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提出对微量锌的检测新法并对方法进行测试条件试验.在pH5~6.5范围内,在568nm处有最大吸收峰,0~1.0m/L服从朗伯-比耳定律,回收率在96%~99%之间.应用于指甲为检材的人体微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微量元素 测定 指甲
  • 简介:实验研究发现,痕量砷(V)对高碘酸钾氧化乙基橙褪色的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利用这一新的指示反应体系建立了测定砷的又一新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法。该法测定砷的线性范围是8×10^-6~3.8×10^-3μg·mL^-1,检测限为2.4×10^-6μg·mL^-1,多种阳离子(除Fe^3+、Cu^2+、Ni^2+外)、阴离子均不干扰砷的测定;Fe^3+、Cu^2+、Ni^2+的干扰萃取法消除,用于蔬菜样品中砷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乙基橙
  • 简介:在酸性条件下,加饱和溴水氧化待测液中I^-为IO3^-,与显色剂中过量的I^-反应生成I2使碘的含量放大,I2与淀粉作用使溶液呈蓝色,最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含量。该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测定(I^-)的线性范围为0.02—0.8mg·L^-,检出限为0.017mg·L^-,用于蔬菜样品碘含量分析时,RSD≤4.7%,回收率为90%-110%。

  • 标签: 光度法 放大反应
  • 简介:在稀硫酸溶液中,甲醛对溴酸钾氧化甲基紫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研究了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新的测定痕量甲醛的褪色光度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0.2~5.0μg/mL.该法用于啤酒、饮料及漆料中微量甲醛的测定,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6~104.8%,RSD为1.8~4.4%.

  • 标签: 催化光度法 甲醛 甲基紫
  • 简介:研究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Hg(SCN)42-与亮绿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的新方法,汞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环境水中微量汞的测定,RSD为0.26%~1.39%,回收率为96.6%~100.2%.

  • 标签: 离子缔合物 胶束 增敏 吸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环境水
  • 简介:我院自1996年开展尿微量元素测定以来,有18例异食癖的患儿尿锌,铁低于正常值,其中6例铜,钙也均低,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异食癖与缺锌、缺铁有直接关系,这一点已得到国内、国外的公认既往采取血锌与发锌的检测而发锌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采取尿微量元素检测.根据化验值结合临床系统规律的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其中一例异食癖患儿除有异食等症状外,散在生长自发,经治疗15个月,白发转黑本检测再次证明异食癖与微量元素锌,铁缺乏直接相关,从所测尿微量元素的值指导临床治疗效果来看,说明其辅助检查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另外取尿样做检查,比较方便、无损伤之痛苦,患儿及家属易接受。

  • 标签: 异食癖 尿微量元素测定
  • 简介:以易获得的苯和糠氯酸为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经三步反应合成出2-(2-乙基)-5--6-苯基-3(2H)-哒嗪酮。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13CNMR谱得以证实。

  • 标签: 糠氯酸 哒嗪酮 合成
  • 简介:该文研究出一种应用于铁器文物保护的脱清洗液。2%NaOH+0.1%十二烷基苯甲酸钠溶液+2%乙二胺+0.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少量磷酸三钠清洗液的复配碱性脱清洗液效果最好。通过电化学实验可知,经复配碱性脱清洗液处理后的模拟铁器文物表面耐腐蚀性能有较大的改善。经复配碱性脱清洗液处理后的带锈试样红外吸收光谱证明其表面吸附有胺类物质,与铁离子反应生成配合物,有利于氯离子从腐蚀产物层迁出。

  • 标签: 铁器文物 脱氯清洗液 氯离子
  • 简介:[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高血压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做尿微量蛋白mAlb,IgG以及NAG的测定,结果两组作对比.[结果]高血压病组的尿微量蛋白mAlb,IgG,NA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测定可作为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敏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病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联合尿酶测定
  • 简介:该研究以惠州市苦瓜为样品,采用乙腈提取,GC-EDC检测苦瓜中的氰菊酯含量,将所得数据先进行确定性评估,通过相关计算得出经检测的苦瓜中的氰菊酯的%ADI值远小于1%,说明苦瓜中氰菊酯的慢性风险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CPLc值远大于1,说明现有的MRL标准对我市居民在慢性膳食摄入风险方面的保护水平达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运用风险评估软件(CrystalBall)概率评估中,其95%、97.5%、99%暴露量位点的风险商远远小于1,表明氰菊酯在苦瓜中的残留量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无明显膳食风险.

