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正>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是易如反掌似的。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茶,而数、理、化则乏人

  • 标签: 初级教育 见闻录 加减乘除 考试分数 亿万富豪 一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6年托福网考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教育部考试中心年底将举行18次考试,分别安排在9月(1次)、10月(6次)、11月(5次)和12月(6次)进行,考试名额近万。考试日期和时间详见教育部考试中心托福网考报名网站:http://toefl.etest.edu.cn或http://toefl.etest.net.cn。考生在新托福网上报名,需先注册成为网站指定的NEEAID用户。考试费用为170美元。考生可在考试结束约15个工作日后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成绩。考生对考试报名、实施、考场设施、监考人员等考试服务有任何疑问,可拨打托福网考呼叫中心电话:010—6279—8822。

  • 标签: 教育部考试中心 托福 TOEFL 网上报名 中国 HTT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按照初中物理课标要求,在初中物理电学概念教学中,依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出初中物理电学的概念转换的“三步法”教学策略,并介绍了教学实例。

  • 标签: 初中物理 电学 前概念转换
  • 简介:在中国科举史上,围绕是否保留科举制度至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理论论争,其间科举制还曾经数次中断,但总是旋罢旋复,无怪清季有人断言,“终古必无废科目之虞”!,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内部统治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面临崩溃边缘,科举制度日益成为批评的中心。其结果导致了1905年光绪皇帝作出废止科举这一“可惊可骇”之举。重新检视科举在近代的遭遇,不能不说当年的“改科举”(主要是取消八)与其后的“废科举”在观点上有重大区别。废科举后,包括严复、梁启超在内不少学者都对废除科举的做法表达过不同的意见,但这些意见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清末以来种种对于科举制的以偏概全和非理性的评价而形成的科举“恶谥”至今仍对包括高考在内的考试制度建设构成困扰。

  • 标签: 科举史 理性评价 制度建设 考试 科举制度 理论论争
  • 简介:11月上旬笔者在淮北听了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报告,被他渊博的知识、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方法、服务型的管理模式所折服.真不愧为教育界的奇才.魏书生的教育管理思想,其核心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是魏书生的口头禅,这也是他独具特色的管理风格中尤为引为注目的部分.用他的话来说,服务体现在:当教师,为学生服务;当班主任为"副班主任"服务;当校长为副校长、师生们服务;当局长为副局长、全局干部职工服务.

  • 标签: 魏书生 教育思想 学校管理 学生服务 教育管理思想 教育界
  • 简介:文革的高考政审,是以立法的形式.对于公民考试权利作出的制度性规定。随着教育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提出和强化,通过高考政审这个形式,合法地剥夺了部分公民的考试权利,又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诱导下,将被剥夺的人群不断扩充,直至其成为工人、农民、干部、军人及其子弟的专利。隐藏在这一过程背后的,是公民间的权利之争。对高考权利的垄断心态.被包裹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外衣;阶级斗争的话语诉求,掩盖了内心深处的独占欲。这种心理,并没有因为众多社会成员被强力排斥而得到满足。贪得无厌的利益驱动辅之以盛气凌人的话语霸权.造成了社会心理的严重扭曲和群体行为的歇斯底里.最终导致了高考制度的全面崩解。

  • 标签: 高考 政审制度 考试权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