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能源,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早已适应了有能源供应的生活。假如有一天没了能源供应,比如没有了电能,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呢?真的不敢想象。各种能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比如风能、水能、太阳能都可以转化为电能。本期,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风能和水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 标签: 水力发电 能源供应 风力 现代人 电能 太阳能
  • 简介:项,顾名思义,就是将一项分解成两项或多项.我们知道,如果数列通项能分解成结构相同的两项之差,在求和时就能抵消大部分项.从而起到化简之目的.本文回避中学常见的项方法,从升级指数的角度,谈谈项法在数列中的应用.

  • 标签: 数列通项 裂项法 应用 分解 中学
  • 简介:项相消求和是数列中一类重要的题型,项形式多姿多样,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文章对通项结构进行差异分析,统一解决一类项求和问题.

  • 标签: 裂项求和 结构特征 差异分析
  • 简介:水力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技术型的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将项目式教学模式在恒定液体的能量方程部分进行了探索与应用;阐述了项目教学模式在本课程中应用的特点,结果证明项目式教学模式是可取的。

  • 标签: 项目式教学 水力学 能量方程 喷灌
  • 简介:对于如今的美术工作者和学生来说,绘画板、数位屏、感笔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这些硬件设备与功能丰富的电脑软件互相配合,为新时代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无限延展的空间。在使用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时候,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一支没有、墨水的笔是如何通过一块“小板子”画出画来的呢?本期,我们邀请到专门从事电磁压感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专家.带大家走进熟悉又陌生的电子绘画板的世界。

  • 标签: 电磁感应 艺术家 工作原理 技术 美术工作者 高科技产品
  • 简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是我国近现代桥梁建设中的主要技术工艺之一,而孔道浆工序又是该施工工艺的最核心环节之一,因为孔道浆不仅能使预应力筋与梁体或其他构件形成整体共同受力,最终达到预应力施工的目的,而且还是保证预应力筋不被锈蚀、正常工作的最关键的也是最后一道屏障。文章从传统后张法孔道浆工艺原理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和行业发展,从材料、机械和技术方法对孔道浆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索、思考。

  • 标签: 后张法 孔道压浆 波纹管 压浆液 压浆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Braden评分表联合分级预防护理在预防疮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2例我科收治的有潜在发生疮风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预防护理;实验组依据Braden评分实行分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疮的发生率和护士工作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疮的发生率为1.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2.5%的疮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护士工作量实验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aden评分表联合分级预防护理在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的同时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Braden评分表 分级预防护理 压疮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负封闭引流(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在下肢毁损伤保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16例下肢毁损伤患者,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4.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0例,重物砸伤5例,坠落伤1例。受伤部位:胫腓骨近段1例,胫腓骨中段8例,胫腓骨远端7例。骨折Gustilo分型:IIIB型10例,IIIC型6例。患肢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修复重要血管;VSD覆盖创面;延期修复神经、软组织,重建骨。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全部保肢成功,其中6例在软组织修复结束后,拆除外固定支架,通过微创经皮植入接骨板;1例在软组织修复结束后,拆除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植入髓内钉;4例在在软组织修复结束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因骨折延迟愈合,行骨折断端有限切开,植入接骨板并植入自体骨或自体骨、人工骨混合植骨;5例因经济原因,未更换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在11-25个月,平均18.5月。结论负封闭引流(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在下肢毁损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便捷、软组织创面修复快、感染率低、早期获得骨折稳定等优点,有效的降低了感染、骨髓炎、骨不连的风险,在大大提高保肢成功率的同时,也为患肢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外支架 下肢 毁损伤 保肢
  • 简介:指纹鉴定、DNA检验、线索串联、案情推演、证词调查、嫌疑人锁定、真凶抓捕……这些在侦探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也是现实中刑侦调查的真实写照。

  • 标签: 刑侦技术 DNA检验 指纹鉴定 嫌疑人 关键词 调查
  • 简介:我们一般说的“纳米技术”是指通过将物质控制在纳米级别而对材料、设备和功能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合成、操纵和应用。这些新颖而精确到原子程度的精密结构(如碳纳米管或检查人体内部的极小器械)预示着一场难以想象的新技术革命。

  • 标签: 纳米技术 新技术革命 物质控制 功能系统 碳纳米管 纳米级
  • 简介:在20世纪,人们发现构成某种生物所需的所有信息都能在该生物的每一个细胞中找到,只需用4个字母的代码就能写出这些信息(DNA分子),于是这项发现引出一个自然的结论:可以人为修改这些信息从而产生具有特定素质的新物种,或者用来治疗某些遗传疾病。但是,直到近年来才开发出实现这些目标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已经产出了一些产品,例如已经在市场上广泛销售同时又引发了食品安全和其他问题的转基因食品。

  • 标签: 生物技术 DNA分子 转基因食品 20世纪 遗传疾病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当前,做好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标,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益。本文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为题,进行相关的策略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
  • 简介: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颁布的新版学生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涵盖赋能学习者、数字化公民、知识建构者、创新设计者、计算思维者、创意沟通者、全球合作者七个能力维度。对比分析1998年、2007年和2016年三个版本学生标准,发现新版标准的指导思想与核心内容既与之前两个标准一脉相承,又结合时代发展有所拓展与更新,其从学习使用技术到使用技术学习,再到利用技术变革学习的理念与思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 标签: ISTE 学生标准 变革学习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通用技术课程已成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技术素养也成了通用技术课程的首要目标。那么通用技术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整合也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 标签: 高中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整合课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6年底,美国宇航局宣布正在研制一种可为在轨运行卫星提供燃料的新型航天器,简称“Restore-L”。这让原本存在于乖斗幻小说中的飞船太空加油的场景,有望走进现实。

  • 标签: 太空 新技术 美国宇航局 航天器 卫星 飞船
  • 简介:通用技术课是高中课程中信息技术之外的,能够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课程。通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学生通过对通用技术的学习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 标签: 通用技术 教学感悟 高中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