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著作问题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解决数字图书馆著作问题的途径主要有:充分利用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准确利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范围内的作品;积极争取低成本的授权许可作品。

  • 标签: 数字图书馆 著作权 法定许可 授权许可
  • 简介: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的贡献正以全球电子商务的形式显现出来。各国的相关法律都在国际基础上相互协调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本文将就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和中国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对著作(版权)的保护所采取的做法作一介绍。参考文献3。

  • 标签: 电子商务 知识产权 著作权
  • 简介:针对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对信息资源实施必要的版权保护是数字图书馆成功运作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版权在具体的保护技术上作了扼要的分析。指出技术预防措施还要加上相关完善的法律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有效地解决数字图书馆保护问题。参考文献2。

  • 标签: 数字图书馆 版权保护技术
  • 简介:本文从赋予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的法定许可制度的必要性、适用性以及构建法定许可制度几点思路,说明赋予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的法定许可制度是高效率的著作方式。

  • 标签: 公益性数字图书馆 著作权许可 法定许可
  • 简介: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已经成为开放存取中解决著作问题有效的法律工具,而该协议在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应用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仍旧是空白,联系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实践,通过分析高校机构知识库资源的种类和著作归属,研究了如何运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进行著作授权。

  • 标签: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高校机构知识库 著作权
  • 简介:图书馆复制相关版权作品是图书馆的业务之一。现行《著作法》只为图书馆设置了“保存”的例外,对于图书馆复制未发表的作品、图书馆应读者要求的复制行为、为其他图书馆提供复制件的行为以及通过网络实施上述复制行为,法律没有具体规定,《著作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也保留了原先的法律规定,这给图书馆的运营带来了潜在的法律风险。在我国《著作法》中设置图书馆合理使用的一般条款,完善图书馆的复制的具体情形,对维护社会公众、版权人和图书馆的利益,保障图书馆的保存和传播知识的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 标签: 图书馆 复制权 版权例外 合理使用
  • 简介:谢启昆字良壁,号蕴山,别号苏潭,江西南康县城城东人.清乾隆二年丁已(1737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谢希安,字次仲,'殚学经学,五经皆手录成账.晚以岁贡选靖安训导'.父亲谢恩荐,字扑斋,庠生.'文超时辈,及课诸子皆成立'谢启昆生性聪颖,自幼饱承家学,进益很快.年十五,入?庠.已卯(1759

  • 标签: 谢启昆 树经堂 手录 庠生 次仲 承家
  • 简介:刘恕(1032——1078),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史学和藏书家.字道原(一作道源),宋代筠州(今江西高安县钧山)人.恕自幼颖悟俊拔,读书过目成诵.八岁时,有客人说孔子没有兄弟,他当即引《论语·公冶长》回答说:"以其兄之子妻之",何谓无

  • 标签: 刘恕 通鉴外纪 高安县 道原 筠州 十国纪年
  • 简介: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宋庐陵(今江西吉水)人,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十分贫苦。其母以荻草画地,教以书字,勤诵古人篇章,自学成材。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连试第一,中进士,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椎官。景祐元年(1034年)任馆阁校勘。三年(1036年),因知开封府范仲淹上书言事得罪宰相遭贬,朝廷官员多同情范仲淹,替其鸣不平,独司谏高若纳以为当黜。欧阳修激以义愤,写信斥责

  • 标签: 知开封府 馆阁校勘 上书言事 天圣 江西吉水 著名文学家
  • 简介:《论语》里有一句名言“三思而后行”,它告诉我们在做决定前一定要考虑多次,谨慎行动。今天,在表示“衡量、考虑”的意思时,我们常常会用到“权衡”一词,如“权衡利弊”“权衡得失”“权衡轻重”,可是你知道吗,这里的“”和“衡”,最初指的是两种称重的器物。

  • 标签: “权” 《论语》 权衡
  • 简介:摘要李清系明季兴化史学名儒,本文从他的生平及其著作《南渡录》,探究其抗疏诤谏、亮节孤忠、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南渡录》2010年6月人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家抄本现藏于兴化市图书馆。参考文献5。

  • 标签: 李清 《南渡录》 史学名儒 明朝
  • 简介:本文分析了隐私的概念,在系统考察国外关于公民隐私法律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民隐私保护法律体系,全面保护普通公民的隐私,有限保护各级政府官员、执政党领导干部以及公众人物隐私的观点。参考文献8。

  • 标签: 隐私权 个人信息 政府官员 公众人物
  • 简介:戈宝(1913-),江苏省东台县人,是我国当代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研究家。他从三十年代初起即开始外国文学的翻译研究工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翻译生涯中,共翻译了50多种外国文学名著,其中以俄国、苏联、东欧的文学作品为主。著名的有《普希金诗

  • 标签: 戈宝权 南京图书馆 外国文学名著 普希金 翻译家 二三十年代