  • 标签: 苦瓜 氯氰菊酯 暴露评估 蒙特卡洛 风险评估
  • 简介:1实验所用试剂和溶剂都为分析纯试剂,使用前未经处理.HA和HB按文献从竹红菌中提取.化合物C由赵开弘提供.质谱用HitachiM-80型测定.核磁共振氢谱用VarianXL-400型、CDC13溶剂、TMS内标测定.红外光谱用PERKIN-ELMER983G型、KBr压片测定.紫外吸收光谱用HP-845LA型测定.薄层层析用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以1%柠檬酸水溶液涂制,105℃-110℃活化4O分钟,展开剂为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5%乙醇=4:2:1(体积比).HA、HB及C的代是在室温下将氯气通到氯仿溶液里至饱和,将该饱和氯气后的氯仿溶液(黄色)作氯化剂慢慢滴加至浓度为1mg/1ml的HA的氯仿溶液中,直到反应液由HA的深红色变为玫瑰红色为止.玫瑰红色溶液用水洗两次后抽干,经薄层层析分离提纯.HB和C的代反应与HA的相同.

  • 标签: 竹红菌素 氯代产物 衍生物 氯代反应 氯仿溶液 紫外吸收光谱
  • 简介:为了对加速养护引起的普通混凝土抗盐渗透能力负效应进行改善,制作了4种掺矿物掺和料混凝土试件.在达到一定的初始强度后,试件被分别放入40,60和80℃水槽中进行加速养护.在28,100,200和300d龄期,根据ASTMC1202试验标准测定了试件的电通量,同时还对部分试件进行了快速氯离子扩散系数和压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速养护会导致普通混凝土的抗盐渗透能力线性劣化,而通过掺加矿物掺合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微观孔隙结构和负效应.对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而言,60℃是获得较优抗盐渗透能力的加速养护温度上限.20℃常温条件的预养护对减轻此负效应有利,同时随着测试龄期的增长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不断水化负效应也得以减轻.

  • 标签: 负效应改善 抗氯盐渗透能力 普通混凝土 加速养护
  • 简介: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法对西江(珠江的主干)进行了为期1a的水相和颗粒相中17种有机农药(OCPs)测定。结果表明,水相OCPs的含量范围在2.28~10.21ng/L之间,颗粒物是OCPs的含量变化在20.29-58.74ng/g之间,经过分析得出西江水体中,有机农药主要以水相为主,颗粒物中农药所占比例远小于水相中。就OCPs来讲,研究区水质符合国家I类水标准。其来源方面地表径流对此有很大的贡献。西江中六六六类、DDT类和总OCPs的年通量为272.3,164.6,1245.3kg。

  • 标签: 西江 有机氯农药(OCPs) 年通量
  • 简介: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MnL2(H2O)2(L=2-烟酸),经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单晶衍射表征了化合物.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分子量Mr=404.06.a=0.7558(3)nm,b=1.2526(4)nm,c=7.640(3)nm,α=90.00°,β=101.268(6)°,γ=90.00°,V=0.7093(4)nm3,Z=2,Dc=1.892g·cm^-3,F(000)=406,S=1.027,R1=0.1099,ωR2=0.2483.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六配位的单核结构,并通过分子间氢键扩展为二维超分子网络结构.CCDC:933006.

  • 标签: 锰配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通过调整反应的pH以及给予不同的后处理方式。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铋,采用XRD、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其组成、形貌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不同合成条件下的氧化铋对罗丹明B和甲醛的降解性能。拓展了氧化铋在液相污染体系和气相污染体系中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应用。实验表明:BiOCI(9U)和BiOCl(6)均获得了最好的光催化效果,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在10min和20min时均达到了99%,而氧化铋则在120min时对高质量浓度甲醛的降解率达到67%。

  • 标签: 氯氧化铋 光催化 罗丹明B 甲醛
  • 简介: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氨地平中间体邻苯二甲酰亚胺氨地平(PhthaloylAmlodipine)中残留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均在0.1-64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94、0.9987、0.9993和0.9995;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96.2%-103.7%和2.7%-3.4%之间.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是测定药物中间体中残留有机溶剂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 邻苯二甲酰亚胺氨氯地平 苯及其同系物
  • 简介:以2-(2-乙基)-5--6-苯基-3(2H)-哒嗪酮和相应的醇为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经付一克烷基化、闭环、取代、消除、醚化五步反应合成了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2-(2-烷氧基乙烯基)-6-苯基-5--3(2H)-哒嗪酮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NMRx13C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哒嗪-3(2H)-酮 衍生物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