.野生天竺桂叶挥发油成分复杂,以萜类及其衍生物为主,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 标签: 天竺桂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贡菊不同部位(根茎、花、叶)的挥发油,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2种真菌(酿酒酵母、突变木霉)作为供试菌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性能。实验表明贡菊的挥发油对6种供试菌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4种细菌的抑制更加明显。从贡菊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其抑菌性能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从黄山贡菊叶中提取的挥发油的抑菌性能最强。同时对从黄山贡菊叶中提取的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山贡菊挥发油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和脂过氧自由基,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升高其清除能力呈上升趋势。

  • 标签: 黄山贡菊 挥发油 抑菌 抗氧化 自由基
  • 简介:建立了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做增敏剂,使双A的荧光强度增强,从而定量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双A含量的方法。在缓冲溶液的pH=6,在波长λex/hem=240/335nm时,测定双A的荧光强度。检出限为10.1μg/L,线性范围为0.1—6mg/L。该法检测灵敏、准确、快速简便。

  • 标签: 双酚A 食品包装材料 荧光增敏
  • 简介:研究了新显色剂2-(2-咪唑偶氮)-5-二乙氨基(简称IZAPN)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5.0的HAc-NaAc介质中,试剂与铜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络合物的λmax为547nm,试剂的λmax为477nm,对比度△λ为70nm,络合比Cu2+:R为1:2,摩尔吸光系数为2.22×104L·mol-1·cm)-1,Cu2+在0~0.8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直接测定铸造镁合金和铝合金中微量的铜,结果满意.

  • 标签: 2-(2-咪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 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丙泊用于老年心脏病病人行口腔颌面部手术时全麻诱导并经鼻气管插管情况.[方法]:选用65例老年心脏病病人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用丙泊诱导并与硫贲妥钠相对比,观察插管前及插管后1、3、5min不同时段血液动力学指标情况.[结果]:插管前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显著性差异(P〉0.05);插管后1、3、5min不同时段丙泊组血液动力学波动明显低于硫贲妥钠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丙泊用于老年心脏病人行鼻腔插管优于硫贲妥钠等药物.

  • 标签: 丙泊酚 老年心脏病 口腔 鼻腔插管术
  • 简介:研究了新试剂2-(4-苯基-2-噻唑偶氮)-间苯二(PTAR)与Co2+的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5-7范围内,该试剂和Co2+所成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ux为550nm,摩尔吸光系数ε=4.5×104L·mol-1·cm-1,Co2+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遵循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维生素B12中微量Co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 标签: 2-(4-苯基-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 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