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袁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1期
  • 机构: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活动,他既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教学活动就开始有了人类社会,教学活动就开始了。最初原始人教孩子怎样走路,怎样睡觉,怎样猎食,怎样保护自己……,那应该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教学.他们的教材就是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经验。以后从私塾到官府办学,从个别到群体集中学习,那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更新的过程。所用教材也随着时代的不同,千变万化。但是不管怎样变化,都有一条铁的规律,那就是所用教材必需跟那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数字信息时代,更强调要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是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那么,如何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并把他与新教材有机的结合呢?下面试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对高中语文新教材与教学的肤浅认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赵克云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1期
  • 机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打着“课改”的旗帜,把语文不当语文,把语文课上成了综合课、多媒体展示课,等等。特别是在公开课、评优课上,更是大有“星火燎原”之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孙桂英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3期
  • 机构:诗歌是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其不受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所限制,不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只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也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实际上概括了诗歌的基本特点:诗歌文字简约、内涵精微;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情言志,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的音乐美。因此,我认为:诗歌是一种最纯粹的文学样式,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现代诗歌的教学应当从节奏、情感、意境三大方面入手,通过诵诗——品情——悟境,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在诗歌瑰丽的殿堂自由翱翔,借此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纯正的文学情趣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