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加强大学二级学院的科学治理是理顺大学治理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推进"教育现代化2030"的重要切入口。完善治理结构是提升二级学院治理能力的核心。自上而下的"党政共同负责"管理体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而凸显出学术权力落寞、民主管理权力缺位等不足。在此基础上应构建二级学院"党政教民"协同治理结构,将政治、行政、学术以及民主管理权力分层纳入决策体系,同时抓好院系层面"教授委员会"和"学生代表大会"两项建设重点,以保障协同治理的有效推进和良好运转。

  • 标签: “党政教民”协同治理 二级学院 教授委员会 学生代表大会
  • 简介:在全球化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共同影响下,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出现了从"三角协调"向"治理均衡器"的转型,其中英国大学治理从学院治理转向了公司治理,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提高,大学管理自治得到增强。德国的竞争机制和利益相关者引导机制不断得到强化,国家规制持续削弱,大学和院系获得更多自主权。美国大学正逐渐从共同治理模式转向公司治理模式,外部利益相关者更多参与到大学的日常运作中,大学管理层的控制权力不断得到强化。为实现治理机制之间的相对均衡,应健全国家规制和学术自治对利益相关者引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规范功能,激活专业协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在抵御市场化和国家规制中所扮演的"缓冲器"角色,通过五种治理机制之间的博弈与互动,形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均衡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 标签: 国家规制 学术自治 利益相关者 管理自治
  • 简介:职教集团办学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的主要依托。职教集团由诸多相关要素构成,在实践中被赋予了有效治理、资源整合、技术技能积累、组织协调等功能。在当前职教集团出现观念性、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的情况下,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有效的制度供给,集团内部则需要有效的组织搭建、资源共享和强化管理。

  • 标签: 职教集团 治理模式 突破路径
  • 简介:从校外培训机构的'供给'是否适应学生及家长'需求'的角度分析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数量和科目过多、教学质量和师资素质不高、环境条件和服务水平欠佳等诸多问题,与学生及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实际和良好愿望不相适应。导致这些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校外培训市场监管的统合力和持久力不足,校外培训机构偏重经济利益而忽视自身的责任和建设,学生及家长对校外培训存在价值高估和盲从心理。为有效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促进校外培训行业的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校外培训市场的统一性和长效性监管机制,引导校外培训机构树立'教育'理念并搞好硬件和软件建设,而学校及教师则应指导学生及家长有选择性地参加校外培训并正确处理校外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 标签: 校外培训机构 供需偏差 监管机制
  • 简介: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后,营利性学校在我国逐步兴起,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和趋势。如何对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良善治理,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当前,政府管理监督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治理,存在设置审批、质量保障、规范办学、风险防控等难题。借鉴境外国家及地区的做法和经验,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着力构建与完善营利性民办学校准入、监管、预警、惩戒、质量保障和法人自治等制度及机制。

  • 标签: 分类管理 营利性民办学校 治理体系
  • 简介:绩效考核管理一直是高职学院综合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却远远落后于学校的整体发展,难以满足深化改革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治理理论视域探究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管理的发展视角问题,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以期能对高职学院的绩效考核管理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治理理论 高职学院 绩效考核管理
  • 简介:行动学习法是促使学生主体改进惯性思维方式和消极行为的有效技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行动学习法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顺应了新世纪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质量,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学习的实效性和体验性,有助于消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行动学习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关键是注重挖掘教育实践活动的新特点,准确塑造教师的新角色,优化学习团队分组,彰显学生主体独立性。强调自我主体的反思。

  • 标签: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行动学习法
  • 简介:基于公共政策四维视角,构建用以分析国家教育事业"五年规划"的"价值-行动-约束"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文本话语演变延续"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之逻辑,政府总体包揽教育让渡于公共服务治理的技术经营。具体来看:价值引导方面,从政治理念转向技术监督,其中多重教育目标结构设计、项目制动议是价值引导的主体内容;行动体系方面,从国家管控到治理改善转变,其中教育体制改革、结构完善、公平与福利共享是重点,人才培养改革是亮点;约束条件方面,从资源投入到合作宣传转变,其中规划落地时更强调政府角色转变、评估督导与社会支持。

  • 标签: 教育规划 政策四维视角 话语分析 五年规划
  • 简介:随着国家治理的兴起以及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大学治理研究日益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8-2017年间CSSCI期刊上刊载的有关大学治理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学治理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三个,即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观为代表的哲学知识基础、以利益相关者为代表的经济学知识基础以及以结构功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知识基础。我国大学治理研究的知识基础主要以借鉴西方的各种理论为主,并且存在知识基础借鉴单一,同质化明显等问题。

  • 标签: 大学治理 知识基础 认识论 利益相关者 结构功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