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原方案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科学活动的特点,幼儿缺少探究、判断、比较和发现的机会,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够。根据科学活动的特点。我在设计活动时特别注重了以下几点:

  • 标签: 科学活动 科学学习 探究能力 探究兴趣 儿童学习 探究过程
  • 简介:2012年10月,我们去陕西省渭南市的一所农村小学捐赠图书。很惊讶地发现在这所农村小学的校园内.见不着一张随地丢弃的废纸或塑料瓶等垃圾.校园一角还放置有一只大缸.专门供丢弃可做资源回收的塑料瓶、铁罐、玻璃瓶、塑料袋等。与校长做交流后才知道.该校师生维护校园环境整洁与做垃圾分类环保习惯的养成,是源自数月前,接受到来校做支教的台湾大学生的教导。

  • 标签: 台湾大学生 垃圾分类 资源回收 校园环境 农村小学 捐赠图书
  • 简介:原方案考虑到了知识、技能与情感三维目标,操作性也较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因此要在15~20分钟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既认识三原色,又掌握滴画方法.学习容量较大,重难点难以突出,目标很难实现。建议突出某一方面目标进行设计,或将其分成几个教学活动。

  • 标签: 小班幼儿 年龄特点 教学活动 三维目标 操作性 三原色
  • 简介:本研究采用“冷”“热”抑制控制任务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问卷,探讨了3~5岁幼儿的情绪调节状况、“冷”“热”抑制控制的年龄发展趋势及其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使用最多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替代活动、问题解决,其次是认知重建,而较少采用被动应付、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3,5岁幼儿更多采用问题解决的策略,而更少采用发泄策略。3—5岁幼儿的“冷”抑制控制在4岁时有明显的发展,4岁以上儿童在抑制控制任务上的通过率均超过70%。儿童“热”抑制控制的快速发展阶段是5岁,礼物延迟和失望礼物等“热”抑制控制任务对3~5岁幼儿采用替代活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和发泄争隋绪调节策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会影响到其同伴接纳和将来社会能力的发展,成人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幼儿多采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等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同时关注幼儿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其“热”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

  • 标签: 情绪调节策略 “冷”抑制控制 “热”抑制控制
  • 简介:本研究选取204名幼儿为被试,对幼儿主观幸福感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同时运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幼儿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进行探讨,结果表明3—5岁幼儿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由情感体验、幼儿园生活满意度和家庭生活满意度3个维度组成;自编《3~5岁幼儿主观幸福感问卷》具有理想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定3~5岁幼儿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工具;3-5岁幼儿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为提高幼儿的主观幸福感,成人应努力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幼儿园生活质量,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同时注重针对4岁幼儿主观幸福感的教育。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情感体验 生活满意度
  • 简介:新疆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具有培训规模逐年扩大、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课程趋于完整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培训实效性不高、培训内容脱离幼儿园教师实际需求、培训没有发挥基层中心幼儿园的引领作用等问题。为此,应更新培训理念,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完善师资培训队伍。

  • 标签: 农村幼儿园教师 在职培训 专业发展
  • 简介:为了保证学前教育和儿童保育的质量,2012年1月1日,澳大利亚制定并实施了《学前教育及儿童保育国家质量框架》。该框架包括《国家教育和保育法》与《国家教育和保育条例》、《国家质量标准》、评估和评价系统、各州与领地的监管机构及全国性监管机构。澳大利亚基于广泛的研究基础提出的《学前教育及儿童保育国家质量框架》具有国家主义倾向,基本形成了保教一体化格局,建立了完整、可操作的早期保教质量保证系统,体现了立足市场调节、提高保教质量的基本政策选择。

  • 标签: 澳大利亚学前教育 《国家质量框架》 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